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鴻門宴課后練習(xí)題答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鴻門宴》課后練習(xí)題答案
今天xxx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鴻門宴》課后練習(xí)答案,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答案僅供參考。
1、下列詞語中加點詞的讀音有誤的一項是( )
A、鯫(zōu)生 美姬(jī) 饗(xiǎng)士卒 要(yāo)項伯
B、玉玦(qué) 瞋(chēng)目 目眥(cī)盡裂 孰與君少長(cháng)
C、戮(lù)力 刀俎(zǔ) 與臣有郤(xì) 按劍而跽(jì)
D、樊噲(kuài) 姓靳(jìn) 置車騎(jì) 奉卮(zhī)酒為壽
2、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叔父) 沛公起如廁(去,往) 竊為大王不取也(私下里)
B、乃令張良留謝(感謝) 其意常在沛公(神情,神態(tài)) 大王來何操(品德,品行)
C、若屬皆且為所虜(輩,群) 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責(zé)備) 亡去不義(逃跑)
D、度我至軍中(估計) 不勝杯杓(能承擔(dān),能承受) 孰與君少長(和……相比,哪一個……)
3、下列句中不含古今異義詞的一項 是( )
A、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
B、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
C、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
D、備他盜之出入于非常也
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
A、距關(guān),勿內(nèi)諸侯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令將軍與臣有郤 D、殺人如不能舉
5、下列句子與“為擊破沛公軍”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
A、得復(fù)見將軍于此 B、吾屬今為之虜矣
C、豎子不足與謀 D、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6、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按詞類活用現(xiàn)象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
(1)沛公軍霸上(2)范增數(shù)目項王(3)籍吏民,封府庫(4)刑人如恐不勝(5)素善留侯張良(6)項伯殺人,臣活之
(7)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8)沛公欲王關(guān)中 (9)交戟之衛(wèi)士欲止不內(nèi)(10)吾得兄事之
A、(1) (2)(3) (4) (8)/ (6) (7) (9)/ (5) /(10)
B、(1) (2)(3) (4) / (6) (7) (9)/ (5) /(8) (10)
C、(1) (2)(3) (4) / (6) (7) (8) (9)/ (5) (10)
D、(1) (2)(3) (4) /(5) / (6) (7) (9) (8) /(10)
7、下列句子中與“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中的“因”字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座 B、惠文、武、昭襄蒙故業(yè),因遺策
C、為山必因丘陵,為下必因川澤 D、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
8、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樊噲覆其盾于地 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
B、客何為者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C、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或師焉 ,或不焉
D、壽畢,請以劍舞 籍何以至此
【閱讀與鑒賞】
課內(nèi)閱讀
(一)
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guān)破秦,得復(fù)見將軍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表椡跫慈找蛄襞婀c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范增數(shù)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yīng)。范 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鼻f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表椡踉唬骸爸Z!表椙f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9、下列兩組句子中的“請”字和“舉”字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①請以劍舞 ③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诔颊埲,與之同命 ④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
A、①與②相同,③與④相同 B、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
C、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同? D、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不同
10、下列對本文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劉邦第二天帶領(lǐng)一百多人馬到達鴻門向謝罪項羽,認為自己不居功,兩人有了隔閡是因為小人從中作梗,討好項羽的同時還除了內(nèi)患,突出了劉邦老謀深算、隨機應(yīng)變的人物特點。
B、范增多次使眼色給項羽,舉起(他)所佩帶的玉玦向項羽示意多次目的是向項羽表明自己的忠心。
C、范增有遠見,認為如果不借此機會殺了劉邦,以后就會成為劉邦的階下囚了,但項羽卻為人心腸太軟,下不了手,所以就與項莊合謀要借舞劍殺了劉邦。
D、項伯也拔出劍舞起來,并常常用自己的身體,掩護劉邦,但項羽不加制止?梢钥闯鏊遣恢鲝垰⑺绖畹,反映項羽胸?zé)o城府、優(yōu)柔寡斷、剛愎自用。
11、以上文段主要運用了什么手法來塑造人物形象?請稍作分析。
(二)
于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 常在沛公也!眹堅唬骸按似纫!臣請入,與之同命!眹埣磶矶苋胲婇T。交戟之衛(wèi)士欲止不內(nèi),樊噲側(cè)其盾以撞,衛(wèi)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頭發(fā)上指,目眥盡裂。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表椡踉唬骸皦咽浚n之卮酒!眲t與斗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眲t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項王曰:“壯士!能復(fù)飲乎?”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官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xù)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項王未有以應(yīng),曰:“坐!狈畤垙牧甲
1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交戟之衛(wèi)士欲止不內(nèi)(內(nèi),通“納”。接納)
B、瞋目視項王(睜開眼睛)?
C、項王按劍而跽曰(長跪)?
D、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站在車右擔(dān)任警衛(wèi)的人)
13、比較下列兩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夙椡醢磩Χ赵 ②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
、鄢妓狼也槐,卮酒安足辭 ④若屬皆且為所虜
A、①與②相同,③與④相同 B、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
C、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同? D、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不同
14、下列句中加點詞的用法與“常以身翼蔽沛公”中“翼”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頭發(fā)上指 B、此亡秦之續(xù)耳
C、拔劍撞而破之? D、沛公今事有急
15、請翻譯劃線句子。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
16、在矛盾斗爭中刻畫人物是《史記》的藝術(shù)特點之一,請結(jié)合以上所選文段簡要概述人物之間的矛盾爭端,并說說反映了人物怎樣的性格特征。(不少于30字)
拓展閱讀
于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余人,直夜?jié)铣觯Y走。平明,漢軍乃覺之,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余人耳。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弊螅讼荽鬂芍,以故漢追及之。項王乃復(fù)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漢騎追者數(shù)千人。項王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余戰(zhàn),所當(dāng)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今日固決死,愿為諸君快戰(zhàn),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乃分其騎以為四隊,四向。漢軍圍之?dāng)?shù)重。項王謂其騎曰:“吾為公取彼一將!绷钏拿骝T馳下,期山東為三處。于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shù)里。與其騎會為三處。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復(fù)圍之。項王乃馳,復(fù)斬漢一都尉,殺數(shù)十百人,復(fù)聚其騎,亡其兩騎耳。乃謂其騎曰:“何如?”騎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艤①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王笑曰:“天之亡我 ,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dāng)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zhàn)。獨籍所殺漢軍數(shù)百人。項王身亦被十余創(chuàng),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表椡跄嗽唬骸拔崧劃h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頭,余騎相蹂踐爭項王,相殺者數(shù)十人。最其后,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得其一體。五人共會其體,皆是。故分其地為五:封呂馬童為中水侯,封王翳為杜衍侯,封楊喜為赤泉侯,封楊武為吳防侯,封呂勝為涅陽侯。
項王已死。楚地皆降漢,獨魯不下。漢乃引天下兵欲屠之;為其守禮義,為主死節(jié),乃持項王頭示魯,魯父兄乃降。始,楚懷王初封項籍為魯公,及其死,魯最后下,故以魯公禮葬項王谷城。漢王為發(fā)哀,泣之而去。
諸項氏枝屬,漢王皆不誅,乃封項伯為射陽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項氏,賜姓劉。
注:艤①:yǐ使船靠岸
《史記項羽本紀》
1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田父紿曰 哄騙,欺騙
B、愿為諸君快戰(zhàn) 痛痛快快地打一仗
C、期山東為三處? 期望,要求
D、漢軍皆披靡 驚潰散亂
18、下列句中無詞類活用的一項是( )
A.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
B.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
C.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
D.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
19、以下句子全都編為四組,全都表現(xiàn)項羽兵敗的原因的一組是( )
、倜允У,問一田父,田父紿曰 ②吾起兵至今八歲矣 ③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
、軡h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 ⑤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 ⑥馬童面之,指王翳曰
、吣俗载囟
A.①②⑤⑦ B.①③⑤⑥ C.②③⑤⑦ D.②④⑤⑥
20、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項羽垓下被圍,身陷絕境,一個原因就是輕信他人,他從來不相信有人會欺騙他,他的直率、粗獷的性格由此可見,遭遇讓人同情,但也可以看出他是一個自矜功伐之人。
B.作者安排了三個細節(jié)描寫:潰圍、斬將、刈旗。 盡顯項羽的聲威、力量,讓讀者看到了一個不可一世的英雄瞬間的光輝與悲壯。
C.文章扣住數(shù)字的變化寫項羽的日暮窮途,敵我懸殊,項羽必定死于此。但項羽有船也不過江,表明他此時還存僥幸的心理,認為“置之死地而后生”,必定可以扭轉(zhuǎn)局面。
D.在文中項羽反復(fù)說“天之亡我”表明他認輸而不服氣,明知必死,意猶不平。也反映他自負、自尊而不知自省、自責(zé)的性格特征。
【積累與運用】
21、《史記》是我國第一部______________,敘述了我國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到漢武帝約三千年左右的歷史,據(jù)作者______________說,全書有__________篇,表十篇,書八篇,__________篇,__________篇,共一百三十篇。《鴻門宴》就是節(jié)選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被魯迅評論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解釋成語:
、彭椙f舞劍,意在沛公:
、迫藶榈顿蓿覟轸~肉:
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金陵驛二首(選一)
文天祥
草合離宮轉(zhuǎn)夕暉,孤云飄泊復(fù)何依?
山河風(fēng)景元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
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
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23、前兩聯(lián)各運用了什么手法?都有什么作用?
24、后面兩聯(lián)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都表現(xiàn)了哪些內(nèi)容?
25、在下面橫線處填上恰當(dāng)?shù)恼Z句,組成前后對稱的整句。
坐下來,環(huán)視滿庭花草,靜靜地想:花和草長了一院子,可是,杜鵑、山茶、桂花、含笑、太陽花、向日葵、蘭花……沒有一種是跟別的花草相同的,它們都各有特色。看見梅花便可以嗅到早春的氣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桂花和紅葉便可捎來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鴻門宴》課后練習(xí)答案:
1、B(玦jué 瞋 chēn 眥zī 長zháng ) 2、B(謝:辭謝 意:目的 操:拿,持)3、C(A、河北,河南:古義為“黃河以北,黃河以南”,今義是指我國的兩個省;B、細說:在文章中的意思是“小人之言”,今義為“詳細地說”;D、非常:古義“意外的變故”,今義“不同尋常;十分,很”)4、D(A、距:通“拒”,內(nèi):通“納”; B、倍: 通“背”;C、郤:通“隙”)5、C(例句和C選項都是省略句,“為(吾)擊破沛公軍”,“豎子不足與(之)謀”; A、狀語后置句;B、被動句;D、判斷句) 6、A((1) (2)(3) (4) (8)都是名詞活用為動詞,(6) (7) (9)都為使動用法,(5)是形容詞活用作動詞,(10)是名詞作狀語)7、A(“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 中的“因”是介詞,“趁機”的意思;B、動詞,“沿襲”;C、介詞,“憑借”;D、副詞,“于是,就”)8 、C(都通“否”。A、“在”介詞, “對”介詞;B、“做”動詞,“為所”表被動;D、 “用”介詞,“憑”介詞)9、D(①“請允許我”謙詞②“請求”動詞③“舉起”動詞④“盡”副詞)10、B(范增多次使眼色給項羽,舉起(他)所佩帶的玉玦向項羽示意多次目的是暗示項王下決心殺劉邦)11、運用對比、烘托手法塑造人物,本段文字主要反映了主帥項羽和劉邦之間的矛盾,展現(xiàn)了項羽“自矜功罰”、做事優(yōu)柔寡斷,而劉邦老謀深算的對照鮮明的人物個性。(也可從謀士范增和張良,內(nèi)奸項伯和曹無傷的角度分析。)12、B (瞋目:怒目)13、D (①表修飾,可譯為“地”②表轉(zhuǎn)折,“卻”③ 副詞“尚且”④副詞,“將要”)14、A(都是名詞作狀語。B、動詞活用作名詞;C、使動用法;D、形容詞用作名詞)15、那秦王有虎狼一樣的心腸,殺人唯恐不能殺盡,懲罰人唯恐不能用盡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注意“夫”、“舉”、“刑”、“勝”)16、文段里主要揭示的是項羽和樊噲之間的尖銳矛盾。項羽對樊噲的越禮行為采取什么態(tài)度,這是矛盾的重心?坍嬃隧椨饍(yōu)柔寡斷、“不忍”的性格和樊噲在危急關(guān)頭不顧生死的勇敢精神,通過入帳后的種種有禮有節(jié)的行為的描寫,也說明他粗中有細。17、C (期:約定)18、B (A.亡:使動用法,使……滅亡;C.王:讓……稱王,名詞的使動用法;D.德:給……恩德,名作動)19、B 20、C (錯在 “表明他此時還存僥幸的心理,認為‘置之死地而后生’,必定可以扭轉(zhuǎn)局面。”項羽在最后已經(jīng)不抱任何希望,更不存僥幸的心理,只圖打個痛快仗,以確證“天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21、紀傳體通史 司馬遷 本紀12篇 世家30篇 列傳70篇 《項羽本紀》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2、(1)項莊席間舞劍,企圖刺殺劉邦。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2)刀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比喻生殺的權(quán)掌握在別人手里,自己處在被宰割的地位。23、首聯(lián)運用了象征手法,以孤云無依無靠暗含現(xiàn)時人民和國家的遭遇,頷聯(lián)以山河無依與“人民半已非”形成對比,突出人民的流離失所。24、頸聯(lián)化用了劉禹錫《烏衣巷》中的詩句,突出了人民的孤苦無依,尾聯(lián)又化用了“望帝啼鵑”的典故,表現(xiàn)作者為國獻身的志向。(作此題時可回顧姜夔的《揚州慢》的手法)25、參考:看見榴花便知是五月榴花照眼明;蒼松和臘梅象征了冬寒。(注意前面的提示語句和通感的修辭方法)
【《鴻門宴》課后練習(xí)題答案】相關(guān)文章:
鴻門宴課后練習(xí)題答案05-09
白楊課后題練習(xí)題及答案05-12
狼課后練習(xí)題及答案05-12
《臺階》課后練習(xí)題及答案05-12
《愛蓮說》的課后練習(xí)題及答案05-12
口技課后練習(xí)題及答案05-07
《社戲》課后練習(xí)題及答案05-08
彩虹課后練習(xí)題及答案01-31
計劃免疫課后精選練習(xí)題及答案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