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拜年為題的文章
我們臨朐老家有個習慣,除夕之夜,吃完餃子就開始拜年。大約十二點過后,村里的鑼鼓隊就開始滿村子里轉,走到誰家的門口,誰家就開始放鞭炮。鞭炮聲一過,家庭主婦們就開始忙不迭地下餃子。
小時候,吃過餃子,我就和兄弟們一起出去拜年。臨出門前,母親總是拽住我們絮叨一遍,本家的爺爺奶奶、叔叔大爺那是必須要去的,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誰家該去,怎樣稱呼,誰家不該去等等,都要一一地交代一通。
在這漆黑的大年夜里,我們兄弟5人帶著手電,沿著狹窄不平的村路,深一腳淺一腳地挨家挨戶拜年。
當然,這年也不是白拜的.。到了長輩那里,喊完稱呼,并帶上“過年好”之后,他們就順便把手伸進放在床頭的笸籮里,摸摸索索地掏出一兩塊糖。我那時年少不懂事,總覺得拿到糖后,年就拜完了。可大哥們還在那里說這說那,什么“起得早不早啊”、“晚上睡覺了沒有啊”,我便有些不耐煩地催促。這時,哥哥們便借機說:“我們剛出來一會兒,還得再到其他家里去拜年!蔽耶敃r就在心里琢磨,分明出來老半天了,哥哥們怎么到誰家都說剛出來一會兒呢?
好像那時五六歲的我主要是沖著糖塊而去拜年的?梢驗榇謇锏暮⒆觽兌,叔叔嬸嬸們怕買的那三兩斤糖塊不夠分的,大方不起來。他們于是就想出了別的辦法,對那些稍大的孩子,尤其是那些會抽煙的,遞過一支煙應酬,同時也就省下了一塊糖。每每此時,我就沾沾自喜,“哼,我又比你們多得了一塊糖!”有時候,來到那些關系比較近的親戚家里,還會有額外多得幾塊糖,這時,我也是非常自覺地少拿兩塊。見此情景,親戚便一把將我拉到身邊說:“這孩子太懂事了,大的不給也就算了,小五必須多給點。”條件更好一些的親戚,還會有更稀罕的東西給我,比如說蘋果等。最喜出望外的當然是親戚給我個三毛兩毛的壓歲錢。這個錢我是絕不會跟糖塊放在一起的,要認真地折好,放在最貼心的衣兜里。因為這太了不起了,三毛錢就能買30塊糖。
拜完年回到家里,天已經(jīng)亮了起來。我們會迫不及待地將要到的錢、糖、花生等一股腦地掏出來,放在床上數(shù)一數(shù),看看誰要到的糖最多。此時,母親會笑嘻嘻地摸著我的頭夸獎幾句,然后接著說:“糖都拿過來,我替你們保管著!蔽覀冇谑呛茏杂X地把糖交給母親。
父母親接下來會出去給比他們更年長的老人拜年。這時,我就會再次跟母親拜年去。盡管有些親戚早已經(jīng)給過糖了,但是他們還會再給我一次,雖然數(shù)量上少了一些,但我也感到十分的滿足。有的孩子也像我一樣,跟著老人,再來我家拜年時,母親就會把我們要回來的糖再次分給他們。每當這時,我就會十分的心疼。
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那個年代的拜年有些辛酸,但也有很多快樂難以忘卻。每每想起它,心里總是甜絲絲的。那是銘刻在我心靈深處的一段美好記憶!
【難忘的拜年為題的文章】相關文章:
1.日歷為題的文章
3.以友情為題的文章
4.以快樂為題的文章
6.以心情為題的文章
7.以凄涼為題的文章
8.以童話為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