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埕的吃
村鎮(zhèn)中心街市老長亭南廊正中,有兩個著名的鄉(xiāng)村漢子開的一個蝦袋攤子。兩人各執(zhí)一把長勺,勺子末端是個扁圓。炸蝦袋時,先在這個扁圓印里裝上拌了香蔥粒的番薯粉,再在面上放幾條剛出海的蝦子,往淡黃透明的鍋油里一放,白泡泡好一陣翻騰,由大變小,整個圓圓的餅子就金黃金黃的,泛著光。
吃的時候,燙嘴,又咸香又辣。蝦是脆的,肉里有汁,有陽光和海水的味道。番薯粉餅外層焦香,里面嫩滑,有蔥的清香。藏在蔥里的`粉芽兒可以放在舌尖上把玩,韌韌的,會嘗出一種糧食最里層的甘甜味。滿嘴都是油。這在三十多年前,是不甘心一下擦掉的。
方亭西頭南面席地放了幾個紅身粗腰的火炭爐,爐子上放了幾個洗得泛白的蒸籠。蓋子一掀開,升騰著的云霧里會變出一排切成一片片的粉白芋頭,另一個籠子里則有一些海里新出的花螺、月螺。幾個小孩子各盡早上或是幾天來從爺爺奶奶那里要來的零錢,買上這幾樣,輪番醮上紅紅辣辣咸咸的小碟配料,小嘴兒就會象小鯉魚嘴一樣,張開來直吹氣兒,又忙不迭地一手捂住自己的碟子,一手伸得老遠去搶別人剛出鍋上碟的東西,茸茸的腦門上盡是汗珠都顧不上袖子擦上一擦。
對面看攤子的是個高大的大伯。高高的竹架子上排了好幾個廣口玻璃瓶。瓶子里的五香花生一分錢八顆。五分錢一小酒杯。吃的時候,也是一顆顆地放到嘴里,皮是皮的味,肉是肉的味,兩個豆瓣的味道都分得清。只是沒有象廣州河涌碼頭的老式賣貨人那樣,一聲聲高呼“南乳玉,南乳玉啰誒?貝筵艫娜私簿克刮模?骷銥湫『⑿』鋃冀材襯車暮⒆幼釧刮摹?
最有趣是大店鋪門外東墻的餃子攤。不知道為什么,總圍著白帆布,可能是太好吃了。小時候,放學(xué)經(jīng)過,總要故意拐過去靠近一下。冬天從攤子里飄出來的熱氣又暖又香,有用蔥蒜文火炸焦了再加魚露或是什么那時想起來最好味道的東西的香氣。我是真真實實地吃過的。一個人在里面帆布圍著,咬一口是一口的味,不擔(dān)心被小伙伴看到,不擔(dān)心被人說吃這么貴的好東西。只是因為僅有的一次獨享,總讓我想起那時剛學(xué)的一句人俗語,叫:盲子吃餃,心中有數(shù)。我不是盲子,但你要是早幾年問我,我真記得每一個餃子的好味道。
【大埕的吃】相關(guān)文章:
8.吃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