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啟迪孩子心靈的勵志哲理故事
孩子的心靈是純潔而柔軟的,孩童時代也是最容易吸收知識的年齡段。多讀些勵志哲理的故事有助建立正確的三觀和培養(yǎng)氣質。下面是陽光網(wǎng)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啟迪孩子心靈的勵志哲理故事,供大家參閱!
啟迪孩子心靈的勵志哲理故事(一)
那年,黑人菲力斯成為全歐洲馬拉松長跑冠軍。
一次,他應邀到全國最大的一處監(jiān)獄做演講。面對上千形形色色的罪犯,菲力斯講了他貧窮的童年,及他在坎坷中拼搏奮斗、自強不息、改變自己命運的經(jīng)歷。演講引起極大反響,全場報以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
在他結束演講,即將走下臺時,一個犯人站起來,請他回答一個問題:“在你的一生中,你最感謝誰?”
菲力斯沉思片刻,說:“我最感謝一個特殊的人,他就是那個當年偷了我的.自行車的小偷。”菲力斯的回答引起全場一片嘩然。
在人們的驚訝聲中,菲力斯道出了事情的原委:那年他13歲,正讀初一。由于家窮,他不能住校,全靠一輛破自行車,一天兩次來往于相隔5公里的家與學校之間。那是一輛破得不能再破的自行車,可有一天他到校后忘了給車上鎖,車子被小偷偷走了。
家里再也無力為他買自行車,他只好跑步上學,一天10公里,3年下來,他吃了不少苦頭,可是,跑步先是使他成了全校長跑冠軍,后又在全市獲得亞軍……從此,他走上運動生涯。他真誠地說:“如果不是因為當初丟車,我絕不會有今天的榮譽。”他總覺得對不起那小偷,也許那是小偷的第一次,由于他的疏忽,小偷輕易得手,從此一發(fā)而不可止……
人們就笑起來,說不會那么巧?删驮诖藭r,臺下爆發(fā)出一聲哭喊:“我就是那小偷!”接著,管教對那人說:“希庫萊,你搞什么?嫌刑期太短嗎?”
菲力斯制止了管教,耐心聽那犯人絮絮叨叨哭訴。當他聽那犯人說,他偷的那輛自行車是由三種型號的機件拼接而成,車梁有爆痕,后圈有斷跡時,他默默走下臺來,從胸前摘下一枚獎章,別到希庫萊的胸前。希庫萊滿面羞慚,連說:“我不配,我不配。”
人們紛紛驚嘆:這真是上帝的安排啊。失者得到最豐厚的饋贈;得者失去了最寶貴的東西。得和失就像一對在岔路口分手的兄弟,走得越遠,差別越大。
啟迪孩子心靈的勵志哲理故事(二)
幾個人在風景區(qū)游玩,在一處涼亭歇腳休息時,大家看見這個亭子的正中,懸掛著一口巨鐘。
小高很是感興趣,便詢問起撞鐘的價格來,看鐘的老者回答說:“撞一次兩塊錢,你就撞三次吧!”
小高連忙把六塊錢交到看鐘人的手里,然后運足力氣用那根懸掛的.圓木撞鐘。每撞一次,鐘聲悠然間,便聽看鐘人跟著喊一聲:“一撞身體棒……二撞保平安……三撞財運旺……”
很快,三次鐘已經(jīng)撞完了。這時,小高發(fā)現(xiàn)看鐘人正在與其他游客閑聊,便乘其不注意,又多撞了一次。
小高正在暗暗自喜,看鐘人卻突然回過身子,對他喊道:“怎么能撞四次呢?這個便宜是不能賺的,你剛才的三次等于白撞了!”
小高一臉不解地問道:“為什么不能撞四次,有什么說法嗎?”
看鐘人笑道:“四大皆空嘛!”周圍的人聽了,全都哈哈大笑起來,只有小高面紅耳赤地呆立一旁。
貪念產(chǎn)生于一瞬間,如果付諸行動,就有可能在瞬間,把原本擁有的一切輸?shù)镁?
啟迪孩子心靈的勵志哲理故事(三)
法國紀錄片《微觀世界》中有這樣一個場景:
一只屎売郎,推著一個糞球,在并不平坦的山路上奔走著,路上有許許多多的砂礫和土塊,然而,它推的速度并不慢。
在路正前方不遠處,一根植物的刺,尖尖的,斜長在路面上,根部粗大,項端尖銳,格外顯眼。也許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屎殼郎偏偏奔這個方向來了,它推的那個糞球,一下子扎在了這根“巨刺”上。
然而,屎殼郎似乎并沒有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陷入困境。它正著推了一會兒,不見動靜。它又倒著往前頂,還是不見效。它還推走了周邊的土塊,試圖從側面使勁——該想的`辦法它都想到了。但糞球依舊深深地扎在那根刺上,沒有任何出來的跡象。
我不禁為它的鍥而不舍好笑,因為對于這樣一只卑小而智力低微的動物來說,實在是不能解決好這么大的一個“難題”的。就在我暗自嘲笑它,并等著看它失敗之后如何沮喪離去時,它突然繞到了糞球的另一面,只輕輕一頂,咕嚕——頑固的糞球便從那根刺里“脫身”出來。
它贏了。
沒有勝利之后的歡呼,也沒有沖出困境后的長吁短嘆。贏了之后的屎殼郎,就像剛才什么也沒發(fā)生過一樣,它幾乎沒有做任何停留,就推著糞球急匆匆地向前去了。只留下我這樣的觀眾,在這個場景面前癡癡發(fā)呆。
也許在生活的道路上,它已經(jīng)習慣了這樣的場景;也許它活著,根本不需要像人一樣,需要許許多多的“智慧”;也許在它的生命概念中,根本就不懂得贏輸。推得過去,是生活;推不過去,也是一樣的生活。
也許在生活的道路上,它已經(jīng)習慣了這樣的場景;也許它活著,根本不需要像人一樣,要有許許多多的“智慧”;也許在它的生命概念中,根本性就不懂得輸贏。推得過去,是生活;推不過去,也是一樣的生活。由此想來,也許生活原本就沒有痛苦。人比動物多的,只是計較得失的智慧,以及感受痛苦的智慧。
【啟迪孩子心靈的勵志哲理故事】相關文章:
啟迪心靈的哲理故事04-03
啟迪學生心靈的哲理故事04-03
啟迪心靈的4個哲理故事04-03
啟迪孩子思考的哲理故事04-03
啟迪學生心靈的6個哲理故事04-03
人生啟迪勵志故事12-08
啟迪人生的經(jīng)典勵志故事04-05
關于人生啟迪心靈勵志的格言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