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三語文閱讀理解文章
事實上不僅是在初中這一階段或者語文這一科目,學生最根本的目的是在老師的教導后能自行解答問題。因為學生質疑解疑能力的培養(yǎng)對今后學生獨立讀書,從事研究十分有用。一點對于平時的課文閱讀和解答閱讀理解問題尤為重要。對此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初三語文閱讀理解文章的相關范文,以供參閱。
初三語文閱讀理解文章篇(1)
氣候的威力
、偃祟愒谂c大自然的較量中,最直接、最經常的對手則是變幻莫測的氣候。氣候可以造福于人類,也可以將人類置于死地。因此,人類對于氣候是既乞求,又敬畏;既感激,又恐懼,所以才有“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的感慨。
②然而,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人類在到達南極之前,實際上并不真正了解氣候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劬湍蔑L來說吧,在世界其他地方,12級臺風的風速也不過是32.6米每秒,但10級以上的大風就足以使墻傾屋毀、地動山搖,造成災難性的后果,使人類的生命財產遭受巨大損失。而在南極,風速卻常?梢赃_到55.6米每秒,有時甚至可達三百多千米每小時!因此,人們把南極叫做“暴風雪之家”,或者稱之為“風極”。這樣的風速對于人類的生存來說,無疑是一種嚴重的威脅。例如,1960年,在日本昭和基地越冬的考察隊員福島,走出基地樓房沒有幾步,便被咆哮而來的大風席卷而去,不知去向。直到7年之后,人們才在很遠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他的尸體。
、艽箫L的直接后果是導致了極度的寒冷。1960年8月24日,前蘇聯(lián)人在他們設在東南極中心地區(qū)的東方站里,觀測到了—88.3℃的極低溫度。而在1983年7月21日,在東方站又記錄到了—89.6℃的低溫;同年7月,新西蘭人在他們的萬達站也記錄到了同樣的溫度。這還不是最低溫度。據說,1967年初,挪威人在極點站曾經記錄到—94.5℃的最低溫度。在這樣的氣溫之中,一塊鋼板掉在地上就會摔得粉碎,一杯熱水潑到空中落下來就變成了冰雹。在這種條件之下,人類的生存將會受到多大的威脅和考驗就可想而知了。
⑤南極的氣候不僅表現(xiàn)在狂風和嚴寒上,而且表現(xiàn)在它的變幻莫測上,常常出人意料,防不勝防。例如,1970年,有六架美國海軍的'運輸機,滿載著準備越冬的人員和物資,從新西蘭飛往麥克默多基地。前面五架飛機都平安地抵達機場。而當?shù)诹茱w機只剩下最后40分鐘的航程時,突然刮起了特大的暴風,駕駛員被迫緊急著陸。結果,巨大的C-130運輸機被狂風吹得飄飄搖搖,失去了控制,折斷了一個翅膀,撞壞了著陸架。值得慶幸的是,八名人員全部脫險。在南極的活動中,像這樣的例子是很多的。
初三語文閱讀理解文章篇(2)
蝙蝠與軍事
、俚诙问澜绱髴(zhàn)期間,反法西斯盟國的軍事家們曾制造了一種奇特的小型燃燒彈,這種炸彈重量約為蝙蝠體重的3倍。同時制造了蝙蝠投擲器。盟國的軍事家們設想在夜間讓飛機飛入敵上空進行一次奇特的空襲,把小型燃燒彈固定在蝙蝠身上,到了敵區(qū)城市的上空,用降落傘將蝙蝠投擲器空投下來,于是,幾千只蝙蝠便可像“活燃燒彈”一樣,命中相當大范圍內的目標,燒毀敵區(qū)大量的建筑物。
、跒槭裁催x用蝙蝠作為攜帶燃燒彈的.“敢死隊員”呢?這是因為蝙蝠具有在漆黑的夜間穿梭飛行的奇特本領。
、燮鋵,蝙蝠是用耳朵來“看”東西的。原來,蝙蝠耳是利用超聲波回聲定位術來感知物體的存在的。通常人只能聽見每秒鐘振動16次~2萬次的聲波,超過每秒2萬次的振動,人耳是聽不見的,故叫做超聲波。但是,蝙蝠和其他一些動物卻能聽見超聲波。蝙蝠利用它特有喉頭產生很強的超聲波,并通過嘴巴和鼻孔向外發(fā)射。超聲波遇到物體后,可像光波一樣被反射回來,射回的聲波用耳朵接受。蝙蝠的耳朵很大,內耳特別發(fā)達,能在一秒內接受和分辨250組回聲,而且分辨率很高。蝙蝠根據回聲來判斷物體的種類、大小和距離,以區(qū)別是食物、敵人還是障礙物。它的回聲定位術還有很高的抗干擾能力,一個巖洞里常常有幾萬至上億只蝙蝠聚居,當它們飛離或返回洞穴時,都要發(fā)出呼叫聲,這成千上萬的呼叫聲和洞壁的回聲交織在一起,卻能互不干擾,這種分辨率和抗干擾能力是任何人造聲納系統(tǒng)都望塵莫及的。
初三語文閱讀理解文章篇(3)
建筑的語言
、俳ㄖ镉行┏S玫“單詞”,如果你記住了,也就可以大致理解這些鋼筋水泥的奇異生物在說什么了。
、谠诮ㄖ玫恼Z言中,“高聳”是建筑常用的單詞。“高聳”隱喻著實力、權力、強大、威嚴。世界各國、各行各業(yè)的大小公司,只要條件允許,無不想著搬進高樓大廈里辦公。因為一棟高聳入云的寫字樓,是一家公司實力的象征。當人們受到這種實力的鼓舞時,就會產生敬畏,產生向往,產生信任,反過來則可以促進財富的進一步聚集。這就是在全世界任何一個經濟發(fā)達的大城市里,人們總是熱衷于建造高聳入云的摩天大樓的原因。紐約的帝國大廈,馬來西亞的雙子塔,上海的金茂大廈,無不如此。
、酃虐<耙蚴苣崃_河定期泛濫的影響,居民需要不斷合作和保持嚴格的作息制度,因而特別強調秩序,并且認為一切都是永恒不變的。“金字塔”就隱喻了這種意思,F(xiàn)代建筑也常有模仿金字塔的。美國美林銀行大廈、美國銀行大廈、美國儲備銀行大廈、中國民生銀行大廈等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金字塔形的屋頂,也是要表達穩(wěn)固、永恒的涵義。
、芄畔ED的建筑無不散發(fā)著人性的氣息,無不體現(xiàn)著人性的光輝。它之所以能產生這樣的效果,是因為他們十分崇尚“圓柱”及與之相關的建筑用語。古希臘式圓柱隱喻了人體,突出體現(xiàn)了希臘人對人性的重視,對人體的贊美。有些圓柱具有男子粗壯、剛勁的身姿,充滿了力量感,體現(xiàn)了男性美,象征著身材魁梧的男子。有的細長且柱頭呈漩渦狀的圓柱則被賦予了女性的苗條。細長的圓柱恰似女性的身姿,漩渦式的柱頭宛如女性優(yōu)美的卷發(fā),而整個柱子則象征樸實、典雅、亭亭玉立的少女。不僅如此,圓柱還隱喻著人本主義思想,象征著人應有的生存狀態(tài),體現(xiàn)了人的權利。因此,各國的議會大廈正門前往往立有一排圓柱。
、“中軸線”是建筑上常用的.一個詞。在古代中國,從皇家宮殿、公共官署、佛道廟觀以及一般民宅,都依嚴格的中軸線對稱分布。比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中軸線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兩側,比如明清時代的紫禁城,就是自南向北,沿著一條長達7.5公里長的中軸線有機地組織在一起。其中的重要殿堂和門都穿越中軸線呈縱直排列,其余建筑的設置,亦在中軸線兩側呈兩兩對稱呼應之勢,這是因為中軸線給人以整齊嚴肅,有條不紊的視覺感受,實際上是中國政治倫理的感性呈現(xiàn),從“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倫理等級,到長幼有別、尊卑有序的家族秩序,莫不要求嚴格、規(guī)范、秩序化。一條中軸線如千古不易的神圣律條,不能冒犯。
、藿ㄖ且环N無聲的語言,它通過外在形式向人們暗示建筑的內涵。鱗次櫛比的城市并非鋼筋水泥的森林,而是一部充滿了獨白和詠嘆的戲劇。
【初三語文閱讀理解文章】相關文章:
閱讀理解初二寫景文章閱讀試題04-04
高考語文閱讀理解的技巧12-08
高考語文閱讀理解技巧12-08
初級英語文章閱讀04-03
誠信的英語文章閱讀04-03
英語六級閱讀理解:慢跑文章12-07
初三英語文章04-03
中考語文閱讀理解的答題分析12-09
高考語文閱讀理解:母親的姓名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