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榜樣的力量文章
榜樣好比人生的坐標,成功的向導。它帶給我們的是無盡的朝氣,是必勝的信念,是永無止境的力量源泉。對此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榜樣的力量文章的相關范文,以供參閱。
榜樣的力量文章篇(1)
如果有人問我哪一本書給我的印象最深,對我的影響最大,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這本書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是前蘇聯(lián)第一代共青團員,堅定的布爾什維克戰(zhàn)士。這本書講述了他是如何從一名普通的工人子弟成長為無產階級英雄的,贊揚了前蘇聯(lián)老一輩布爾什維克為了革命事業(yè)勇于犧牲、甘于奉獻的崇高品質!朵撹F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我所讀的時間最短,印象卻最深。這是一部堪稱經典的文學作品,一部真正的紅色經典。正是這么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錘煉了無數(shù)鋼鐵般的意志,造就了許多鋼鐵戰(zhàn)士。確實對于我們來說,像保爾•柯察金這樣的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中的英雄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英雄不是天生的,常人和英雄之間并無天壤之隔。英雄是通過刻苦的學習和不斷的磨練造成的。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就處處以保爾做榜樣。書中,保爾在生病時也不忘看書、寫作、學習,他頑強地與病魔作抗爭。我生病時,也會學習保爾,在生病期間默默鍛煉自己的毅力。四五年級時,一個人去鄞州中學參加電腦培訓,也害怕獨立。不過,背包中的保爾給了我力量,我也努力模仿他的堅強。這種學習英雄的方式,看似幼稚可笑,但是我很真誠。并且,從我現(xiàn)在的成績來看,正是這種方式,在潛移默化中提升我的人格,塑造著我的心靈,影響著我的人生。
一本書可以改變人的一生。在少年時期遇著一本有智慧、有力量、誠實的好書,有很重大的意義!朵撹F是怎樣煉成的》就是這樣一本經典好書,也確實影響了我的人生。所以,書中保爾那為了革命事業(yè)敢于犧牲、甘于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少年學習,更值得天下人學習!朵撹F是怎樣煉成的》值得天下人一讀。時代不同了,但讀這樣一本“有智慧、有力量、誠實的好書”依然不背時。
榜樣的力量文章篇(2)
榜樣是什么?榜樣是早春時第一只開始歌唱春天的鶯雀,它帶動其他鳥兒一起歌唱,春天就這樣在鶯鶯燕燕中到來了。
他叫郭明義,是一個在東北被冰雪覆蓋的山頂上修筑鐵路勞動著。一頂軍帽,一副眼鏡,一身軍服,一床棉被。這也許是他的全部家產。他并不富有。他一口大板牙,身材瘦小。他并不強壯。但他卻堅持每月給貧困兒童捐款,堅持每天提前兩小時工作。
十年前,他開始捐助失學兒童,他捐獻了三百元,看著孩子們的笑,他也笑了。他下決心要幫助這些孩子,圓他們的讀書夢。他的工友們笑他說:你那么執(zhí)著地捐獻干什么呢?工友們叫他“郭傻子”。他露出一口大板牙,笑得像個孩子。
白雪茫茫,每天在工友們上班兩小時錢,就有一個瘦小的身影跋涉在雪地中,他拼命工作為的是能早點將鐵路修好,將一群群渴望求知的孩子送出深山,送進教育條件更好的城市中。工友們又迷惑了:“你做這么多圖個啥呢?”“圖個啥呢”他仍然是那樣開心的笑“幫助別人,快樂自己!”他爽朗地大笑,團團白霧從他口中升騰出來,似乎是因為他的心太過火熱。工友們佩服他,自發(fā)地加入到了捐款的行列,就這樣清晨的雪地里,多了一群善良可敬的鐵路工人。
善良的種子被風吹到了城市里,許多城里人都在感動的同時加入到了這個由一名鐵路工人發(fā)起的愛心團隊,他們成了了“郭明義愛心團隊”。兩千余人有著同樣的理念::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千余個貧困兒童受助!“郭傻子”成功地幫助了那些孩子。他的笑容更燦爛了。
他以一個榜樣的身份,帶動了一群心懷善意的人。他以一種榜樣的力量,倡導了一次次愛心的捐獻,吹起了一陣友善的春風。
做一件好事容易,堅持做好事不容易,做一輩子好事更不容易。他,是郭明義,一個鐵路工人,一個“傻子”,一個榜樣!
榜樣的力量文章篇(3)
又到了學雷鋒的時候,我們走上街頭尋找好人好事,在路口發(fā)現(xiàn)一白發(fā)蒼蒼的老頭正顫微微地柱著拐杖,車水馬龍,大家涌上前七手八腳地把他攙扶過街,大爺激動地想說什么,均被我們打斷——“做好人好事是我們應該的”。到了街那邊,大爺喘著氣用拐指著我們罵:小兔崽子們,我好容易過了街就被你們弄到這邊來,好容易過了街又被弄過來,今兒都第四回了,還讓不讓我回家。
我不覺得這是個笑話。小時候誰沒拎過一桶臟水,把環(huán)衛(wèi)工人其實已擦干凈了的欄桿再擦一遍。我還把我媽給的零花錢假裝路上撿的交到班主任那里,從而成功登上了當期好人好事榜。
內心里我覺得一個國家是需要道德的,特別是小女孩被反復輾壓而十八路人漠然視之的時候。其實雷鋒精神就是古今中外都認可的利他精神。我也覺得一個時代可以有道德模范,雷鋒是個好人,一個苦孩子,急人之所急,惻隱之心再加光榮之心,從個人的社會角色扮演也沒什么可指責的。
可是,一個國家主張什么榜樣,就暗示它的方向;一個政權去主張榜樣,表明它的氣場。我們明白榜樣的力量,卻不明白什么樣的榜樣才最有力量。
我仔細研究了雷鋒的事跡,他很愛把自己的饅頭或面包送給從早上就沒吃飯的群眾吃,我就奇怪怎會有這么多沒養(yǎng)成早飯好習慣的群眾,后來才知道那正處在1960至1962年間是大饑荒時代,中國餓死了千萬人。我發(fā)現(xiàn)雷鋒很愛把部隊的線衣、棉褲脫給在雪天里冷得發(fā)抖的群眾,這證明,雖然那時的人民日報天天宣傳人民已豐衣足食,實際情況并非這樣。我也發(fā)現(xiàn)雷鋒常帶著戰(zhàn)友們去瓢兒屯車站幫忙打掃衛(wèi)生、送茶送水,特別每逢年節(jié)這里就人山人海,這表明多少年來我們一直沒解決春運的問題。我還發(fā)現(xiàn),雷鋒最愛在大雨天走十幾里路把又餓又累的母子送回家,除了把雨衣給母親而自己抱著孩子一起淋雨也不怕孩子病了這個不專業(yè)的細節(jié)外,這讓我們明白從那時候到現(xiàn)在國家一直沒為老百姓真正完善了公交體系。以及,把蘋果送給沒蘋果吃的職工醫(yī)院病人,把正在淋雨的兩堆軍用苞米搬進屋里,幫正被眾人圍觀的丟了車票的山東大姐買票……分別證明了當時工人勞保真差,對戰(zhàn)備物資管理不細膩,車站治安不好且國人一直很麻木。
雷鋒是一個難得的好人,可樹立道德模范是要與時俱進的,否則遠看好像樹起了一個道德模范,近看其實是一個社會問題的救火員。這難免讓人們去想,這是在樹立什么,還是在掩蓋什么……
我并不反對提倡道德,但中國式道德模范門檻太高了。我覺得道德教育應該是一個普及教育,像卡拉OK一樣易于模仿便于操作,可我們這兒卻搞成特種兵教育、神話教育,恨不得男模范不拉屎女模范不來例假,都沒缺點,也沒特點,別說見錢眼都不開一開,男模范見著美女如同見石頭,女模范見帥哥時就變成了石女,這就顯得沒人性。直到唱紅歌不僅可以道德高尚甚至治愈了不孕不育,不僅不人性,就是巫術教育了。
然后就是反復救溺水者不幸犧牲的,累死在工作崗位上的,救人時把自己兒子留在最后的,自己窮得叮當響舉債十七萬捐款的最后得胃癌去世的,違背消防常識拿著松枝去滅火的,見地主偷公社海椒不去報警卻親自搏斗獻出幼小生命的。總之就是犧牲的、犧牲的……我佩服這些勇于犧牲的人,可另一個問題是,為什么我們總讓他們去犧牲,或者不犧牲的就不叫模范,所以道德教育門檻一定要低,弄成吊環(huán)就是忽悠群眾,本來想讓群眾提升一下道德水準,卻上來一些神話教育、虐童教育、巫術教育、恐怖教育,多好的事兒,都被大尾巴狼給嚇跑了。
美國也樹立道德模范。ABC臺曾推出過一檔叫《真實之美》的道德模范節(jié)目,讓十個俊男美女參加選秀,最重要的是比賽內心的美德,內容設置跟我們一樣是比拼愛心、助人為樂、誠實、公德心?刹⒉幌裎覀冞@兒一水兒地站在臺上回答那些預設了答案的偉光正問題,而是拍下她們在化妝間里被茶水潑到時、被弄臟鞋時、落選時的表情,以示能否平等待人。其中有一個美女在體檢結束后趁人不注意悄悄偷看了別人的成績,被認為缺乏公平心。還有一個暗中安排的環(huán)節(jié)是,讓一個侍者端著咖啡進屋,可兩手不空沒法開門,此時就看兩個參賽美女哪個出于下意識先去幫忙開門。
就是這些平常小事,這個節(jié)目很火,通過電視手段傳播了適用于普通人的道德觀。其實美國人也很講究宣傳,可搞的精明。我覺得幫侍者開門是一個經典鏡頭,那個侍者是來給選手送外賣的,在他遇到困難時,你該怎么幫助幫你的人。這就是橫亙西方很多年的one for all ,all for one精神,是大仲馬在《三個火槍手》里說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對比下來,別人宣傳“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公平觀,我們宣傳“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圣人觀;別人通過平常小事閃現(xiàn)內心一點善念,我們轟轟烈烈打造蠟炬成灰淚始干的烈士團;別人于無聲處透露現(xiàn)代社會的文明價值觀;我們卻在播放大無畏、全無敵、輕傷不下火線、重傷不進醫(yī)院,死了都要拉家人墊背的戰(zhàn)爭獻身觀。
哪是道德了,那簡直是得道……然后該升天了。我們樹立的模范總有一股塑料感和硝煙味,看上去像一個巨大的假肢在表演激揚。咱不能平和一點去提倡道德嗎,不平和地講道德,真不道德。
我其實是喜歡好人雷鋒的,一個質樸的普通青年,喜歡上攝影后開始有些像文藝青年,只是被很差的寫手注水再無限拔高后,不幸在某些同胞心中成了其他青年……雷鋒本身沒錯,利他精神很好,每個國家都有榜樣,問題在于這樣一種普及教育,一定要想明白你到底要什么,或者說我們這些庸俗的人最缺什么。
就講一個關于特蕾莎修女的故事。一個出生在奧斯曼帝國的商人的女兒,立志成為一個修女,她不遠萬里來到印度,上街頭救助麻風、霍亂病人、幫助快要倒斃的老婦清洗被老鼠咬壞的身體。她在加爾各答卡里寺廟后面的空地上設置了救助站,雖遭受官方打壓、宗派攻擊,可堅持幫助不同種族宗教的人,治療、清洗。其實她不可能幫助得到很多人,但她一直堅持給他們尊嚴,有天晚上,剛剛搬來的一個老人快斷氣了,臨死前,他拉著德蕾莎的手,用孟加拉語低聲地說:“我一生活得像條狗,而我現(xiàn)在死得像個人,謝謝了。”
特蕾莎說,人類最大的不幸并非存在于饑餓和病困,而在于當人們處于這境地時,你得伸出手讓他(她)得到應有的尊嚴和歸宿。她超越了宗教和政黨,她并不代表一個權力機構在施舍,而是心靈平等的溝通。特蕾莎修女老了,走了,而她建立于寺廟空地處的收容院入口處掛著一塊牌子上面,永遠寫著“尼爾瑪.刮德”, 按孟加拉語的意思,就是‘靜心之家’。
好人和榜樣并非一樣,很多時候我們被救助得仍像一條狗,就算吃飽了,仍是一條吃飽了的狗……不是嗎。不僅像雷鋒那樣給予人們面包和棉褲,更要像特蕾莎那樣讓人們知道他有權利得到面包和棉褲;不僅像雷鋒那樣在大雨天送母子回家,更重要的是像特蕾莎修女那樣在苦難的日子給予人們尊嚴和歸宿。
讓每一個人知道,即使一生活得像條狗,死的時候也該像個人。這才是榜樣的力量。
【榜樣的力量文章】相關文章:
勵志高考文章: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12-07
榜樣的力量12-09
榜樣的力量作文11-20
榜樣的力量作文(精選)12-13
榜樣的力量作文11-06
生命的力量文章04-01
友情的力量文章04-01
(實用)榜樣的力量作文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