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饑餓的扎克伯格勵志人物故事
2014年10月22日,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舜德樓。當Facebook創(chuàng)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用中文說出“大家好”的時候,臺下的師生對這個外國友人來中國常常會表演的橋段報以禮貌的掌聲?墒墙酉聛淼氖虑閰s讓在場的人都驚呆了:半個多小時里,扎克伯格居然一直在用中文和大家交流。雖然他的發(fā)音還有些“糟糕”,但是豐富的詞匯量證明他已經熟練地掌握了中文。他學習中文的目的是想和妻子不會說英語的奶奶交流,順便挑戰(zhàn)一下自己。據扎克伯格說,他的中文水準只是在聽力上略遜于妻子,當年正是他自己用中文向妻子的奶奶報告了他們要結婚的消息!爱敃r,我每天都會空出一個小時來學習中文。那真是一段令人難忘的經歷。我一直都覺得學習新語言是一件很有挑戰(zhàn)性的事情,所以,我希望用一門難學的語言挑戰(zhàn)自己。學習中文雖然常常讓我有挫敗感,但是我從中收獲頗豐。語言和其他問題不同,除了反復練習之外別無良方。學習中文還促使我訪問中國,親身體驗中國的文化和歷史,并得以結識很多有趣的新朋友!痹诨貞涀约簩W習中文的過程時,扎克伯格表示自己從中受益良多。
其實即便學中文這樣高難度的事情,對扎克伯格來說也不過是自己個人年度挑戰(zhàn)中的一項而已。從2009年開始,扎克伯格為自己制訂了每年一項的全新挑戰(zhàn)計劃:2009年是讓一向只穿T恤的自己每天戴領帶,2010年是學中文,2011年是只吃自己用人道手法殺死的動物,2012年是堅持每天寫代碼,2013年是每天見一個從未見過的人,2014年是每天至少寫一封經過慎重思考的感謝信。這些挑戰(zhàn)有的難度巨大,有的看起來有點兒無厘頭,但這是扎克伯格對生活保持饑餓感的方式!白罱鼛啄,我每年都會為自己設立一個‘個人挑戰(zhàn)’的目標,無論是為了了解世界、拓展個人興趣,還是加強自律。我的大多數時間都花在Facebook的建設上,如果不專門抽出時間是肯定不會去做這些事情的!痹诮邮苊襟w采訪時,扎克伯格解釋他設立對自己的年度挑戰(zhàn),正是不讓工作抑制住自己的饑餓感。要知道對自己喜歡的東西保持饑餓感和渴望,才是這個看上去像一個書呆子的人成功的關鍵,同時更是讓他成為硅谷“生活得最有趣的人”的關鍵。生活得有趣又充滿挑戰(zhàn),這在扎克伯格看來比他擁有多少財產更重要。早在上高中的時候,看上去呆呆的扎克伯格就在學習編程的空閑,自學了古希臘、古羅馬文學,他還是學校擊劍協會的會長。
正是因為扎克伯格有著強烈的挑戰(zhàn)自我的饑餓感,讓他擁有了改變自己人生的最重要的潛質。即使當年時運沒能成就他的Facebook,擁有強烈的挑戰(zhàn)自我的饑餓感的扎克伯格也會擁有一個絕不平凡的人生。因為他能通過對自己的不斷挑戰(zhàn)來找到那個更好的自己,而那些所謂的成功與成就,不過是挑戰(zhàn)自己的額外收獲而已。
【饑餓的扎克伯格勵志人物故事】相關文章:
扎克伯格的經典句子04-12
扎克伯格成功的三條重要經驗名人故事05-01
人物勵志故事精選04-07
人物勵志故事04-02
寶寶胎教故事:饑餓的狐貍05-01
勵志人物故事04-04
勵志人物故事06-08
2017勵志人物故事04-03
歷史勵志人物故事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