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者文章讀后感1000字
成功者的態(tài)度包含眾多的成份。但是,最重要的是具有自信心。為此陽光網小編為大家推薦了讀者文章讀后感1000字的有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用。
讀者文章讀后感1000字篇一
一位畫家,為坐在馬路邊正在乞討的一位乞丐畫了一幅臉部素描。起初,乞丐并沒有認出紙上那個神態(tài)自信、倨傲不羈的人就是自己。當畫家向他指明后,他顯然十分震驚。半晌之后,他語氣堅定地告訴畫家:“如果這就是您眼中的那個人,那他就一定是將來的我。”果然,若干年后,再次出現的他已經獲得了事業(yè)上的成功。
這是《讀者》刊登的一則短小精悍的小故事。述說了這樣一個發(fā)人深省的人生哲理:自信,可以讓人生更加精彩!
人生的旅途上,本來就布滿了荊棘,能否抵達理想的高地,就看你有沒有勇氣穿越過去。而這勇氣的組成因素中,最為關鍵的當然是非自信莫屬了。你盡可以先別想著前面的路有多么難走,而要相信:我一定能走過去!然后鼓足勇氣,大步向前;而不要紅著臉,靦腆地自言自語:“我……我不行。”
一個已經很有事業(yè)的,或者有著成就的人,往往不會輸給別人,而恰恰輸給自己的內心。
信心,并不一定要是別人給予的,自己的潛能可能藏在心的深處,很難觸及,很難說服自己擺脫那個讓自己禁錮的囚籠,有的時候,給自己鼓舞,能行的,就算要拼搏的時間長一點,就算是要更努力,但是,最終的目的都能達到,沒有太晚,沒有不可能,只有,要不要,能不能,有沒有信心,讓自己成功。
退縮不是面對問題的正確方式,有勇氣的人才會是一個成功的人。正如同如果你不去做生活的主人,那你只會成為自卑的仆人!將在懊惱與嫉妒中消逝自己的青春。相信自己,闊步走進荊棘叢吧!當你傷痕累累地走出來時,溫暖的陽光將會灑滿你的全身,每一個毛孔都將感受到金色的喜悅。只有經歷過苦難的人才會懂得:信心對于成功是多么重要。所以,請大聲告訴自己:“我——能行!”
成功這個終點,鋪向這個終點的道路興許是彎彎曲曲的,曲折不平,或許,可以不費力。但是,關鍵就在這個起點,你真的有勇氣走向這個重點么?對于那個未知,鼓起勇氣,就算是會艱辛,會困難,也要走下去。相信自己,能行,那就能行。
生活,是個迷宮,會碰撞,也許努力了過后又會回到那個原點,但是,如果寸步不移,就一定不會成功,在失敗中取得經驗,一步步留下的不是別的,而是豐厚不會丟失的經驗。如果有信心,有勇氣,成功的開拓者并不都是那些富二代。更多的是那些有膽識的,會把握時機的人。
丹尼斯·威特勒曾說過:“成功者的態(tài)度包含眾多的成份。但是,最重要的是具有自信心。”朋友,請高高舉起信心這盞明燈,它將引導你在漆黑的夜里找到光明的前途。
就如彩虹下那顆心,自信,光明。
讀者文章讀后感1000字篇二
讀完《讀者》原創(chuàng)版之后,才發(fā)現平平淡淡才是真,所謂平淡,就是一種真實,簡單的生活,生活的瑣碎中不是缺少亮點,而是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缺少一顆敏感的心。在《張愛玲的三朵玫瑰花》中,知道了,張愛玲,這位曠世才女,不單單是一個持才傲物的遁世形象,也是一個在生活中輾轉掙扎的血肉之軀。從藍色的妖姬中失親的敗落到母親的背棄;至紅玫瑰中青澀美好的初戀;到白玫瑰幸福溫暖的婚姻,張愛玲的一生終于有了甜蜜,然后一切卻來得太突然,11年的時光,丈夫賴雅的年老多病,在1958年患上了背痛疾病于1967年10月8日離逝。那年,張愛玲47歲,賴雅76歲?梢哉f,她的一生是不幸的,沒有完好的童年,也沒有持久的婚姻,還要照顧丈夫的病情及自己的工作,忍受著尖酸的辛苦,張愛玲卻還是一步一個坑地挺過來了。
有些悲涼,但很真實!張愛玲告訴我堅持不懈。
然而在刑世嘉德《總有一天》中,凡?高這個人物赤裸裸展現了在我眼前。凡?高愛畫勝于生命,但人們的無知于詛罵,讓凡?高陷入了一種痛苦之中,他畫那些色彩灰暗,造型凝重的作品,將生命與畫筆融為一體。高興的事,雖然父親終于終止了對凡?高的資助,但親弟弟的資助卻沒有斷過,然而,在這時,又出現了在凡?高生命重要的一個人——阿爾,兩人很快窮投意合,無事不談……上帝終究是捉弄人的,正凡?高在畫第五幅《向日葵》時兩人的藝術理念發(fā)生分歧,阿爾離凡?高而后,凡?高的人生頓時陷入陰霾。一次次的打擊,一次次的懷疑,還有負擔日重的弟弟,凡?高在1890年選擇自殺,那年她37歲。
凄涼而悲慘凡?高告訴我追求夢想。
每一個故事都是一個道理,要你去了解他,走近他并感受他。在《讀者》原創(chuàng)版中的右下角有一個傾醒目的標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詩人海子寫下了這樣一首詩: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游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這樣芬芳的詩句,簡單,美好。有人說,他的離去標志著那個純真年代的終結;有人說,他死于孤獨,江郎才盡。難怪,詩人海于希望做一個幸福的人。有一所房子,可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還有古代那些文人詩人也希望自己可以隱退江湖,告別哪所謂的世俗。
那個時代的我們,會受不了金錢;受不了離合;受不了背棄;受不了那些強壓在我們身上的責任。這個時代的我們,卻慢慢習慣,變得那些所謂的物質。
在看完《讀者》原創(chuàng)版后感受到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個不朽的靈魂,在越來越迷茫中,灌輸我們思想道德。
那些作品,教會我成長。那些人物,教會我愛。
讀者文章讀后感1000字篇三
我們現在的生活水平是多么優(yōu)越,我們享受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貴族”生活。但一心指望我們在學習上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爸爸媽媽卻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揮汗如雨、廢寢忘食地忘我工作。他們每天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艱難而努力地營造著這個溫馨的家庭;他們每天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披星戴月地回家;他們不惜用汗水甚至鮮血無償地透支著自己的健康。家里的柴米油鹽,日常家用,他們從牙縫中節(jié)儉著惟有己知的那份辛酸……在很多很多時候,他們儼然成了一只一毛不拔的“鐵公雞”!
但是,爸媽對我的學習生活卻出手闊綽、百依百順,宛如一位腰纏萬貫的“款爺”。爸爸為我購買最新穎的書包,最高檔的文具盒;雙休日總是帶我去新華書店買各種各樣的學習資料——除了我們平時課堂上必用的教科書之外,五花八門、功能各異的工具書,文采優(yōu)美、激情洋溢的精典作文選在我的書包里“營扎寨”。這也成了我在校園的“茶余飯后”向同學們驕傲地炫耀自己的實力的“資本”。媽媽帶我三天兩頭地去光顧“樂購”、“肯德基”、“麥當勞”就更是成了順理成章、理所當然的家常便飯了。但我卻覺得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天經地義的,我甚至認為自己每天在學校渾渾噩噩地“上班”是與爸媽在進行合理的等價交換。也許我在學校勉強學到的寫得人仰馬翻的每一個字都可以用爸媽賺來的金錢進行評估和衡量。
今年暑假,我無意間在09年新版的一期《讀者》雜志上看到了一篇真實的報道,那具體的題目我已經記不清了,文中主人公的姓名我也已經淡忘了。但文中的具體情節(jié)我卻始終銘記在心。發(fā)生在她們身上的可歌可泣、催人淚下的感人故事也許將令我終生難以忘懷。
這件真實的事情發(fā)生在我國的藏北山區(qū)。一位美麗迷人、正值花季的妙齡姑娘是當地唯一的一位女大學生,她是這個貧困山區(qū)人民的驕傲。然而命運的不幸卻奪走了屬于她的光明而五彩繽紛的世界——她的雙目失明了。痛心疾首的她嫁給了自己村里的一位憨厚勤勞、老實巴交的男子;楹蟛痪茫麄兙蛽碛辛艘粋聰明伶俐、人見人愛的小姑娘。幸福的日子還來不及溫暖他們凍僵的雙腳,男人就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喪失了年輕的生命。家里失去了頂梁柱,失去了維持全家生活的重大經濟來源。這使痛不欲生的母女倆的生活更是舉步為艱、雪上加霜。父親去世后,年僅8歲的女兒好象在一夜之間立刻長大懂事了。她用稚嫩的身軀擔當起了家中幾乎所有的家務。她每天中午長途跋涉十幾里從學校趕回家為雙目失明的媽媽煮飯;課余時間背著籮框到處撿干牛糞為家里燃火取暖,有時甚至到天黑還不見歸來;看著家里空著的二畝多的莊稼地,她用柔弱的雙手舉著笨重的鐵鍬親自到地里挖坑種玉米……
母親看著年幼的女兒默默地為家里付出的一切不禁心疼地流淚了。為了讓女兒在學習功課上不分心,就用頑強的毅力在短短的幾個月中摸索著學會了自己做飯。每天傍晚,她都盼著自己唯一的親人早早地歸來。晚上,她讓女兒把家作朗讀給自己聽,然后把自己淵博的知識傳授給女兒。后來,女兒考上了重點初中。每次回家,母女倆就一遍又一遍地演算幾何難題,同時也奏響了她們心中和諧的心靈樂章!
讀了這篇文章,母女倆相依為命、相濡以沫的真摯情懷使我感動得幾乎熱淚盈眶。同時使我的內心感到萬分羞愧。與這位堅強、好學、勤勞、懂事的小女孩相比,她尤如壓在石頭下的意志頑強的小草;而我卻儼然“溫室”中那嬌嫩脆弱的鮮花。我們同在一片藍天下生活,但我們的生活特別是學習上卻有著不可同日而語的天壤之別。我的靈魂為這人世間最真摯的情感而深深地震撼了。令我最為之動容的是——我再也沒有理由再濫竽充數、瞞天過海地“上班”了。不,是認認真真地上學!是竭盡全力、發(fā)憤圖強地學習科學知識,孜孜不倦地學習祖國淵源流長的燦爛文化,以報答父母用心良苦的養(yǎng)育之恩!
【讀者文章讀后感1000字】相關文章:
讀者優(yōu)秀文章04-02
讀者精選文章04-02
讀者情感文章04-02
讀者文章摘抄04-02
讀者文章加點評04-02
朗讀者勵志文章12-03
讀者勵志短文章04-06
讀者文摘經典文章04-02
讀者的最新文章04-02
讀者中感人的文章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