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综合网站|精品国产自在免费观看|日本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在线日韩在线尤物

<blockquote id="2t14e"></blockquote>
<ul id="2t14e"></ul>
  • <blockquote id="2t14e"></blockquote>

    1. 電氣火災防范專項整治方案

      時間:2022-12-09 19:02:38 災害防范知識 我要投稿

      電氣火災防范專項整治方案

        對電氣火災防范的工作做出全面良好的評判報告,有利于的電氣火災防范的順利完成。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電氣火災防范工作報告,供大家參閱!

      電氣火災防范專項整治方案

        第三季度火災防范工作研判情況的報告

        臺州市公安消防支隊:

        根據總隊《關于印發(fā)〈浙江省公安消防總隊火災防范工作研判制度〉的通知》(浙公消〔2015〕66號)和支隊《關于印發(fā)〈臺州市公安消防支隊火災防范工作研判制度〉的通知》(浙公消〔2015〕41號)要求,我大隊對臨海市2016年第三季度火災形勢和消防監(jiān)督執(zhí)法等情況進行了科學全面地研判,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火災數據研判

        (一)火災基本情況。2016年7月至9月,臨海共發(fā)生火災38起,死亡0人,受傷0人;去年同期火災起數為161起,火災下降幅度76.40%,火災起數大幅度下降。

        (二)火災發(fā)生月度分布情況。臨海市38起火災中,發(fā)生在7月份25起,8月份9起,9月份4起,總體來說,消防安全形勢持續(xù)向好,尤其是G20杭州峰會消防安保期間,落實特殊時期消防管控措施,火災防控成效明顯。

        (三)火災發(fā)生區(qū)域分布情況。火災主要集中在古城、杜橋、大洋、江南等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無發(fā)生社會影響較大和亡人火災事故,全市各地火災均有大幅度大降。

        (四)起火原因情況。從起火原因分析,發(fā)生電氣火災19起,生活用火不慎類火災7起,這兩類占了全部火災起數的68.42%。發(fā)生電氣火災的主要原因主要是電氣線路短路、超負荷、接觸不良及用電設備故障等。此外,發(fā)生違反安全操作規(guī)程火災3起,占了全部火災起數的7.9%,主要為電氣焊違章作業(yè),調查發(fā)現現場未進行動火審批,未排除火災爆炸危險性,未落實人員現場監(jiān)護及放置滅火器材。

        (五)火災調查中發(fā)現的突出問題。大部分火災發(fā)生的場所往往消防設施配置不足、火災隱患十分突出,企業(yè)(場所)缺乏員工消防安全崗前培訓和組織滅火疏散演練,導致初起火災撲救成功率不高,造成蔓延擴大,小火釀成大災。

        (六)工作建議及對策措施。一是加強居住出租房屋、合用場所整治,鞏固整治成效;二是總結提煉G20安保期間好的經驗、做法,形成長效機制;三是加大火災“兩類責任”的追責力度,落實主體責任和監(jiān)管責任;四是擴大消防宣傳覆蓋的范圍,組織消防教育館免費對外培訓。

        二、消防監(jiān)督執(zhí)法情況研判

        (一)消防監(jiān)督實力。大隊共有消防監(jiān)督人員6名,消防民警118名,協助執(zhí)法文員9名。消防工作任務繁重,除監(jiān)督檢查之外,還要承擔較重的社會化消防工作,人少事多矛盾仍十分突出,派出所民警消防監(jiān)督檢查工作任務較重。

        (二)消防監(jiān)督檢查情況。臨海市共檢查社會單位1729家,發(fā)現火災隱患3590處,整改火災隱患3593處,處罰單位96家,臨時查封28家,責令停產停業(yè)17家,拘留34人。

        (三)百日攻堅專項整治。截至9月30日,全市動員發(fā)動排查整治人員7500余人,發(fā)動群眾參與整治45000余人,全市共排查居住出租房屋23225家,其中10人以上居住出租房屋3197家,共排查合用場所2941家,經我市組織自查驗收基本符合整治標準。“群防群治”在此次居住出租房屋起到關鍵作用。

        (四)消防行政許可及備案抽查情況。臨海市受理消防設計審核項目14個,辦結14個;消防驗收項目10個,辦結10個;消防設計備案項目16個,辦結16個;竣工驗收消防備案項目14個,辦結14個;投入營業(yè)使用前消防安全檢查22個,辦結22個。

        (五)工作建議及對策措施。做好消防安全百日攻堅專項行動暨居住出租房、合用場所消防安全整治的收尾工作,組織綜合檢查和暗訪督導,確保整治成效;開展杜橋鎮(zhèn)眼鏡行業(yè)區(qū)域性火災隱患整治的驗收檢查,確保摘牌銷案;督促行業(yè)主管部門按照“管行業(yè)必須管安全”要求,對學校、醫(yī)院、賓館飯店、商場市場、社會福利機構、公共娛樂場所等人員密集場所、寺廟、紫陽街歷史文化名街、文物建筑、易燃易爆場所、建筑工程施工工地等集中開展消防安全隱患排查整治。

        三、社會消防安全管理情況研判

        (一)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戶籍化”管理情況。臨海市共有消防安全重點單位206家,全部完成“戶籍化”系統(tǒng)建檔工作,第三季度臨海市重點單位人員備案率100%、維保備案率98.06%、評估備案率97.57%。

        (二)消防安全專項檢查、整治情況。今年三季度,臨海市聚集G20安保開展九項專項整治(居住出租房及合用場所、社會福利機構、人員密集場所、易燃易爆危險品場所、城市商業(yè)綜合體、高層地下建筑等6類場所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嚴厲打擊消防控制室違法行為,全面加強電氣火災和電動車2類火災防范工作);進一步加強消防安全百日攻堅專項整治行動推進出租房屋、合用場所專項整治。

        (三)火災隱患舉報投訴查處情況。臨海市火災隱患舉報投訴中心三季度受理火災隱患舉報6件,查處屬實3件,占查處總數的50%。群眾舉報投訴的途徑主要通過“96119”火災隱患舉報熱線和“12345”市長熱線反映問題。

        (四)工作建議及對策措施。進一步推進“戶籍化”工作,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及時做好相關數據的錄入和更新工作。以公眾聚集場所為重點,進一步強化監(jiān)督檢查,加強消防動態(tài)監(jiān)督管理。督促重大火災隱患單位落實隱患整改和火災防范措施,強化重大節(jié)日、重大活動和重要時期的消防安全保衛(wèi),深入開展火災隱患排查及各類專項治理工作,切實消除火災隱患。

        四、建設工程消防審批情況研判

        (一)建設工程審核、驗收、備案抽查情況。臨海市受理消防設計審核項目14個,辦結14個;消防驗收項目10個,辦結10個;消防設計備案項目16個,辦結16個;竣工驗收消防備案項目14個,辦結14個。

        (二)符合消防安全重點單位要求的建設工程情況。第三季度,臨海市辦理的建設工程審核、驗收、備案抽查、投入營業(yè)使用前消防安全檢查等項目中,符合消防安全重點單位要求的建設工程為3家。

        (三)被舉報投訴建設工程情況。臨海市三季度無被舉報投訴建設工程。

        (四)工作建議及對策措施。在建設工程消防監(jiān)督管理中,要嚴格按照國家有關防火設計規(guī)范的要求,堅持細之又細,必要時關口前移,確保督促設計單位的設計責任、施工單位的.施工責任、建設單位的組織責任以及圖紙審查機構的審查責任、監(jiān)理單位的監(jiān)理責任落到實處。

        五、消防宣傳情況分析研判

        (一)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基地建設、運行情況。江南中心消防站教育館和杜橋鎮(zhèn)消防安全教育館免費對外開放,各鎮(zhèn)(街)消防教育點也免費對外開展培訓。第三季度,全市共利用基地開展消防教育805課時,培訓各類人員16532余人(次),開展消防演練352場(次)。

        (二)媒體、宣傳陣地消防宣傳情況。大隊在臨海廣播電臺開設了消防專欄,每月一期向群眾及時公告消防工作、曝光隱患及消防安全常識等內容。大隊借助移動互聯網消防信息服務平臺,積極發(fā)動目標人群關注“臨海市消防大隊”微博、臺州臨海大隊微信。目前,大隊微信粉絲達15355人,每日發(fā)布消防工作動態(tài)、消防常識。

        (三)工作建議及對策措施。進一步加大常態(tài)化的消防宣傳教育培訓,強化重點單位“四個能力”建設。加強與新聞媒體的溝通協調,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各類渠道,圍繞今冬明春火災防控主題,建立專欄,設立曝光臺,加大正反兩方面的宣傳報道,推廣典型經驗,曝光重大隱患,“引導”和“打擊”并重,營造濃厚的宣傳攻勢。

        全市宗教活動場所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方案

        各市(區(qū))民宗局,泰州醫(yī)藥高新區(qū)黨工委宣傳部,各市級宗教團體和市直宗教活動場所:

        為切實做好宗教活動場所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預防和遏制電氣火災特重大事故發(fā)生,確保宗教活動場所人員安全、財產安全,維護宗教領域和諧穩(wěn)定,根據《江蘇省安全生產委員會關于印發(fā)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蘇安〔2017〕14號)和市安委會《關于印發(fā)<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泰安委〔2017〕20號)要求,經研究決定,從即日起至2020年4月30日,在全市宗教活動場所開展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標

        在全市宗教活動場所全面開展排查整治,重點查找發(fā)現電器產品生產質量、建設工程電氣設計施工、電器產品及其線路使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隱患和問題,嚴格禁止采購、安裝、使用各種假冒偽劣電器產品,有效整治宗教活動場所電氣使用維護中的違章違規(guī)行為,廣泛宣傳安全用電和逃生自救常識,力爭通過近三年時間的綜合治理,實現全市宗教活動場所使用的各種電器產品質量明顯提升、建設工程電氣設計和施工質量明顯提升、電氣使用維護安全水平明顯提升,宗教教職人員和信教群眾電氣火災防范意識和防范能力顯著提高,電氣火災事故顯著減少。

        二、治理重點

        (一)全面開展電器產品購買使用綜合治理。指導宗教活動場所在采購電器產品中應當認真查看生產企業(yè)資質,嚴禁采購使用無證產品、套牌、貼牌假冒偽劣產品,杜絕采購無廠名、廠址等來源不明和不合格商品,依法對發(fā)現的違法違規(guī)企業(yè)和不合格電器產品進行舉報,共同營造良好的市場環(huán)境。

        (二)全面開展建設工程電氣綜合治理。積極協助有關部門加強對新建、改擴建的宗教活動場所建設工程電氣設計質量的監(jiān)管,規(guī)范建設工程電氣設計,嚴格執(zhí)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和電氣工程設計質量終身負責制;落實電氣工程施工質量責任制,嚴格電器產品及其線路施工檢查驗收。指導宗教活動場所嚴密防范施工單位不按設計圖紙施工、偷工減料、使用劣質電線及質量不合格電器產品等問題和隱患;嚴禁質量不合格電器產品在工程上使用和安裝;嚴查施工不規(guī)范造成電線絕緣層損壞、電纜井(溝)封堵不嚴密等隱患問題。

        (三)全面開展電器產品使用管理綜合治理。指導宗教活動場所建立電氣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機制,定期開展自查排查和整改落實工作,及時整改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落實等問題;認真排查各教場所電氣線路敷設不規(guī)范、用電負荷超額、電源插座數量不足以及未設短路保護裝置、私拉亂接電線、使用無證、“三無”電器產品等問題,是否按照規(guī)定配備專業(yè)電工、定期檢測電氣線路和設備問題;推動落實電氣系統(tǒng)定期維護保養(yǎng)及檢測,提高場所發(fā)現和消除電氣安全隱患能力。

        三、治理時間和步驟

        2017年7月開始至2020年4月結束,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動員部署階段(2017年8月底前)。各市(區(qū))民宗局要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全面動員部署,廣泛開展宣傳,動員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積極參與。要組織對宗教教職人員和信教群眾開展一次集中培訓,明確治理標準、排查重點和整治方法、要求等相關內容。

        (二)自查自糾階段(2017年9月底前)。要組織發(fā)動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按照《宗教活動場所電氣火災防范自查表》,自行開展檢查,排查電器產品及其線路是否符合法律、法規(guī)、技術標準、規(guī)范要求,對檢查發(fā)現的問題進行整改。

        (三)集中整治階段(2017年11月至2020年4月)。要按照綜合治理工作要求,依法開展宗教活動場所電氣火災隱患排查整治,督促各教場所及時更換違規(guī)使用偽劣電器產品,重點整改重大電氣安全隱患。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市(區(qū))民宗局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把宗教活動場所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納入重要議程,明確具體工作職責,因地制宜制訂方案,組織實施火災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定期分析研判、督導檢查、通報情況,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宗教團體和宗教活動場所要認真組織開展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結合實際研究制訂實施方案、細化整治目標和整治措施,確定重點區(qū)域和重點環(huán)節(jié),務求治理實效。

        (二)密切協作配合。要主動聯合公安、安監(jiān)、質檢等部門,組織開展針對宗教活動場所的檢查、督查工作,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情況通報、聯合查處、案件移送機制,對發(fā)現的問題要追根溯源、一查到底,及時通報違法違規(guī)行為,移送違法違規(guī)案件,加強全鏈條監(jiān)管和跨區(qū)域打擊力度,切實形成工作合力。

        (三)注重宣傳培訓。要把安全用電常識宣傳教育納入宗教界“宗教政策法規(guī)學習月”和“安全生產月”活動內容,邀請消防等部門組織開展電氣火災防范專題培訓,分級分批組織宗教教職人員和信教群眾,講授電氣火災預防和應急處置措施、疏散逃生知識等內容,提升各教活動場所電氣火災防范能力。要采取有效措施,指導宗教活動場所開展安全用電的宣傳教育,積極利用墻報、宣傳欄、微信等宣傳電氣火災事故教訓,普及安全用電常識。

        (四)強化督促檢查。要堅持明查與暗訪相結合,按照“四不兩直”的要求進行隨機抽查,對督查發(fā)現的'問題,要緊盯不放,督促徹底整改。市局將適時組織專項督查。對因電氣原因導致的較大以上或有影響的火災事故,要嚴格實行責任倒查,存在工作失職的,依法依規(guī)嚴肅追究有關領導和人員責任。

        請各市(區(qū))民宗局將綜合治理實施方案和部署開展情況于2017年8月30日前報送市局宗教處;2017年10月1日前報送階段性工作小結;從2018年起,每年1月1日前報送上年工作情況總結,每年7月1日前報送當年上半年工作小結;2020年4月15日報送綜合治理工作總結。

        公共場所電氣火災防范措施

        一、電氣火災趨勢

        隨著經濟建設的發(fā)展,生產和生活用電量大幅增加。電作為一種潛在的點火源,也悄然進入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面。電氣火災作為一種新的災害,在城鄉(xiāng)經濟繁榮的形勢下,給人民的生命和財產造成的損失也與日俱增。近年來,我國由于電氣原因引起的火災頻繁發(fā)生,在一些重大、特大火災中,有相當多的部分是電氣引起的。據消防部門統(tǒng)計,80年代以來,電氣火災在全國總火災數中占的比例呈現上升的趨勢。從國外統(tǒng)計看,電氣火災次數在總火災中也占有相當的比例。從火災原因排位來看,除明火源引起的火災外,電氣火災占居第二位,有的省市為第一位。在地域上,城市比農村發(fā)生的電氣火災少一些。但是,由于城市用電普遍,人員和財富集中,一旦成災損失驚人,甚至帶來嚴重的社會危害。

        近年在全國十大火災中,電氣火災占6起,共造成5.08億元的直接損失,占總損失的41%。震驚中外的典型火災案例,如發(fā)生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克瑪依市友誼館火災,是因舞臺上方照明燈具烤燃幕布,最終蔓延成火災;發(fā)生火災時,館內8個疏散門,僅開1個,大火造成參加文藝匯報的教師、干部、中小學生等323名死亡,130名受傷,直接損失100萬元。近年全國十大火災中,電氣火災7起,其中江西省九江市中大商廈因使用劣質照明燈具引起火災,燒死9人,摔死1人,燒毀建筑8800平方米及三至五樓全部商品和六樓倉庫的部分物品,直接財產損失536.2萬元。發(fā)生在同日的河南鄭州市天然商廈因電線短路引起火災,燒毀建筑6700平方米及內部裝修和二至四樓全部商品,直接損失2096.1萬元,撲救中有9名消防官兵受傷。

        我國某研究所報告指出:近年來,發(fā)電廠、變電所、電纜隧道等區(qū)域發(fā)生電纜火災50多起,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間接損失達50億左右。如連續(xù)發(fā)生在北京石景山電廠、唐山陡河電廠、山西神頭電廠的三起電纜火災等損失都很慘重。在國外嚴重的電氣火災有:巴西圣保羅市焦馬大樓,因電氣火災造成179人死亡:美國紐約市的電擊停電事故,長達24h,使一個現代化的.城市變成一片黑暗,交通中斷,商店關閉,政府停止辦公,搶劫和火災處處發(fā)生,經濟損失無法估計。電氣火災不僅給人們的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害,還嚴重影響人們的生產、工作和生活,在政治和經濟上造成的影響和損失有時是極為慘重的。因此,控制電氣火災的發(fā)生,是消防工作的一項經常性的重要內容,對減少火災損失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電氣防火不僅對維護正常的生產和生活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四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已經成為保障社會公共安全的一個重大問題。

        隨著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入,經濟建設得到了迅猛發(fā)展,人們在物質生活得到豐富的同時,對精神上的享受也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程度。伴隨這種需求的不斷提高,許多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以下簡稱歌舞娛樂場所)由于存在人員密度較大,使用功能較其它場所多樣復雜的特點,群死群傷的重特大火災事故也時有發(fā)生,針對這些火災危險性大、發(fā)生火災傷亡大、損失大、影響大的場所,我國現行消防技術規(guī)范相應也做出了一些調整,加強了對這些場所的審核要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殊要求:我國現行火災技術標準對設有網吧等歌舞娛樂場所的建筑物從設置部位、防火分隔、安全疏散、建筑內部裝修和消防設施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說:歌舞娛樂場所宜設置在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的首層、二層或三層的靠外墻部位,設置在地下一層或地上四層以上的樓層時,要符合特定的防火條件;在一個建筑物內,網吧等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要與其他場所隔開,其中,隔墻耐火極限不低于2h,樓板耐火極限不底于1h,墻上開設的門要采用不低于乙級的防火門,并對于廳室的要求做了嚴格的規(guī)定;場所的安全出口數量不應少于2個,當其建筑面積不大于50平方米時,可設置1個疏散出口。為了防止人員擁擠,安全出口要分散布置,相鄰2個出口最近邊緣之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5m;歌舞娛樂場所內的疏散距離和主要疏散路線的地面或靠近地面的墻上應設置發(fā)光疏散指示標志;設置在地下、半地下,設置在建筑的地上四層及四層以上的歌舞娛樂場所應設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裝修規(guī)范中對歌舞娛樂場所內部裝修材料也提出明確而嚴格的要求;針對內部設有網吧等歌舞娛樂場所的建筑物,除應具備上述安全條件外,防火間距、防火分區(qū)、疏散布置、消防系統(tǒng)設置等其他方面,尚應符合消防法律、法規(guī)和消防技術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

        隨著經濟建設的發(fā)展和人們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城鄉(xiāng)歌舞廳、洗浴休閑中心、康樂城等公共娛樂場所不斷增多,而這些場所在建筑裝修裝潢過程中多數只注重環(huán)境幽雅、品位高檔、溫馨舒適,往往忽視對電器線路和設備的規(guī)范安裝使用,而在近年諸多消防安全專項治理中,多數都將建筑耐火等級、防火分隔、安全疏散、應急照明及滅火器材設備作為重點,加之電氣線路設備的隱患,檢查技術性高、難度大,往往檢查時很難面面俱到,以至因電氣短路、過載、電器設備使用管理不當而引發(fā)的火災接連發(fā)生,造成難以挽回的影響。這些新規(guī)范內容的增加無疑使這些場所火災危險性大大降低了,從而減少了火災、特別是重特大火災的發(fā)生,使人們在充分享受著精神上快樂的同時也少了許多后顧之優(yōu)。然而我們仍然不能掉以輕心,因為盡管對這些場所的要求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這些場所電氣設備存在的隱患多、起火危險大,火災荷載大,人員密集,一旦發(fā)生火災易造成人員及財產的重大損失。這就要求我們針對電氣火災的特點及原因,研究防止電氣火災發(fā)生的主要對策,并將其應用到實際工作中。

        二、歌舞娛樂場所電氣火災原因

        有些娛樂場所在建筑設計施工裝潢過程中,違規(guī)操作,有的為了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甚至在施工中擅自改變設計要求,使用次品、偽劣電氣線路設備使這些場所在電氣防火方面存在著先天隱患;同時,在日常的電氣管理與維修的過程中,由于娛樂場所人員復雜,素質也參差不齊,對電氣設備管理使用不當,一旦出現故障,倉促維修,尤其是保險裝置熔斷,不找原因,為了保證其個人的經濟利益,甚至干脆用銅絲等金屬絲來代替保險絲,久而久之,接頭氧化受損,電阻增大,電線發(fā)熱老化,使電氣線路的壽命大大縮短,其危險性大大增加。

      【電氣火災防范專項整治方案】相關文章:

      電氣火災防范專項整治方案05-09

      電氣火災防范專項整治方案05-09

      電氣火災防范專項整治工作方案05-09

      電氣火災防范專項整治工作總結05-09

      學校電氣火災防范專項治理方案05-09

      電氣火災防范整治總結05-09

      電氣火災防范專項治理總結05-09

      電氣火災防范方案05-09

      電氣火災專項整治工作總結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