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張煒的故事
1、能不憶……
對朋友們來說,描述張煒似乎漸漸有些難了,原因是他正越走越遠,漸漸成為一個背影。這說的不是友誼的距離,是在通向文學(xué)理想的道路上,他的腳步實在太快了。而大約就在二十多年前,大家還都是簇擁著,一起往前滾動的。至少,心勁是差不多的?墒乾F(xiàn)在,無論是作品的數(shù)量、質(zhì)量,還是愈益明朗的前路,都已是不可比較的。這樣說,沒有過分復(fù)雜的意思,僅僅是一種驚嘆。其實,最讓人難以預(yù)測的,應(yīng)該是張煒最終的目標。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涉及過這個話題,即張煒的文學(xué)理想究竟有多高?其內(nèi)心到底有多么豐富?我在這里還是要說,除了他自己,怕是不會有人能夠弄清楚這一點。
當然,這絲毫也不影響我們?nèi)缢话愕挠颜x。朋友中間有一個漸漸成為了榜樣,或者是一個參照,是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只要相互不存私心,它便始終會是清澈的,流動的。事業(yè)的成功與否,不是區(qū)別人格高下的標準,更不是衡量友情的指標。尤其是張煒,從來看重友誼,特別是同道中人,特別是有才情的人,最叫他珍惜,受他幫助的人多得不計其數(shù)。這其實與張煒對友誼的理解也有關(guān)。說到這里,便要提提他的長篇小說《能不憶蜀葵》。這是一部對友誼有著獨到思索、分析、辯難的書,字里行間充滿了對真摯友誼的渴望和愛護、被朋友誤解甚至詆毀的痛苦以及殘酷的自問,對于人性之惡的深度底線,做了可怕的探究。張煒自己稱這部作品為“藝術(shù)和友誼的悲悼”,又說:“它更是一部關(guān)于人性的奧秘之書,關(guān)于欲望及欲望的道路、它的無法終結(jié)的命運之書。”這一點都不錯。其實,張煒在書中所描繪的情形,現(xiàn)實生活中也不鮮見,就在最近,他還突然遭受了一位遠方“朋友”的攻擊,對方為了賺取某種青睞,不惜將話題政治化。我看得出,張煒對此并不多么憤怒,因為這對他的人格尊嚴沒有絲毫損害,他更多的倒是為對方的拙劣感到痛心,或者悲哀。這就好。還是老話說得對:“道不同,不相為謀也!庇械娜,甚至連“憶”也不值得一“憶”呢。
2、三十年如一日
寫張煒,總要想起一首詩——“祖先啊!我們的勇敢和執(zhí)著已在都市中漸漸褪色,所以我們拼命抓住你,這就是我們的故事。”也許這個概括于張煒并不十分貼切,但是下意識里有這樣一個意象,應(yīng)該有一定道理。至少,他確實一直抓住了什么東西,一直不撒手,否則,他哪會有那么大的定力和激情。這個東西是否可以叫土地?可以叫文化?或者叫人性?算了,還是讓張煒自己說吧。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發(fā)表處女作,至今整整三十年了。三十年來,張煒幾乎沒有一天不動筆,幾乎沒有完整休息過一個星期日。朋友間傳說他即便在蜜月里、在老岳父家里,也還一口氣寫出了好幾個短篇小說,這一點我絕對相信。因為我親眼見過他剛做完手術(shù)在醫(yī)院病床上修改《九月寓言》的樣子,當時我曾想,這人真是不要命了。我更想,單憑一點對文學(xué)的愛好,是做不到這樣的。事實證明,除了對文學(xué)的少見的癡迷以外,的確有著更讓他動心,更讓他割舍不掉的情愫在支撐著他的創(chuàng)作。這些年來,文學(xué)界發(fā)生了多少變化,不說“下海潮”,不說“各領(lǐng)風(fēng)騷三五天”,單說一個諾貝爾獎,就瘋魔了不少人的心性,致使其做出利令智昏之舉?蓮垷樣彩前幢粍樱圆蛔儜(yīng)萬變,不中潮流的毒,不中“泛欲望”“泛消費”的毒 ,也不中“諾毒”。這看似簡單,其實何嘗容易,在這個如他所說的“沙化”的年代,頑強地站成一個個體的“人”,大約比什么都難。
3、萬松浦:逃避或?qū)ひ?/p>
細細琢磨張煒,我意識到,在時刻保持著精神層面的鋒銳姿態(tài)的同時,他的肉體和心靈卻是在不斷地逃避既有的居所,尋找夢寐以求的家園。直截了當?shù)恼f,就是逃離城市回歸自然。好像再沒有誰比他更加敏感于城市的嘈雜了,幾乎從參加工作的第一天起,他就為爭取一處能夠安心寫作的靜地孜孜不倦地四處尋覓著;好像也沒有誰比他更加厭惡城市的呆板和污染了,這些年,只要有條件,他就會在城郊大山里面呆上許久,那些近乎神秘的老屋仿佛只有他能尋得到。飲食粗糙、居住簡陋嗎?不要緊,只要是山清水秀、鳥語花香,足夠了。于是我們看到,他一路向東,一片深山接一片深山,一處老屋接一處老屋,最終尋到了理想之處,在海岸林中,筑起了“沉著安靜、風(fēng)清樹綠”的萬松浦書院。
這當然是一處可以靜心寫作的好地處,更重要的是,它與大自然挨得那么近;蛘邞(yīng)該說,人與自然已融為一體?纯磸垷橁P(guān)于書院里那些小動物的描寫吧,那簡直是近乎通靈的絮語。張煒對動物的熱愛和理解我深有體會,在我們一起生活的城市里,每次爬山,他總會時常停下步,柔聲叨叨幾句什么,這時候,不用看,一定是剛剛有什么鳥飛過或是有什么蟲子躲起來了。而在萬松浦書院,動物都已不再躲人了,它們和人相處得正好。詩意地棲居,有尊嚴的活著并創(chuàng)造著,張煒終于接近了自己的理想。他說:“簡樸的生活并不等于簡陋的生活,更不等于難以為繼的尷尬,不是無米之炊。簡樸生活是一種自由,一種浪漫,一種心安理得和一種和諧自如!
天哪,有此日月,更復(fù)何求?就等寫出更好的故事來了。
【張煒的故事】相關(guān)文章:
社會實踐報告范文:張銘煒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05-10
李德煒耍出來的成功名人故事05-10
張伯宏創(chuàng)業(yè)故事05-11
張忠謀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05-12
張嘉佳睡前故事經(jīng)典語錄-張嘉佳睡前故事中的語錄04-03
一張相片的故事作文05-19
一張紙的故事作文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