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
我們經(jīng)過了許多年的辛苦學習,終于圓了大學夢,大學生活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全新的體驗,是我們離開父母,走向獨立的第一步,然而剛剛脫離父母羽翼保護的我們面對陌生的大學校園,難免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
那么在各種壓力,各種問題,或困難下,我們應該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呢?
樹立正確的三觀:即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心理問題,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問題在心理方面的反映。心理問題的解決,從根本上講要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前提。
世界觀
是指處在什么樣的位置、用什么樣的時間段的眼光去看待與分析事物,它是人對事物的判斷的反應。
人生觀
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對于人生目的和意義的根本看法,它決定著人們實踐活動的目標、人生道路的方向,也決定著人們行為選擇的價值取向和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人生觀是世界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價值觀
是基于人的一定思維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認知、理解、判斷或抉擇,也就是人認定事物、辯定是非的一種思維或價值取向
掌握應對心理問題的科學方法:遇事不能過于激動以致極端性的處理問題,要用正確的,科學的方法來處理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如意的事情,這樣便不會使心理受到不必要的打擊和傷害。
合理調(diào)控情緒:遇到一些讓自己激動的人或事時,要試著調(diào)節(jié)自己,保持平和的內(nèi)心。遇到讓自己憤怒的事情時,可以適當?shù)陌l(fā)泄,不能憋在心里,但也不能隨意發(fā)泄,這樣只會給自己造成心理壓力和一些不必要的損失與麻煩。
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增加個人交際:增進與他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使心理得到健康的發(fā)展。
多與他人溝通:不論是開心的,或是憂傷的事情,如果有學習或是工作上的問題可以和老師、導員溝通,平時也可以和朋友,父母談談生活上的問題,只有多多溝通,心理才不會造成壓抑。
敢于積極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想法:有了自己的想法能夠說出來,不能憋在心里否則就會“生病”。那些很愛說話的人通常心情會很好,而沉默寡言的人心情就會比較壓抑。當然這有性格的問題,但也與是否敢于表達也有很大關系。
擁有一顆健康樂觀的心:這一點是任何人都應該擁有的。面對困難能夠迎難而上,不懼任何的逆境和困難,不斷鍛煉自我提升自我才能夠應對一切。
對生活永遠有渴望,保持對生活的激情:生活是美好的,作為大學生應該熱愛生活,對生活抱有希望。善待他人,互相幫助。這樣才是一個大學生應該有的表現(xiàn),也是心理健康的一個體現(xiàn)。
一、判斷大學生心理是否健康的標準
。ㄒ唬┠鼙3謱W習較濃的興趣和求知欲望?梢哉f大學生的智商智力都比較優(yōu)秀,而且學習就是大學生的“工作”,心理健康的學生樂于學習,能從學習中體驗到快樂和滿足,當解決一道難題或取得了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時,就會感到自己的價值所在。
。ǘ┠鼙3终_的自我意識,接納自我。一個心理健康的大學生能客觀評價自我,自信樂觀,對自我有價值感,可以接納自己的一切,哪怕是無法彌補的缺欠也能坦然接受,這方面就是健康的。
(三)能協(xié)調(diào)和控制情緒,保持良好的心境。心理健康的學生愉快、開朗、樂觀,對生活和未來充滿希望。雖然也會有情緒波動,但一般不會持久,不會失控。
。ㄋ模┠鼙3趾椭C的人際關系,樂于交往。大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基礎上,還要完成人際交往的社會功能任務。心理健康的學生社會功能應該是完好的,能用尊重、信任、友愛、寬容、理解的態(tài)度與人相處,樂于交往,能分享、接受、給與愛和友誼,樂于助人。
。ㄎ澹┠鼙3滞暾y(tǒng)一的人格品質(zhì)。心理健康的學生具有積極進取的人生觀,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并能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標和行為統(tǒng)一起來,不至于衰竭。
。┠鼙3至己玫沫h(huán)境適應能力。心理健康的學生能和社會保持良好的接觸,使個人行為符合社會的要求。
。ㄆ撸┬睦硇袨榉夏挲g特征。心理健康的學生,他的情感、認知、言行、舉止都應符合他所處的年齡段,過于老誠、過于幼稚、過于依賴都是不健康的表現(xiàn)。
二、大學生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徑和內(nèi)容
(一)
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也是保持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人之所以是萬物之靈,是因為人類有豐富的主觀世界,而它的核心,就是一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現(xiàn)在的大學生人群中有一種觀點,大學不逃課不叫上大學,公開主張?zhí)诱n,考試作弊不以為然,泡網(wǎng)吧、穿奇裝異服是有個性,面對這些形形色色的人生價值觀,需要做出自己的選擇。當代大學生滿懷激情,富于理想,勇于追求美好事物,迫切想了解社會生活中的種種現(xiàn)象,并找到解決的答案,也想了解人生的意義及應當怎樣度過人生,因此,常常對社會、對國家、對自己進行種種美妙的設計。但是因為我們的激情尚不穩(wěn)定,感情強烈而脆弱,知識經(jīng)驗積累不足,在認識上常常具有很大的主觀性、片面性和膚淺性,往往求得在想像中的心理滿足或者錯誤和片面的選擇來對待理想和現(xiàn)實。所以我們應調(diào)節(jié)自己,使關注自我與關注社會發(fā)展之間達成一種平衡,而不脫離社會實際和社會責任,而單純地沉溺于對自己對未來的自我設計之中。同時,要注意緩解由于不滿現(xiàn)實引起的過度焦慮、無助等不良情緒反應,以及因此產(chǎn)生的不良行為,避免他們對社會產(chǎn)生敵意,甚至厭世等不良的態(tài)度和行為。
(二)
制定切合自身實際的發(fā)展期望
人生活在同一個時代,同一所學校,但由于個人的理想追求期望不同,所走的道路也不同。
我們要將思想政治教育跟就業(yè)設計和專業(yè)規(guī)劃指導結(jié)合起來,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結(jié)合個人的興趣愛好,制定出明確的、分階段的、可操作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奮斗目標,感受生活的樂趣,培養(yǎng)良好的心態(tài)。
(三)
提高抗挫折能力,掌握克服挫折的方法
我們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經(jīng)受失敗和挫折是經(jīng)常的事,但是對失敗、挫折的感受不同,實質(zhì)上是我們的心理反應不同。例如,一個人上街被偷了錢包,這是客觀事實,但是人們對丟錢包這個事的感受卻可能不一樣,可能對此泰然處之,也可能感到格格不納。心理挫折實際上是一種感受,不是客觀存在,我們可以通過心理的調(diào)整加以解決,對于無法改變的事情要學會接受,勇于承擔,并能從這些經(jīng)歷中得到經(jīng)驗與教訓。我們可以深入社會實踐,從中接受鍛煉,磨練意志,正確對待挫折,面對困境積極尋求解脫并總結(jié)教訓,對自己的情緒進行把握與調(diào)節(jié),豁達大度、遇事冷靜,常能做到自我正確的安慰,能合情合理地對待自己的各種需要,培養(yǎng)對挫折的承受力。
(四)
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
進大學后,部分同學為了保住自己的優(yōu)勢,除了學習自己的專業(yè)課,還自學一些社會急需的課程,再加上輔修專業(yè)的學習,英語過級考試的重壓,他們處于超負荷的運轉(zhuǎn)中,長期處于緊張的狀態(tài),壓力很大,導致學習效果不佳。而部分學生則感到考入大學“如釋重負”,認為船已靠近碼頭,因而即使感受到競爭的危機、就業(yè)的壓力,也提不起真正努力學習的勁頭,這些都是不對的。
在我國,學習、讀書向來被賦予很高的價值,學習常被視為一種提高自己實力、改變現(xiàn)狀、為將來的職業(yè)做準備的重要手段,而且,在學校這個群體中,學生的學習成績是與其在同學中的地位和印象緊密聯(lián)系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對學業(yè)的關注是與對自我關注緊密聯(lián)系的。因此,我們應客觀地認識評價自己,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根據(jù)客觀現(xiàn)實條件來調(diào)整個人需要和心理期望,避免由于自己的期望過高或過低造成心理上的焦慮不安或松懈情緒。如果學業(yè)出現(xiàn)問題,不能陷入焦慮,要積極調(diào)節(jié)自己,思考導致問題的原因,并改正自己。自己難以解決時,要及時向老師或?qū)T求助,不能自暴自棄或自怨自艾。制定符合自身情況的學習目標,不要有過強的好勝心,不要給自己制定無法完成的目標,以至于平添壓力。
(五)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圈
針對大學生活人際交往中的不良心理和情緒,要以良好的心理態(tài)勢去面對新的人際交往和復雜的人際環(huán)境。而且,要了解一些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方法和技巧,加強人際交往的品德修養(yǎng),在人際交往中應學會信任、尊重、寬容,以誠相待,培養(yǎng)積極的人際交往心理,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系。性格特別內(nèi)向、不善交際的同學,要增強自己的自信心,學會與他人溝通,不能畏懼與他人接觸。
【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相關文章:
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05-11
當代大學生勵志語錄05-11
論當代大學生的勵志04-04
當代大學生勵志故事04-01
當代大學生勵志名言04-08
當代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05-09
當代大學生勵志名言名句04-08
當代大學生英語自我介紹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