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隨筆-人生亦是一場旅行
在一個地方蝸居久了,就有走出去的沖動,登臨峰頂,誰會留戀腳下的花草,慣常的姿勢,便是長嘯一聲,放眼遠眺。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風景在遠方。網絡有一句流行語:旅游是從自己活膩的地方到別人活膩的地方去。語言雖有些夸張,但也從一個側面詮釋了旅行的意義,那就是離開自己的故居,投入另一個陌生。旅行正在于體驗這種陌生帶來的新鮮感。
中國是熟人社會,在熟人的世界里,行為、語言、禮儀、習慣,或多或少會受到一定的約束,逾矩了,可能就有人情事故層面上的`指責。而旅行,是自由的,選擇旅行,在意的就是那種釋放自我,找回率真的心情。
旅行的方式日益多樣。隨團出行,猶如小說,需要起承轉合,敘事情節(jié)要有高潮。決定了故事梗概,就只能一直前行,要隨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奔赴一個個驛站,想象的空間不會太大,上一個情節(jié)必須銜接下一個結果。但也有好處,食宿有人安排,安全會有保障,精彩處,可以擊節(jié)贊賞,重復處,可以忽略而過。讀完小說,主要人物還鮮活在腦海,就不枉此行了。
結伴而行的,好象散文,講究形散神不散。路線和目的地確定好了,背上行囊,就可以出發(fā)。內容的精彩在旅途,值得留戀的可以徘徊多日,無人催促。索然無味的,可以臨時改變路線。不用想前面會有什么在等待。遇到意外可以一起商量,旅途的瑣事彼此分工協(xié)作,不致于孤單,也不會寂寞。散文閱畢,余音縈繞的大都是旅途的插曲。
獨自旅行,仿佛詩歌,要的是那種精神的放逐,含蓄而不直白。踽踽獨行,孑然一身,追尋的是那份時有時無的靈感。興之所至,可以重新再來。一切自己作主,可以停停走走,也可在半途結伴而行,一路行吟,一路漂泊。享受著完整而充分的自由,也要獨自承受旅途的艱辛和寂寥。但這就是詩,凝煉的詩句需要不斷補白,才能體味詩意的神韻。
出行的方式不是決定心情的最終因素,但會影響旅行的心情。跟團如集會,容易隨波逐流;結伴而行,是與親朋偶聚,酒后會暢懷歡呼;獨自一人,沒有牽絆,或閑云信步,或零丁苦吟。沿途的風景也會影響旅行的心情,走在歷史的廢墟上,常興撫昔慨今之情懷。落日斜暉,星空邈遠,漸生遠離故鄉(xiāng)之愁緒,四時節(jié)序,花開花謝,頓起歸去來兮之感喟。
人生亦是一場旅行,只是前途縹緲,不知歸處,也沒有回頭路。旅行,更象是讀書,書籍已成定稿,而旅行還處于動態(tài)之中,人不能一生只讀一本書,只限于一種體裁,故而不斷旅行,嘗試不同的路線,變化不同的方式。每次旅行又象是完成一篇作品,總在選擇適合的文字表達自己的心情。私密日記的,大可在每個景點留下自己的倩影,記錄自己的心情,留作一生的紀念。用來發(fā)表的作品,就要構思,就要剪輯,甚至刪除只屬于自己的心情,也可能為此淡出畫面。
作品可以與人共同分享,而分享才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散文隨筆-人生亦是一場旅行】相關文章:
2.旅行散文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