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抒情散文
陳老太太七十歲的生日快到了,幾個女兒在城里酒店定好了生日宴。大女兒打電話給她,只等生日那天大女婿開車接她去酒店過生日,其余的事不用多問。陳老太太心里有些不痛快,如果換做十幾年前,女兒們的如此做法,只要她沉下臉,女兒們就得乖乖服軟,哪敢做好決定才通知她。“哎,老了,不中用了!标惱咸珖@口氣,從屋里拿上板凳,她想去院子里坐上一會。
五間紅磚瓦房,老伴在時翻蓋的,不過十年光景,房子未舊,老伴卻走了!斑@該死的老頭子,可算過上好日子了,他卻走了,沒享幾年福!标惱咸肫鹄习,心里一陣難過。偌大的一個院子,只剩她孤零零一個人。老伴在時,四月里開始在小園里翻土培畦,種上各種蔬菜。“閨女們回來要帶些回去,城里的菜又貴又不新鮮,哪有家里的好,還能省點(diǎn)錢,掙錢哪兒那么容易!崩习橐贿吀苫钜贿厙Z叨。“誰稀罕你的菜,你看她們一個月能回來幾趟?”她反駁老伴的話!昂⒆觽兠,哪有時間回來,要不我騎車給她們送城里去”。老伴在時,每年騎車去城里給女兒們送幾次菜,女兒們心疼父親,可又阻止不了父親這么做。
此時,小園里的蔬菜長勢喜人。豆角、黃瓜掛滿架,西紅柿羞紅了臉,韭菜的清香飄滿院落,還有那茄子紫亮亮的喜人,墻角的冬瓜秧把碩大的冬瓜結(jié)在墻頭上!鞍,再不摘下來吃菜就老了!标惱咸钸吨。老伴去世后,陳老太太每年依舊在院子里種滿蔬菜,可她身體不好,一個人去不了城里。
陳老太太一早澆過菜園,摘下最嫩的蔬菜,一包包裝好,幾個女兒每人一份。準(zhǔn)備好這些,回屋找出女兒們買給她的新衣服,在身上比量著,只等明天過生日穿著去城里。農(nóng)家院里,土一把,泥一腳,穿上新衣服沒法干活。
陳老太太忙完這些事,去隔壁王元家。一進(jìn)院門,大聲打著招呼“她王叔,明天閨女接我去城里過生日,家里你幫我照看下。”“放心吧,家還能丟了不成?”王元從屋里迎出來,笑呵呵的說道。陳老太太心里有事想對王元說,想了一下還是沒有說。閑聊了幾句,陳老太太就回自己家了。
在村里,人們羨慕陳老太太有福氣,日子過的舒坦。幾個女兒都在城里工作,經(jīng)濟(jì)條件都不錯,哪次回來不是大包小包的拎東西。村里人去城醫(yī)院看病,還得求到陳老太太在醫(yī)院當(dāng)領(lǐng)導(dǎo)的三女兒幫忙。村里人見了陳老太太,都是客客氣氣,總要說上幾句奉承的話。也有人妒忌,背地里說些不陰不陽的話。做了幾十年鄰居的王元,最是知道陳老太太從前的日子有多艱難,兩人常在一塊說起從前的苦日子。
陳老太本來是城里人,上山下鄉(xiāng)那年來到村里,二十歲時嫁給了村里的民兵連長。娘家人不同意她嫁給農(nóng)村人,可也沒太反對。陳老太太嫁到村里,還能接濟(jì)些糧食給家里。
陳老太太的丈夫兄弟四個,家里只有三間房子。陳老太太結(jié)婚后沒有房子住,只好求城里來的知青們,給他們騰出一間。
幾年后,陳老太太已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國家這時有了政策,村里的知青陸續(xù)返城。回城還是留在村里,讓陳老太太左右為難;爻堑臋C(jī)會只這一次,陳老太太不忍心拋下三個孩子獨(dú)自回城。若帶她們一起回城,母女們住的地方都沒有,娘家人連她都難容留。在說,丈夫也不會讓她帶走孩子。陳老太太思來想去,最終做了決定,把自己和孩子的農(nóng)村戶口轉(zhuǎn)為城鎮(zhèn)戶口,她們母女依然在村里生活。這樣,等到女兒們長大后,憑著城鎮(zhèn)戶口嫁到城里,不在農(nóng)村吃苦。
因為戶口的.事,陳老太太與丈夫大鬧一場。
農(nóng)村戶口轉(zhuǎn)為城鎮(zhèn)戶口,村里收回陳老太太母女口糧,從此,陳老太太和女兒們要花錢買商品糧吃?慑X從哪來?全家人的生計全在那幾畝地上。隨著知青們陸續(xù)返城,村里要收回知青們住的房子,陳老太太一家借住的房子也要被收回。
沒了房子住,沒有土地種糧食,生活陷入了絕境。陳老太太的丈夫愁的蹲在地上抱頭痛哭,想不出辦法應(yīng)對眼前的事。陳老太太性格剛強(qiáng),卻也一時沒了主意。村里人家日子也不富裕,借些糧食吃飯還能應(yīng)付,可房子咋辦?建房是大事,需要錢和時間。眼下全家人住到哪里?建房的錢從哪來?
這時候,村里的王元找到他們。王元與陳老太太的丈夫從小一起長大,親如兄弟。家里的條件在村里算最好的。父母留下三間正房,院里還有三間廂房。他們一家三口住在正房里,院里的廂房閑置著。他主動提出讓陳老太太一家搬去廂房住,兩家人彼此有個照應(yīng)。陳老太太和丈夫千恩萬謝,全家人總算有了安身之處。
糧食的問題要比房子好解決,陳老太太與丈夫能吃苦人又勤勞,兩人在村外開了大片荒地。開荒需要下力氣,兩個人天不亮就帶上干糧去地里,晚上天黑透才從地里回來。家里的幾個孩子多虧王元的妻子照顧,讓他們沒有后顧之憂,兩家的孩子親如一家人。
國家給留在村里的知青發(fā)放了三百塊錢的建房款。這幾年家里有了余糧,賣糧攢下點(diǎn)錢,加在一起,買來磚石木料。村里人家蓋房子,村民們都來義務(wù)幫忙,只要主人家管飯就可,不求報酬。陳老太太一家在村里人的幫助下,蓋起了自己的房子,搬出了王家的院子。兩家人走動的還和親人一樣。
陳老太太的幾個女兒長大后個個爭氣,先后考取了大學(xué)。這成了村里最為稱道的事,誰家孩子不爭氣,父母就拿陳老太太的女兒們說事。女兒們畢業(yè)后留在城里工作,經(jīng)過多年打拼,在各自的崗位上獨(dú)擋一面。家里的日子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辛苦那么多年,終于過上了好日子?蛇@好日子沒幾年,陳老太太的丈夫去世了,留下陳老太太孤零零一個人守著偌大的一個院子。
女兒們要接她去城里住,陳老太太說什么也不肯!俺抢锫飞系能囕v多,看的人發(fā)暈,連路都不敢走。買個東西去超市,進(jìn)去出來兩個口,找不到方向。孩子們忙的不著家,一天說不上幾句話。還是呆在村里好,悶了,出了院門,和村里人聊上一會,日子就打發(fā)過去了!标惱咸チ舜纬抢,回來后說給王元和他的媳婦聽。王元笑她不知福,哪里像他,這么大年紀(jì)還為兒子的事犯愁,又幫不上忙。
王元的兒子在村里與人合辦了一家食品加工廠,村里許多人在廠里上班,他們的經(jīng)濟(jì)來源靠的是廠里的工資。近幾個月廠里因為資金短缺,外面商家欠工廠的錢一時追不回來,工廠已停工好幾個月。王元的兒子一面追欠款,一面求人四處籌款,忙的焦頭爛額,資金還是差一部分。沒了工作的村民一樣著急,家里等錢用,工廠再不開工,他們只能尋別的出路。這樣下去,等錢籌集到了,工人卻走光了,工廠還是不能開工。
陳老太太聽了王元的訴說,心里有了個想法。他還記得當(dāng)年王元對自己的幫助。
生日那天一早,陳老太太穿上女兒們買給她的新衣服,坐在院里等女婿接她去城里過生日。她要做一件重要的事,向女兒們借錢,幫王元的兒子度過難關(guān)。
【心愿抒情散文】相關(guān)文章:
2.心愿
3.兒女心愿
4.心愿作文
5.新年心愿日志
8.新年心愿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