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國演義》讀后感范文400字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边@句話,想必大家都聽過吧!這句話出自《三國演義》這是四大小說名著之一。
在這本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字孔明,人稱臥龍先生,他27歲被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三顧茅廬”請出山。他足智多謀,見多識廣,用兵如神,是剛開始不相信他的關張二人,后來也不得不佩服他了。劉備常說,我有了孔明先生,那真是如魚得水。
一次孔明到吳國去,想和他們結盟,可是有眾多大臣不愿意,后來孔明憑自己拉三寸不爛之舌,上演了一場,精彩的“舌戰(zhàn)群儒”,最終吳國與蜀國達成了共識,結盟了。
兩國結盟后,一次吳國缺箭了,而最近又要和曹操打仗,周瑜以這個借口叫孔明十天內(nèi)造出十萬支箭,孔明說曹操功勢如潮,我只要三天,若做不成,軍法處置。就這樣,孔明又上演了一次,“草船借箭”,讓周瑜萬分佩服。
我希望我也能像孔明那樣料事如神。
【《三國演義》讀后感400字】相關文章:
三國演義讀后感03-31
三國演義讀后感03-31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04-01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精選04-05
三國演義讀后感04-02
讀后感三國演義04-03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04-03
三國演義讀后感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