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老的隨筆散文
兒子曾經(jīng)對我說,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我永遠不會變老。兒子或許想不到,他的話其實向我透露了個信息,我在變老。
對鏡望己,曾經(jīng)濃密的黑發(fā)已稀疏見頂,兩鬢已現(xiàn)些許白發(fā),青春的尾巴似乎悄然離去,哦!我真的變老了。
變老真的很可怕嗎?我從未考慮過這個人人無法回避的問題。翻開厚重的歷史,曾經(jīng)上演過多少鬧劇!日漸衰老的古埃及統(tǒng)治者在彌留之際留下遺言,將自己的遺體存放于金字塔,幻想能獲得重生,實現(xiàn)其永遠主宰一切的夢想;秦始皇派人漂流過海為其尋找長生不老藥;煉丹之士的“仙丹”承載著皇帝們返老還童的美夢……然而,金字塔的主人卻變成了干尸,供后人觀賞,并未獲得新生;那些九五之尊的皇帝不但沒有長生不老,而且比普通人壽命還要短。這些留下笑柄的歷史過客們其實忽略了一個問題,人從呱呱落地開始,都要遵循生老病死這一亙古不變的規(guī)律,不論多么高貴或多么卑微,亦不分多么貧窮或多么富有,更不管蕓蕓眾生“萬歲”的口號喊得多么響亮,該老的依然變老,該走進歷史的刻不容緩,人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改變不了自然法則。
我枕著厚厚的典籍,去尋找另一種歷史,剛剛被貶的范仲淹,沒有心思顧慮漸漸變老的現(xiàn)實,飽蘸激情的發(fā)出了“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心聲,那是何等的胸襟!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遭受排擠身處異國的老將廉頗,不為新主建功,深戀故國郁郁而逝,那是何等的忠義!老將黃忠人老不服老,兩軍交鋒披掛上陣為國殺敵,佘老太君掛帥出征那又是何等的威風八面……激揚的青春固然能書寫波瀾壯闊的歷史,而遲遲暮年依然壯懷激烈,歷史并沒有拋棄老人。
布衣百姓,如同草木,綠了變黃,黃了又綠,一茬茬、一代代新老更替,有一個不多,缺一個不少,在歷史的長河上只是無足輕重的小小一滴水,然而,草民有草民的活法,布衣有布衣的快樂,縱然沒有范仲淹們心憂天下的博大胸襟,卻有著順其自然尊重自然的那份淡定。青春是枝莖,變老是瓜熟,瓜熟蒂落意味著成功,雖然失去了青春的激情,但也拋棄了沖動,收獲了穩(wěn)重,人其實是雕刻家,從走向成年的那個時候起便操起了雕刻刀,人生的'過程其實就是在雕刻自己的作品,雕刻的過程因人而異,有人雕刻的非常成功,也十分順利;有人歷盡坎坷終于成功;有的作品存在不經(jīng)意間留下的瑕疵;有人卻刻出了廢品……但雕刻的作品失敗也罷成功也罷,變老的時候也是作品告一段落的時刻,平心靜氣,回首自己雕刻的過程,會發(fā)現(xiàn)自己曾經(jīng)的輕狂與浮躁,此時看來什么仕途俸祿,什么榮辱尊卑,一切都是過眼云煙,縱然是錦衣玉食前呼后擁,到頭來仍是黃土一抔。
變老并不意味著雕刻完成,而是新作品的開始,手持雕刻刀,心靜如水,沒有了七情六欲的羈絆,擺脫了貪心不足的束縛,如一泓秋水波瀾不驚,觀日月星辰,望藍天白云,看風輕云淡,聽江河奔流,那是何等的灑脫!曾經(jīng)讀過青年作家李振林的文字:能證明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過的無非兩樣,一個是自己的孩子,一個是自己留下的文字。于是,雕刻的過程,又增加了一道工序,每當有所感悟,便敲擊鍵盤記錄下思想的火花,那也是一種灑脫!一種享受!更重要的是因了自己文字的存在,人生這部作品也就愈發(fā)顯得更加完美!
【變老的隨筆散文】相關文章:
1.老魏隨筆散文
5.心已老散文隨筆
6.老萬雜談散文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