愛的教育隨筆
愛的教育隨筆1
如果把教育孩子的境界看成是一座金字塔的話,處在塔頂的父母是在不斷修行完善自己,終極目標是把孩子教育成最好的自己,而不是自己的替代品或者炫耀品。
塔底的父母只是單純地付出了時間和金錢,而這個層次的家庭教育最容易出現問題,父母會認為自己很辛苦,勞心勞力、付出所有,孩子并沒有按自己期待的方向走,或者沒有收到預期效果。抱怨、牢騷,惡語相向甚至暴力衍生,結果也是徒勞,要么叛逆到底,揮霍了青春;要么破罐子破摔,一敗涂地。
而處在中間的則是思考教育目標,關注問題及原因。普通人能達到這個境界,已屬不易。這個層次的父母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通常能認真學習,有著還算不錯的成績,在周遭人群里也有著還算不錯的口碑。將來長大了,也應該能獨立自主、自食其力。
但若想躋身精英階層,有所成就,勢必還要來一場父母孩子同時納進的、翻天地覆地革新,由內而外,從父母到孩子的精進與修行。而不是站在自己的世界,踮起腳尖兒,拉長脖子地奉獻與給予。
周國平在《寶貝,寶貝》一書中,說道“生命所需要的,無非空氣、陽光、健康、營養(yǎng)、繁衍,千古如斯,古老而平凡。驕傲的人啊,拋開你的虛榮心和野心吧,你就會知道,這些最簡單的享受才是最醇美的!被氐绞挛锉旧,就是回到生命本身,不要遺忘我們純潔的心靈。
再忙的父母,也應該安排時間和孩子玩,而且不可敷衍,一定要全身心的投入。而保姆和老人帶孩子往往趨于保守,但求平安無事,鮮能顧及有趣,給孩子心智發(fā)育造成的損失雖然看不見,其實難以估量。我們可以對任何人吝嗇時間,唯獨對孩子不要吝嗇。我們總是會從孩子的一個行為去推理出很多成人思維的邏輯后果,如果我這次答應了他,以后他會不會得寸進尺?以后他會不會養(yǎng)成飯前吃糖的習慣?其實孩子很簡單,不憂過去不懼將來,活在當下,所以我們與孩子相處時處理當下問題即可,不要用未來恐嚇孩子,孩子的未來是自然生長的
結果,不要試圖用我們的意志去控制。
愛的教育隨筆2
微信圈兒曾經很流行一句話:每個孩子一生下來都是真品,慢慢地就被我們調教成了仿真品,直至成為贗品。
記憶中,很是喜歡根雕藝術,雖不是很懂,但確是很喜歡。和盆景的最大不同是,盆景是主觀意志下對自然的最大拘束,而根雕則是自然在主觀意志里的最大發(fā)揮。
面對棵棵栩栩如生的根雕,細心的話你能捕捉到其原始初具的模型,但根雕藝術已經把原始的東西發(fā)揮到了淋漓盡致。這種璀璨奪目的極致發(fā)揮,雖然讓人嘆為觀止,但無論如何你抹殺不了,原始在你視角中的恒定位置。
而盆景恰恰相反,盆景大多旁逸斜出、妖嬈肆虐,它是對原始最溫柔、最徹底的背叛。彰顯凸現的完全是扭曲改變后的樣子。即便你明察秋毫,原始亦是一抔無跡可尋的悵惘。
根雕就似塔尖第一、二層次的家長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獨立自主、有個性、有能力;積極陽光,可創(chuàng)新可
為人父母者,唯愛雕塑,愛的教育,方得始終。
愛的教育隨筆3
愛的教育是我們當今教師非常提倡的一種教學方式,它是意大利作家埃德蒙多所提倡的,愛的教育是為了學生的身心全面發(fā)展,它要求學生熱愛學習、熱愛勞動,熱愛祖國,同情弱小,樂于助人,尊師愛生,要想達到此目的,只有根據學情即學生以及教學環(huán)境和教育理論,分別采用各種方式,有的放矢的進行愛的教育,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在課堂上,我們教師要積極運用愛的教育,達到一個比較好的效果。
“孩子的心靈最純潔,每個孩子都是一朵最美的花,教師應該熱愛每個孩子,愛孩子時教育工作的核心,教師要將愛心傾注在每一位孩子身上!边@是吳老師常說的一句話,當然吳老師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無論在學習中,還是生活中,吳老師都把學生放在首位,時時刻刻都想好了學生。她有著幼兒教師特有的親和力,微笑自始至終掛在臉上,她也有著如孩子般天真的神情,講起孩子的可愛,她會興奮的起身模仿;講起工作中的小插曲,她會仰頭大笑。
其實,我們自己又何嘗不是這樣呢?辦公室里,我們經常會說起哪個孩子的調皮,哪個孩子的聰明,有的老師模仿起班上的孩子,那一舉手,一投足,像極了。沒有對孩子的了解和愛,又豈能做到呢?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一個教師必須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一個教師,唯有心里時刻裝著學生,學生的心里才能有你這個老師。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學生都是潛移默化的教育,教師一定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告訴學生,老師對他們是非常關懷的,老師是愛他們的。
路漫漫秋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這一條教育的漫漫長路上,我們注定要和孩子們打一輩子的交道,我們會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了解他們的喜樂哀怒,細心呵護,讓他們在我們的教導下茁壯成長。
愛的教育隨筆4
很喜歡一句話,“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薄坝嬌钸h”,多么富有建設性的一個詞,高屋建瓴、高瞻遠矚,對孩子的教育從來都是一項宏大的工程,一門奇妙的藝術。
高爾基說,“愛孩子是母雞都會做的事”。只可惜,生活中,教育孩子的過程,我們總是有意無意地,主動或被動地把自己變成了一只“母雞”。更為尷尬的是,大多時候,我們的教育悖離初衷,變得面目全非時,猶不自知。
在這條教育孩子的路上,很多時候我們倒不如孩子們。孩子們的愛很簡單很簡單,沒有復雜的道理,沒有冰硬的利益,沒有過多的計較。
有一個六歲的孩子眼中的愛是,“愛就像一個小老頭和一個小老太太,即便了解對方的一切,卻仍然是非常好的朋友。”在孩子的眼中,不管是什么愛,都是一種信任,一種疼惜,一種放心。這連孩子都懂得道理,為什么如今很多的父母卻不懂。他們將孩子當成自己在外面社交時會動的名片,覺得孩子就應該按照自己的想法活著,才算活得好?墒悄銈兛上脒^孩子的想法,你們這樣在孩子們看來不會是愛,而是負擔。孩子們需要的是朋友似的父愛和母愛。他們想和父母交流,想讓父母也聽聽自己的感受。
在這個快社會,我們作為父母的何不抽些時間放慢腳步,靜靜地坐下來,和孩子們好好聊聊,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讓他們沿著自己選的路走,我們只負責別讓他們摔得太狠,或者在他們摔倒的時候扶他們一把。
愛的教育隨筆5
愛是什么?
意大利的艾得蒙多德亞米契斯在他的《愛的教育》中,為我們描繪出理想的愛的世界。帶著對永恒的人類課題的思考,我跟安利柯一起跋涉,探尋愛的真諦。100個故事,涉及日常生活和學習的點點滴滴,無不浸潤著愛,沒有豪言壯語,沒有轟轟烈烈的壯舉,正如泰戈爾所說:“愛是亙古長明的燈塔,它定睛望著風暴卻兀不為動,愛就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
夏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也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松,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于是,就想繼續(xù)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xù)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于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使我走入孩子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fā)現愛中包含著對于生活的追求.
愛是一片冬日的陽光,是饑寒交迫得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是沙漠里的一泓清泉,是身處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愛是一首飄蕩在夜空里的歌謠是孤苦無依得人獲得心靈的慰藉;愛是一場灑落在久旱土地上的甘露,是心靈枯萎的人跟到情感的滋潤.
愛就像大海一樣無邊無際,是沒有止境的,并不只是局限于某個角落,某個地方或是某個狹小的范疇。
愛的教育隨筆6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家中的太陽,也是我們幼兒教師的一切。孩子的需要是教師關心的焦點,孩子的進步是教師快樂的源泉。你快樂,所以我開心。
心雨是我班上一個文靜又很秀氣的小女孩。平時,她不太愿意主動地與人交往,話也不多。學習活動中從來都不愿意舉手發(fā)言,請到她時,也不愿意開口說話。有時情緒很不穩(wěn)定,不樂意時抿著小嘴,一聲也不吭。似乎是一個很難接近的孩子。可是,她卻又是個聰明又懂事的孩子。她所缺少的是自信和大膽的品質,需要的是更多的關注和機會。
首先,我在與她家長的交流中得知,心雨從小有奶奶帶大,奶奶為了孩子的安全,什么事情都不讓孩子去做,孩子整天在奶奶的呵護下成長。加上父母工作比較忙,很少有時間在家照顧幼兒,使她從小性格就比較內向。面對什么困難都要讓別人去幫忙。
方法一:下午,到了講故事的時間, “心雨,你來給大家講個好聽的故事,行嗎?”她扭扭捏捏地站起來,低著頭,牙齒緊咬著嘴唇。小朋友鼓勵她,并放低要求,只要說幾句就行了,她還是不愿意。無奈,只有等到明天了。一連幾天都是這樣。最后,她終于答應明天來講故事。第二天,我先和她隨意地談了一會兒,讓她知道:一個人說話要算數,說過的事情就要做到,要講誠信。再來由她講故事時,我微笑地向她點點頭“你能行的!苯K于,她的態(tài)度有所好轉了,雖然聲音很輕,可是卻是不小的進步。
愛的教育隨筆7
《愛的教育》,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里,愛究竟是什么帶著這個思考,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
《愛的教育》采用筆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建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里行間洋溢著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著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們所表現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這正是小說極力頌揚的地方。小說記錄了長輩們對孩子的教育和啟示,附在筆記后面還以第二人稱寫了他們嘔心瀝血的教子篇。這本小說在漫長的歲月里,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長?梢哉f,這是一本永遠不會過時的書。它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勇于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愛祖國,愛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與苦難。這本書一出版就受到教育界的重視和歡迎,可以說超過了任何一種《教育學》或《教育概論》。有夏先生的推崇當然是個原因,還有個更重要的原因,當時有許多教師要求沖破封建主義的束縛,而這部小說給他們塑造了一個可以讓他們仿效的模型。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就總被我們忽略。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不說操勞奔波,單是往書架上新置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咳嗽,藥片就擺放在眼前,臨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們需要張開雙臂才能擁抱的深深的愛。當我們陷入困境,沒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邊,晚上不忘叮囑一句:早點睡。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筆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筆記上還掛著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如果說愛是一次旅游,也許有人會有異議。但愛正是沒有盡頭的,愉快的旅游。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們?yōu)榱四骋惶煨虧M釋放,得到超脫而做沉重的活兒;那么這樣的生活必將使人痛苦厭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游,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松,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于是,就想繼續(xù)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xù)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于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fā)現愛中包含著對于生活的追求。
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那么,我認為這就是對于國家的崇高的愛。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這種愛應牢牢植入我們的心田。當讀到安利柯描繪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為國炸斷了雙腿,淋彈死守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光明,同樣可以拋棄一切地廝拼,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折服。
轉眼間,我們離開《愛的教育》所記載的那個年代已經很久了,但是"愛"這種教育的方式卻永遠不應該遠離我們,特別是遠離我們這些教育戰(zhàn)線上的工作者。我們要全身心的去愛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關心他們的成長,為他們的每一點進步而欣慰,用愛的泉水去滋潤孩子們幼小的心靈,讓孩子們沐浴在愛的陽光中,自由,健康的成長!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么"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完成了對于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是教育中所不能缺少的。
愛的教育隨筆8
有的人說,當老師就是努力費勁心思的去感動一群人,結果只把自己感動了,但是我不這樣認為。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想想自己來到韓村中學初為人師已經三個月了,這三個月的教師生活讓我對教師這個職業(yè)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因為自己也是作為一名實習老師,剛剛從一名學習知識的學生轉變成一名傳授知識的老師,還是有些不太成熟,總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實習的過程中讓我態(tài)度慢慢轉變過來了,但是我的原則還是用心去感動學生,畢竟人心都是肉長得,我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心的教育總比打罵的教育會好。
剛剛來到這個實習學校的時候,每當同學們見了問候“老師好”的時候總是有些不好意思,慢慢的也就習慣了。還是學生的我,不知道該如何去和學生相處,不知道該對他們寬松一些還是嚴厲一些。來之前,上一屆的學姐學長告訴我們,對學生們不要太好了,尤其是第一節(jié)課必須要嚴肅一些,要不然以后控制不了課堂了。記得我去上第一堂課的時候,雖然心里也牢牢記住了學姐學長們的忠告,但是我也沒有按照他們的說法做,我面帶微笑的走進教室,面對一個新老師,同學們用比較驚訝的目光看著我,我做完自我介紹便開始講課,教室里挺安靜,但有一個同學或許是看我是新老師,想引起我的注意,在那總是搞小動作,我沒有當堂批評他,看了他好幾次,給他警告,下課我把他叫到辦公室,沒有批評他,耐心的告訴他:“或許剛剛換了我這個新老師,我的講課方式你們還不適應。從你的表現可以看出,你一定是個很活潑的孩子,但是如果上課回答問題的時候這樣積極那就更好了,你的成績一定會有更大的提升!蔽乙矝]批評他,也沒打他,因為我們來實習之前學校老師和我們說過,不許打學生,盡量說服教育,用心去鼓勵和感動學生。說完就讓他回去了。從那以后,剛開始的幾節(jié)課他還是有點不老實,每節(jié)課我都提問他,他也不好好回答,雖然他沒有回答上來,我也沒批評他,反而表揚他有勇氣站起來說,雖然說錯了,但是勇氣可嘉。
漸漸的,他上課不再鬧了,而且很認真的聽課,前幾天期中考試后他找我檢查單詞的時候高興的說“老師,我英語這次考試進步了5分!”他的基礎是非常差的,雖然進步了5分還是不及格,我對他說:“真棒,只要進步了就好,每天進步一點點,日積月累,中考的時候一定能取得好成績!彼⑿Φ狞c了點頭,高興的跑出了教室。
看著他們的進步,我心里非常高興。就像那句歌詞,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教育也一樣,只要用愛的教育去感動學生,再調皮的學生也會被感化的。希望接下來的時間里能感化更多的學生。
愛的教育隨筆9
一個陽光燦爛的下午,大四班的區(qū)域活動正有條不紊地開展著。忽然間,建構區(qū)爆發(fā)出一陣歇斯底里的咆哮:"你把我搭的立交橋弄--壞--了--"瑤瑤的狂吼頓時讓東東僵在了那里,不知如何是好。我連忙來到建構區(qū),只見瑤瑤滿面淚水,嘴里反復地訴說:"我花了好多好多時間,費了好多好多勁兒,好不容易才搭好的……"東東則像雕塑般一動不動地站在那里,其他幾個孩子似乎也被瑤瑤的吼叫聲嚇到了,都沒有人過去勸說和安慰。我拉過東東的手說:"東東,你去給瑤瑤道個歉吧,她會原諒你的。"聽了我的話,東東便走到瑤瑤跟前,低著頭小聲地說:"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但是瑤瑤連看都沒看東東一眼,嘴里仍然喊著:"我多費勁啊!"這時東東眼眶里已蓄滿了淚水。我不由得替東東幫腔:"瑤瑤,原諒東東吧,他不是故意的,你看他也很難過了。讓他幫你一起重新搭立交橋吧!"可瑤瑤還是不肯原諒東東。
我當時有點生氣,心想:瑤瑤這么固執(zhí),如此不依不饒,今后怎么跟大家友好相處呢?可后來轉念一想,瑤瑤費了很大的勁搭好的立交橋在一瞬間被東東撞壞了,她肯定很傷心,一時難以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不能及時換位思考,也是很正常的,我作為教師應該理解她。于是,我沒有再要求瑤瑤馬上原諒東東,而是對她說:"你費那么大的勁搭好的立交橋就這樣被東東撞壞了,你肯定很傷心,所以你現在很生東東的氣,老師理解你。"第二天,兩個孩子又和好如初了。我想,當時如果我強行要求瑤瑤馬上原諒東東,可能瑤瑤的情緒反應會更強烈,即使她當時表示原諒,內心也是不服氣的。而我表示理解,反而使她的情緒得到平復。有一句話說得好:無條件地接納他人的情緒,而不是急著去分析情緒的對錯,是良好溝通的第一步。
尋找最佳的教育契機,潛移默化地將愛與包容浸潤在孩子生活的點點滴滴,是我們作為教師應發(fā)揮的作用。
愛的教育隨筆10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小說家德·亞米契斯所寫的一本描寫少年生活的書籍。書中描寫的是四年級小學生恩里科身邊發(fā)生的各種感人的故事,他與我的年齡相仿,但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卻有很大的差異。書中的人物經歷著貧窮和戰(zhàn)亂,但又處處變現出淳厚、樸直和友愛的品德。書中的“愛”表現得淋漓盡致,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致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閱讀《同窗》這一節(jié)內容,我學到描寫人物要抓主要特點的寫作方法,同時也感受到同學之間擁有一份純真平凡而又樸素的友愛,應當好好珍惜。
<愛的教育>小練筆:
陪伴我四年之久的同窗好友很多,我們朝夕相處,一起學習,一起玩耍,親密無間,下面我就為你一一道來。
謝翔宇是我們班的大個兒,他的身材高高的,瘦瘦的,臉色白皙,愛好運動,常與我和睦相處。趙子軒是我的鐵哥們,每天堅持寫日記,據說他寫的日記本堆起來都有一尺多高。我倆一起當過科學課代表,不過因為失職被老師撤掉了。有一點我們倆很像,就是話特別多,經常像機關槍一樣說個不停,老師說我們是班里頑皮孩子的代表。
我們的班長秦敬軍,長得俊俏,機靈活潑,成績優(yōu)秀,做事干脆利索。別看他的個子矮小,可很有號召力,在班里說一不二,很有威信,我們十分敬佩他。
再說說姜峰吧,那可是我們班跑的最快的同學。他的眼睛炯炯有神,臉頰烏黑發(fā)亮,走起路來步伐矯健,散發(fā)出健康向上的氣息。每當運動會來臨,他都會在賽場上大顯身手,像一匹飛奔的.駿馬,奔馳在操場的跑道上,為我們班增光添彩。
這就是與我朝夕相處的同窗好友。
愛的教育隨筆11
愛是人間最美好,最高尚的事物。有老師對學生的關愛。有同學之間的關愛,有父母對孩子真誠的愛……生活中的愛如此之多,他們是在生活一些瑣事體現的,但同時也給了我很深的教育。所以近日,我就拜讀了意大利的哲學家亞米契斯的一本著作,一本全世界人們都愛讀的書――《愛的教育》。
這是一本充斥著人間真情的書,翻開書便看到一篇篇令人感動的故事。優(yōu)異的孩子。安利柯在慈祥的父親、慈愛的母親和和藹的老師的教育下,和那幫精靈般的伙伴健康快樂地成長。
它是以日記的形式講述安利柯在學校里、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所以剛開始看的時候,第一卷就很吸引我。卷講了剛開學的事。安利柯告別了三個月的假期,開學了。學校里的人熙熙攘攘,安利柯上了丘林小學三年級。他認識了為人仗義的卡羅內,性格開朗的柯萊蒂,弱不禁風的奈里,兔臉兒的潑可來西,愛虛榮的華梯尼,商人卡洛斐,傲氣十足的諾琵斯,殘疾的克洛西,欺軟怕硬的弗蘭蒂和漂亮有才能的代洛西。
其中我最喜歡卡羅內,他為人仗義,但是他的母親不幸很早就去世了?_內簡直就是奈里的保護神:在十月二十六日弗蘭蒂一而再再而三,的嘲笑克洛西殘疾的樣子,還學他母親賣菜的樣子。使克洛西憤怒到極點,失去了理智,用全身的力量砸他的頭,但是卻砸到老師的身上,卡羅內勇敢的站出來,老師弄清后,很贊賞他的精神。我也很贊賞卡羅內的精神。卡羅內還很正義,他看見弗蘭蒂欺負弱小他就毫不留情的打了弗蘭蒂一個耳光,讓他在地上轉了三圈。讀到這里我不禁笑出聲來,弗蘭蒂經常欺負別人,現在他也吃到苦頭了,在書里,我覺得安利柯的父親白契是一位很明理的父親,他在日記教導安利柯的一字一句,都給我很深的啟示。
在安利柯抄的每月例話中我看到了許多篇很感人的故事。其中有一篇《六千里尋母》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的內容是一個婦人從意大利的熱那亞到南美洲去打工去當女傭,但是一年后她皆無音訊。她的小兒子――一個13歲的小男孩一人獨自去尋找他的母親,路程達到六千里之多。讀完后我都有點不相信。
讀完《愛的教育》和它的續(xù)集,它的教育我受益匪淺。
愛的教育隨筆12
給我感觸最深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群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樣讓我這個外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在感動中,讀《愛的教育》讓我走入了安里柯的生活,目睹了一群意大利少年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fā)現愛中包含著對于生活的追求。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的愛則應愛在平凡中,愛在細節(jié)中。愛體現在扎實的基本功、高度的責任感、精深的專業(yè)知識、嫻熟的專業(yè)技能以及一顆愛孩子們的心。愛體現在對學生的每一次談話,每一句語言當中;體現在老師看學生的每一個眼神中;體現在老師對學生的每一個細小的動作中。沒有愛的教育是蒼白的。在教育學生與自己的孩子的時候,只有讓他們體會到我們對他們的愛,他們才會心甘情愿地去接受我們的教育。
愛的教育隨筆13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讀《愛的教育》讓我走入了安里柯的生活,目睹了一群意大利少年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fā)現愛在《愛的教育》一書中有多種答案: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相互幫助,老師對學生的鼓勵與尊重,父母對孩子的關愛與寬容等等。
原來愛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沒有愛的教育是蒼白的。在教育學生與自己的孩子的時候,只有讓他們體會到我們對他們的愛,他們才會心甘情愿地去接受我們的教育。
其實只要我們用心感受,愛就在我們身邊。作為一名教師,我們的愛則愛在平凡中,愛在細節(jié)中。愛體現在扎實的基本功、高度的責任感、精深的專業(yè)知識、嫻熟的專業(yè)技能以及一顆愛孩子們的心。愛體現在對學生的每一次談話,每一句語言當中;體現在老師看學生的每一個眼神中;體現在老師對學生的每一個細小的動作中。
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將努力對學生更多地給予一點呵護、一份真情、一份關注、一些寬容,讓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濃濃的情意和關愛。教學生寫文章時要我手寫我心,那么做為教師更應該把真心亮給學生看,把真情訴給學生聽,我相信作為教師的我們,從中也會獲取到無窮的愛與收獲!
我的變化,緣由來自我愛上了讀書。莎士比亞曾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像鳥兒沒有翅膀。我們要做一名出色的教師,就要順應時代的發(fā)展,通過各種的渠道來充實自己,而讀書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從書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愛心去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的重要性。那么怎樣才能做到呢,從書里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使其迸發(fā)希望之火。
自信對一個人一生的發(fā)展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在智力、體力還是在做事的能力上,自信心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是青少年時期,一個人如果缺乏自信心,就會缺乏探索事物的主動性、積極性,其能力就會受到限制,就會覺得生活暗淡無光。
二、賞識學生的優(yōu)點,尊重他們,激勵他們全面發(fā)展。
作為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尊重他們的人格,尊重他們的自尊心,尤其是后進生更是如此,他們希望用脆弱的自尊來保護自己。我們要發(fā)自內心地尊重他們,不要傷害后進生。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自尊心是一種非常脆弱的東西,對待它要極為小心,要小心得像對待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只有尊重學生的人格,顧及學生的自尊心,學生才能信任老師。
三、教師要付出愛心,感化學生受傷心靈。
對于那些學習差、紀律松懈、思想落后的學生教師沒有歧視他們,而給予更多的愛。使他們時刻感到集體的溫暖,老師的關懷,消除失落感,使他們充滿信心、滿懷激情,奮發(fā)向上,而不是諷刺挖苦,使其萎靡不振。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用無私的愛心溫暖冰凍的心靈,會讓他們實現自身的價值。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處,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里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群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樣讓我這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中的養(yǎng)分,是教育中的陽光雨露,沒有了愛,我們的教育是失敗的,是空虛的,是不能成長的。
感謝讀書,讓我的教學充滿了生機;感謝讀書,讓我在實踐中體會到了知識的份量;感謝讀書,讓我能夠用智慧的大腦去澆灌含苞待放的花朵,用博愛的心靈給每一個孩子足夠的信心與勇氣;感謝讀書,讓我變得更加聰明,讓我的工作干得更加出色輕松。
老卡爾·威特就曾說過,為了自己和后代的幸福,一定要選擇身體健康、內秀、善良的女人做妻子(母親),她應當勤勞,知書達理,至于是否出身名門,是否貌美脫俗,則不是最重要的。妻子或者說母親的角色,對孩子的未來成長和教育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這里我更愿意用一些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人物的例子來說明母親對孩子的重要性。我們先來說說英國著名學者、作家和藝術評論家約翰·羅斯金吧。
我們知道他是在精神極度錯亂、精神萬分痛苦的情況下死去的。而這一切都與他的母親有關。他的母親是一位非常虔誠的清教徒,從小就對他嚴格管教。在她看來,所有的玩樂都是有罪過的,因此一生中她沒有給羅斯金買過哪怕一個玩具。每天早上她會雷打不動地花幾個小時和兒子一起誦讀《圣經》。等到羅斯金18歲成功考入牛津大學后,這位母親就在大學附近租了一個房間,密切注視兒子的生活。就連羅斯金結婚,這位母親也做了包辦安排。這樣的婚姻可想而知是不幸的,在羅斯金結婚 6年后,妻子就悄然離他而去。他以后的生活更是一團糟。
羅斯金的母親不謂不愛她的孩子,但過度的管教,造成了兒子不幸的一生。晚年,羅斯金對此不無感慨地說:“我所受的教育是錯誤和不幸的!
此外我還想說說偉大的哲學家尼采。他無疑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在那個宗教統(tǒng)治的時代,他富有遠見地大膽宣稱“上帝死了”。何其令人欽佩!然而和羅斯金一樣,他也在不能承受現實之重中英年早逝。原來幼年的尼采,接連失去父親和哥哥后,母親就帶他和兩個姑姑及祖母生活在一起,這樣,尼采就成了大家庭中唯一的男性。在太多女性特別是母親關愛下,尼采變成了一個做事認真、懂禮貌,但卻處處表現刻板的孩子。加以周圍孩子經常以取笑尼采為樂,尼采慢慢變得不愛玩,性格孤僻。這影響了尼采的一生,在這樣的心理重壓下,他 45歲時患了精神病,并于第二年死去。
從這兩個大人物的悲慘人生經歷中,我們不難看出母親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性。所以當知道自己正在孕育一個新生命的時候,我曾經無數次問自己:我是一個合格的母親嗎?等小維妮弗里德出生了,我也盡量從這些大人物所受的教育中,吸取經驗和教訓,力爭做一個合格的母親。盡量為小維妮弗里德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空間,而不是在她成長的道路設置路障。
如為了讓我能成為維妮弗里德眼里最稱職的母親,我給維妮弗里德制作了一個“秘密盒子”,讓她把自己一些不便說的想法,寫在紙上,放到“秘密盒子”里。于是在那些紙條上,有時我會發(fā)現維妮弗里德的一些小要求,例如她想去某個地方參觀,或者她不希望我異常嚴肅的面孔,那讓她覺得緊張等。這個“秘密盒子”幫我檢討作為母親的不當之處,讓我和維妮弗里德的相處更加融洽。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次是,我在盒子里發(fā)現了一張卡片,維妮弗里德把我畫成圣母的形象,并在下面寫上“媽媽,我永遠愛你”。看到這張卡片后我熱淚盈眶。
或許,我并不能像很多偉大人物的父母那樣慧眼獨具,或者擁有無與倫比的智慧知識,但我的確會用全部的精神和努力,讓孩子既不要浪費自己的天賦,又能從中尋找到生命的樂趣。
從后來小維妮弗里德的成長來看,我不能說百分之一百地做到了,但至少沒有留下太多的遺憾。
愛的教育隨筆14
作為幼兒園教師,對于那些聰明、漂亮、能干的孩子當然是喜歡的。尤其對那些聽話、學習能力強的孩子,更是當作掌上明珠。愛這些孩子是應該的,愛護他們,鼓勵他們,使他們有更大的進步。但是,對孩子的愛如果存在偏見,教師只親近優(yōu)等生,而對其他的孩子很冷淡,這實際上就是不能平等地對待自己的教育對象,會使受冷遇的孩子產生自卑感。甚至有“破罐子破摔”的可能。然而,每個班級中不可避免地會有幾個孩子,來考驗我們的“愛心”。
如我班的亮鑫剛來幼兒園時,因為沒有過入園的經歷,加上一些生理的因素,整整一個月,他每天來園都要哭,每次哭了就吐,常常不是吐在地上,而是吐在我的身上;有些孩子在某些家長的影響下,也開始叫他傻瓜,拒絕和他同座、和他玩。說實話,當時,我真的想把他退回去。但轉念一想,聰明漂亮的孩子,是我們的教育對象,他雖說有點特殊,但同樣是我們的教育對象。于是,我告訴搭檔:上帝已經虧待了他,我們就不應該再嫌棄他。我還告訴班上的小朋友,亮鑫是老師的孩子,老師喜歡他就像喜歡你們一樣。
從此,孩子們開始接納他。到現在,盡管,他依然不認識字,依然不會做計算,但班級里已經沒有人覺得亮鑫有什么地方跟別人不一樣。孩子們還經常問我,老師,亮鑫真的是你兒子嗎?
【愛的教育隨筆】相關文章:
8.愛未央的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