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勵志故事
生活處處是不安,當面對生活的無奈時,這時候一些勵志故事這時候或許是再好不過的選擇。今天陽光網(wǎng)小編整理了一些勵志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勵志故事【經(jīng)典篇】
杰克·倫敦是美國著名作家,代表作《野性的呼喚》,《馬丁伊登》,《熱愛生命》。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19部中長篇小說,150多部短篇,三部戲劇,一部紀實文學和若干政論,他是我國讀者最熟悉的美國作家之一。
以他的文學成就來看,也許我們會認為他是一個有著多么高的文學修養(yǎng)和文學天賦的人。但不是,他在20歲以前,幾乎沒有讀過什么書,也沒有想過當什么作家,也幾乎沒有進過什么學校,一天到晚就在社會上閑逛,偷竊,在小酒館里刷盤子洗碗,去金礦淘金,是一個出名的“問題少年”,出名的“花花公子”。
他是一個在舊金山出生的私生子,生父是一個占卜者。后來,母親嫁給已經(jīng)有11個孩子的繼父。但是繼父的境況也不好,他11歲他就外出打零工謀生,14歲到一家罐頭廠做工,每天工作十小時,得到一元錢。干了不多久,這個14歲剛出頭的孩子借了一些錢,買了一條小船,參加到偷襲私人牡蠣場的隊伍中,希望用這種手段來改善窮困的處境。在偷襲中他被抓獲,被罰做苦工。不久,他放棄了“牡蠣海盜”的營生,當水手去遠東。但是航海生涯充滿危險,而且收入不高,1894年,18歲的`他又參加了“基林軍”,這是當時由平民黨人領導的向華盛頓“進軍”的失業(yè)者組織的一部分。但是不久領導人被捕,進軍組織亦遭取締。他又繼續(xù)過流浪生活,監(jiān)牢、警察局成了他常進常出的地方。
但是,可貴的是,長年的流浪,無數(shù)次嘗試的失敗,并沒有使他喪失生活的信心,他不甘于自暴自棄。即使在飄泊無定、隨時會以“流浪罪”被拘捕的困境中,書也總是他的伴侶。1896年,他20歲時,他發(fā)奮苦讀了幾個月,竟然真的考進了加州大學。然而,1897年他就以不適應校園的生活被迫退學了。他又同姐夫一起去阿拉斯加淘金。但是,“黃金夢”又很快破滅了,他身染重病回家了。
一條條的路都走不通了,一件件事都碰得頭破血流。杰克·倫敦認真思考自己的人生。他感覺自己除了寫作之外實在是沒有了任何一技之長。
他有豐富的生活經(jīng)歷,有滿腔的對窮苦人的同情,他就從自己熟悉的生活寫起,從自己熟悉的人寫起。在23歲時,他的第一篇小說《給獵人》發(fā)表了,24歲時出版了第一個短篇小說集《狼之子》,從此踏步走上美國文壇。
總有一條路留給思考者,留給不服輸?shù)娜,留給一往無前的人。
勵志故事【精選篇】
每個人的成長初期都有一顆玻璃心,害怕夢想破滅,害怕自己的一言一行遭到別人詬病,害怕被攻擊,害怕這害怕那,在越來越多的害怕中,變得敏感,變得小心翼翼自我約束,變得不能準確正視自己,故而活在別人的眼光中。
其實,對于別人的眼光你完全可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要被別人說幾句就承受不了,也不要總是以為自己就是別人目光中的焦點,其實根本沒那么多人花時間和精力來在意你的一舉一動,一切都是因為你太在乎別人。不要活得那么累,要把自己當成配角,不要想象成主角。
劉花燕是我大學同學,玻璃心處女座姑娘,在我生日前一天,她9月5日過生,我9月6日。
記得大學第一堂班會課時,輔導員老師點名說與大家認識一下。只見輔導員老師拿著花名冊在臺上挨個點名,被點到名字的同學聲音愉快的回答到。當念到“劉花燕”這個名字時,沒人應答。此時,輔導員老師又念了一遍“劉花燕”,還是沒人應,而班上已有女生七嘴八舌的開始討論,說“劉花燕”這個名字好土啊,是不是放牛的;ǘ涞幕ㄑ嘧拥难喟
當輔導員老師再一次提高分貝問有沒有“劉花燕”這個人時,才聽見一個女生支支吾吾的說,老師,我在這。那一刻,全班同學的目光聚焦在倒數(shù)幾排靠角落的位置里。這也是我第一次看見劉花燕。穿著素樸,扎著馬尾,微微胖的身材,因為同學們的注目,臉蛋紅得像熟透了的蘋果。于是,她也有一個外號,“紅富士”。
劉花燕第二天來上課時遲到了。她敲門喊報告,再一次惹來全班注目的眼光。她戴著眼鏡,手中抱著一摞書,卻看不見她的左手,因為她把左手放進書的中間,而她這樣的做法,好似在刻意隱藏什么。劉花燕因為來遲到了,沒多少座位,而前排座位一般很少人坐,恰好我又坐前面,她便低著頭走了過來在我身旁坐下。
中午放學后,我和她說,我們一起去食堂吃飯,我請你。她還是低著頭小聲的說謝謝。我說你干嘛像個林妹妹一樣說話聲音軟軟的,又不抬頭看著我說話,我話還沒說完,她的臉又紅了。
走在路上,我問她你是叫劉花燕?她說是。然后問我,第一堂班會課上老師點名時,同學們都聽到了她這個“丑不拉幾”的.名字,是不是很土?我說沒有啊,你干嘛想那么多。難怪當時你沒有應答,原來是覺得自己的名字不好聽。
劉花燕說,她初中是在農(nóng)村讀的,當時班上同學的名字里都帶有“燕、花、妹、紅”諸如此類的字眼,因為是在農(nóng)村,所以大家都覺得這樣的名字很普遍,而帶“妹”的名字多半是根據(jù)女生在家中排名所取。后來,她說父母到城里打工,又跟著在城里面上高中,只是從那時開始,便被班上同學說過她名字難聽。這樣才導致自己性格很自卑,沒自信,很在乎別人的一言一行。
這是我第一次聽見劉花燕和我說這些,也是那天中午在食堂吃飯時,我才發(fā)現(xiàn)她左手上的殘疾。后來的后來,通過輔導員老師那里我得知,她左手的殘疾是因為小時候被燙傷過,所以手指落下了殘疾,有殘疾人證。
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一段動蕩不安的破碎時光,那段時光里有孤獨、迷茫、哭泣、傷心、壓抑,極度懷疑自己來到這個世界是為什么,懷疑自己的能力、長相、身材、樣貌、家庭,甚至會想到輕生。但是,懷疑從來不會解決任何問題,只會讓自己陷入爬不出來的沼澤地。
勵志故事【熱門篇】
19世紀初,在意大利中部的一個山谷內(nèi),住著一群古老的村民,他們的飲用水需要到很遠的一條小河里去挑。于是,村長把這個挑水的任務交給了兩個年輕人,并承諾每挑一擔水就支付他們一定的報酬。
兩個年輕人欣然應諾,然后各自準備了一副大水桶,他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盡管十分辛苦,但好在有一份不錯的收入,他們都干得很起勁。其中一個年輕人想,等自己攢夠了錢,就可以修房造屋,娶妻生子,那是多么幸福的生活啊!
另一個年輕人想,每天翻山越嶺,負重而行,根本不是長久之事,況且挑水占去了自己大部分的時間,毫無自由和樂趣可言,要是能將山外的河水引到山谷里來,豈不是不用挑水了嗎?當然,要想將河水引到山谷里并非一件容易的事,那需要耗費很大的工程,但年輕人堅信,事在人為,只要大家團結一致,沒有什么辦不成的事!
一個夏日的黃昏,年輕人收了工,他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村長,并希望他號召全體村民,集資修建管道,徹底解決大家的飲水問題。然而,讓他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建議遭到了絕大部分村民的反對,因為這兒的人世世代代都是靠挑水生活,他們從未想過從外面引水,也覺得這不現(xiàn)實。他的.同伴也好言相勸,你還是老老實實地挑水吧,不要異想天開,斷了自己的生路。
雖然年輕人的提議沒有得到大家的采納,但他并沒有放棄,他利用業(yè)余時間,伙同了幾個支持他的人,一起悄悄修建管道。幾年后,與他一起挑水的那個年輕人小發(fā)了一筆,不但蓋了新房子,娶了妻子,還買了很多家具和糧食;而他仍然孤身一人,住在一間簡陋的小房子里,他把所有的錢都投入到了修建管道中。
又過了幾年,他修建的管道終于連通了整個村子,白花花的水汨汨而流,源源不斷,大家喜出望外,紛紛出錢購買。沒過多久,他的同伴就失業(yè)了,因為管道放出的水遠比挑水的費用低。就這樣,修建管道的那個年輕人每天不用工作,也有一份可觀的收入,而他的同伴卻不得不去別的地方繼續(xù)挑水掙錢。
原來,“一個人的眼界決定了他的未來,眼界寬者其成就必大,眼界窄者其作為必小。”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的人缺乏理想,不敢輕易冒險,結果只能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田”勉強度日;而有的人好高騖遠,不切實際,想要一蹴而就,結果四處碰壁,前途暗淡。其實,我們應該像修管道的年輕人那樣,首先樹立一個明確的目標,并朝著這個目標堅持不懈地奮斗;其次要為自己的夢想準備基金,人活著就得生活,就得工作,不能為了理想而餓肚子,因此,要學會迂回,一邊工作一邊賺取經(jīng)驗,等到了一定的程度,自然就會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勵志故事】相關文章:
勵志的故事 勵志名人故事04-02
經(jīng)典的培訓故事勵志故事11-30
經(jīng)典勵志故事02-07
勵志的故事11-04
勵志故事12-30
經(jīng)典勵志故事11-30
勵志的故事04-04
經(jīng)典的勵志故事04-04
經(jīng)典勵志的故事精選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