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安靜才是韌性的智慧隨筆
夏季來了,天氣愈來愈熱,難以讓人安靜下來。固然,不平靜總是有理由的:城市的喧囂,街道的擁堵,人聲的鼎沸等等。日子有些難挨,欲專而心不靜,欲通而不能靜思,欲安不能靜居,欲熟不能靜默。而靜的擁有者,總是不習(xí)慣于拿理由來為自己作辯解?瓷先ィ瞬徽f話,不出聲音,既不是太聰明,又不是太傻,這種介于聰明與傻之間的狀態(tài),確乎有種難得的糊涂。
“難得糊涂”在我們這個國度里,可以說是一種為官之道,也可以說是一種處世哲學(xué)。這四個字是鄭板橋當(dāng)年在山東萊州的云峰山觀碑時寫的。他先是題寫了“難得糊涂”四個字,落款用了“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的方印。接著又補寫了“聰明難,糊涂尤難,由聰明轉(zhuǎn)入糊涂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dāng)下安心,非圖后來福報也”。
在我看來,那畢竟是“康乾”年間鄭板橋體味出來的話,當(dāng)今生活中的誘惑是越來越多,很多人之所以愿意承襲“難得糊涂”的方式,可能是作為一種樂趣,遇事不那么較真罷了。事實上,真正愿意接受這種生活方式的人為數(shù)不多,也不會有很多。這個哲學(xué)在國人的血液里,是不是跟“四書五經(jīng)”、“中庸之道”一樣,非得到了一定的年限、一定的階段方才覺悟出來?若說,“難得糊涂”永遠是國人生存的一件法寶,那么,“難得安靜”則是現(xiàn)下人追求的一種境界。
先從難得安靜的“靜”字拆開來看,“靜”字從青,從爭,青亦聲,“青”意為“藍色”,“爭”指兩人搶奪一件物品!扒唷迸c“爭”聯(lián)合起來表示讓他們?nèi)寠Z天藍色,而自己揚起頭來去看天空的天藍色了!办o”之本義:松開爭奪的手去看天藍色。這是對靜的釋義,由此可見,一個人追求“靜”的境界已經(jīng)是難能可貴的了。
眼下,正是“打老虎、拍蒼蠅”的時候,打到的拍到的不消說了,那些個沒有打到拍到的,天氣這么熱,心里能“靜”得下來嗎?!惶惶不可終日的滋味不好享用吧!本來,古人有訓(xùn):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fù)何及!
悲守窮廬,將復(fù)何及?歷史殘年,道不完的曉風(fēng)冷月;未來歲月,訴不盡的晨雨霧濃,一則古訓(xùn),品煮百年;一卷佛語,墨守千年。有的人心若止水,不會表達感情。往往用冷漠的外表,掩飾內(nèi)心的火熱;有的人,常常用臉上的笑容,偽裝心里的'疼痛。明明很在乎,卻裝成無所謂;明明很想念,卻從不會主動。理智,壓抑了情感;矜持,戰(zhàn)勝了沖動。再多的話,都在嘴里憋著;再深的情,全在心里藏著。其實,只要安靜下來,你會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笑的人,才需要人疼;總是沉默的心,更需要人懂。顧此失彼的時空對立觀念,是愚人們的永遠借口。
難得安靜,靜出智慧。有則故事,說一位巨商遇到亂世,將所有積蓄存放在一把折傘之中,外出躲避。路上,不小心將傘丟失。后來,巨商用了兩年時間,找回了這把折傘。他的無言等待,是靜之后的智慧。在突如其來的事件面前,巨商能夠沉著應(yīng)對,從而化險為夷。對人生而言,學(xué)會靜,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它會讓你懂得,一旦面前出現(xiàn)驚濤駭浪、烏云籠罩,焦慮、苦惱非但于事無補;有時,還會使事情變得更糟,而恰如其分的靜,能夠讓你穩(wěn)住陣腳、挽回?fù)p失。
讀完這則故事的時候,我讓我的思想隨之靜了下來。在我們身邊,有許多人,工作時,說家庭影響了事業(yè);在家時,說事業(yè)耽誤了親情;這是不是無稽之談?!人這一生,父母,老婆,孩子,朋友,上司,眾生都要照顧好,這是一種智慧和力量。誰還不是一邊受傷,一邊學(xué)著堅強?!生活中,還是靜一點好,哪怕每天生出一段很短的時間,也應(yīng)該靜上一靜。因為今生,最美的人和事都在前面的路口等你。
寫到此處,有朋友在群中,發(fā)了這么一則信息:天氣實在是太熱了,推薦三個解暑良方:第一,想想你喜歡的人,心涼半截!第二,想想自己的年收入,心涼大半截!第三,想想自己的銀行存款,心拔涼拔涼地了。然后,這位朋友風(fēng)趣的加上了幾個調(diào)皮的笑臉,接著補充:現(xiàn)在你還熱么!
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是有使命的。熱的時候需要冷靜一下,真正擁有安靜,委實是難得的,哪怕只有片刻,也不至于行而無章,言而無信。有人說,人的心理是雙性戀人群,只有靜下心來,品讀人生、對待世界,才能領(lǐng)會到安靜的益處;飽經(jīng)滄桑和憂患,閱盡人間百態(tài),不管風(fēng)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這種安靜確乎難得。
靜,是一種氣質(zhì),一種修養(yǎng),一種境界,也是東方智慧之一。我國古人對此多有經(jīng)典闡述。末了,再次引用文字開頭的那段話:“夫君子之行,靜以養(yǎng)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至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xué)也!边@是諸葛亮一生的體會。今天讀來,還是那么發(fā)人深省。
【唯有安靜才是韌性的智慧隨筆】相關(guān)文章:
1.安靜的冬季的隨筆
3.獨處安靜早晨隨筆
6.智慧散文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