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南方除夕要做什么
春節(jié)俗稱“過年”,春節(jié)前一天是除夕,那么南方人過除夕要做什么?下面就由小編來告訴你吧。
南方除夕是怎么過的
1 除塵
一般從農(nóng)歷二十五開始,家家戶戶都開始屋里屋外進行相當(dāng)徹底的大掃除,家家戶戶定要大干一場,弄個里外一新,用最新的面貌迎接新一年,別有一番過年氣象。
2 守歲
除夕夜,吃完年夜飯,放完鞭炮,家家戶戶都開始守歲。大家圍坐在一起,或者打牌,或者打麻將,或者聊天,或者看電視。而小孩子們是坐不住的,他們跑上跑下,呼朋喚友,在院子里,在空地上玩耍、放炮竹煙花?傊壹覠艋疠x煌,人們談笑風(fēng)聲,頗是熱鬧。放完鞭炮后由晚輩依次向長輩行禮,長輩們則分給晚輩們“壓歲錢”。這時候開始,人們就開始準備供品了。在供桌點上蠟燭,擺上清果、餅干、糖果等,斟上清茶,迎神接神福,祈求吉慶。睡覺前,孩子們把壓歲錢放在枕頭底下或是衣服口袋里。
除夕晚,海南和潮汕地區(qū),農(nóng)家水缸要貯滿水,米缸要填滿米,燈火不能熄滅,以象征“歲歲有余”、“年年不斷炊”的好兆頭。
3 供橘
南方,尤其是廣東海南一帶,過年的時候,人們是要家里擺上橘子,謂之“供橘”,因為“橘”與“吉”諧音。所以家家戶戶都會買盆橘,或是扎好的一束束的橘子,盆橘一般擺在客廳,有些人家還會在盆上貼上紅紙黑字的“吉”字。
4 貼春聯(lián)
大年三十,家家戶戶拿出早就買好的春聯(lián),或有雅興者,自備紙墨,當(dāng)場揮毫寫下自創(chuàng)或選好的對聯(lián),等墨跡一干就拿去貼。春聯(lián)的內(nèi)容常以發(fā)家致富和吉祥喜慶為主。除此,人們還會貼上各式的年畫,家里被這些春聯(lián)、年畫裝點一新。當(dāng)然門神更是鄉(xiāng)下人必不可少的寶物,用意是驅(qū)除惡鬼,鎮(zhèn)壓兇邪,保佑平安,常請的門神一般是秦叔寶和尉遲敬德。
5 祭祖
南方很多地區(qū),在吃年夜飯前,要先拜祭祖先,人們會先去祖宗堂拜過祖宗,或是在自己家中,點上燈,燒好香,擺上豐盛的菜肴,由家中主事的家長帶頭,向列祖列宗跪拜磕頭燒香。恭請祖宗降臨享用,并祈保合家大小平安,興旺發(fā)達。有些地方還會給列祖列宗燒金箔紙錢。之后,打響早已準備好的'爆竹,就開始吃年夜飯了。
6 年夜飯
合家團聚吃年夜飯是很重要的事情,在外地工作者,無論遠近,過年都會盡量趕回家和家人團圓。年夜飯是很講究的,南方年夜飯一般不吃餃子,有些地方吃年糕;在福建,有些地區(qū),人們吃“玉角”(或是芋角)代替餃子,玉角和餃子異曲同工,不過不是用面粉做皮,而是用木薯粉或者地瓜粉,或者木薯粉與地瓜粉合用,用來代替以前祖先南遷過年時沒有包餃子的面粉,現(xiàn)在有的地方叫又叫地瓜包;而江浙一帶,飯桌上通常會有扣肉,有些地方,大年三十晚上,人們會炒瓜子,而在平時是不能晚上炒瓜子的。通常年夜飯雞、鴨、鵝是少不了的,還會有魷魚韭菜,表示長長久久、年年有魚;還會有紅蘿卜和辣椒,表示生活紅紅火火……
7 年初一
一大早,大人們就把昨晚關(guān)閉的門給打開,意為迎春接福,招財進寶。這一天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日子,因為終于可以穿上新衣服,和小伙伴們四處玩去了。在這天,大人們都會特地叮囑孩子們講好話,講吉利的話,不可亂問,不可亂說話,這在歡樂喜氣的春節(jié)又增添了一份莊重肅穆。年初一上午,在南方有些地區(qū)是不殺生的,而海南潮汕一帶,這天早上人們要吃素,一般有芹菜,茄子,蔥等。
8 拜年
從初一開始,人們就開始走街穿巷,互相拜年了。大年初二開始,出嫁的女兒開始帶著女婿還有孩子回娘家拜年。初三、初四,人們開始在家宴請親朋好友。
9 舞獅
春節(jié)期間,舞獅也是人們慶祝的方式之一。南方獅舞一般在廣東流行,所以又稱為廣東獅。廣東獅是由一人舞獅頭,一人舞獅尾,有一人或二戴大頭佛面具作引獅、戲獅、單舞等。舞獅者穿各色燈籠褲,上身穿密鈕扣的唐燈籠袖衫或背心。
10 放鞭炮
大年初一,12點整,村里就噼里啪啦響起了鞭炮聲,星星點點的鞭炮聲逐漸濃密起來,并且持續(xù)不斷,一直到天大亮,實在是熱鬧非凡。在江浙一帶,春節(jié),人們把鞭炮稱為“高升”,意為“節(jié)節(jié)高升”。在廣東海南一帶,放完鞭炮的時候,小孩就要講吉利話,以討個好彩頭,大人呢,此時就會走過來,抱著小孩的頭輕輕地往上拽,意思為“年年長高”希望孩子在新的一年里,長個頭。
春節(jié)期間人們的主要活動
占歲
舊時民間以進入新正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占本年年成。其說始于漢東方朔的《歲占》,謂歲后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偉人,八日為谷。如果當(dāng)日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育,當(dāng)日陰,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習(xí),認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fēng)無雪為吉。后代由占歲發(fā)展成一系列的'祭祀、慶;顒印S谐跻徊粴㈦u,初二不殺狗,初三不殺豬……初七不行刑的風(fēng)俗。
貼畫雞
朱仙鎮(zhèn)木板年畫
古時春節(jié)在門窗上畫雞來驅(qū)鬼怪邪氣。晉朝人著的《玄中記》里講到了前面說到的度朔山上的這只天雞,說是當(dāng)太是剛剛升起,第一道陽光照到這株大樹上時,天雞就啼鳴了。它一啼,天下的雞就跟著叫起來了。所以春節(jié)所剪的雞,其實就是象征著天雞。然而古代神話中還有雞是重明鳥變形的說法。據(jù)說堯帝時,過方的友邦上貢一種能辟邪的重明鳥,大家都歡迎重明鳥的到來,可是貢使不是年年都來,人們就刻一個木頭的重明鳥,或用銅鑄重明鳥放在門戶,或者在門窗上畫重明鳥,嚇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來。因重明鳥樣類似雞,以后就逐步改為畫雞或者剪窗花貼在門窗上,也即成為后世剪紙藝術(shù)的源頭。我國古代特別重視雞,稱它為“五德之禽”。《韓詩外傳》說,它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敵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明報曉,是信德。所以人們不但在過年時剪雞,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為雞日。
聚財
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xí)俗,大年夜掃除干凈,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dāng)日不外潑。
【南方除夕要做什么】相關(guān)文章:
除夕夜要做什么事情04-22
南方元宵節(jié)吃什么04-23
臘八節(jié)要做什么吃什么04-21
南方臘八節(jié)吃什么04-27
新西蘭留學(xué)申請要做的準備有什么03-27
除夕吃什么做什么04-22
新西蘭留學(xué)申請需要做什么準備03-28
除夕習(xí)俗有什么12-09
除夕的來歷是什么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