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長征故事:長征途中最小的女紅軍[1]
為您整理了“長征故事:長征途中最小的女紅軍”,方便廣大網友查閱!更多兒童故事相關信息請訪問兒童故事網。
傳奇經歷——九歲參加紅軍,三過雪山草地
王新蘭1924年出生在四川省宣漢縣。她的叔叔王維舟是她走上革命道路的啟蒙老師。王維舟早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前夕的1920年4月便在上海加入了朝鮮共產黨上海支部。1923年,王維舟在家鄉(xiāng)創(chuàng)辦了第一個新式小學宏文小學,5歲的王新蘭被父親送到這所學校讀書,她在這里不僅學習文化知識,也受到了革命啟蒙教育。1932年10月,紅四方面軍入川。在紅軍打下宣漢縣的那一天,王新蘭第一次看見了神氣的女紅軍戰(zhàn)士,她們腰上別著盒子槍,又刷標語,又教人們唱歌:
“哥哥當紅軍,弟弟要同行。莫說我年紀小,當個通訊兵。莫說我個子矮,幾年就長成人。長個高大漢,扛起槍打敵人。”
幾十年后的今天,王老對這支歌曲仍然記憶猶新。她回憶起當年對那些女兵羨慕之極,她說看到這些女兵,當時心動了一下,這一心動便埋下了要當兵的種子,這粒種子很快有了發(fā)芽的機會。9歲那年,她跟著姐姐找到了紅四軍政治部主任徐立清,磨來磨去王新蘭終于穿上了軍裝。她說,“穿上專門為我做的一套小軍裝,戴上紅五星八角帽,別提心里多高興了。我被分配到了紅四軍宣傳委員會,后來紅四軍成立宣傳隊,我就當了一名小宣傳員,天天跟著老同志學識簡譜,吹笛子,吹簫,打洋鼓……我和其他隊員每到一個村子,用門板、凳子搭舞臺,上演的大都是反映革命翻身求解放的戲劇!
1935年3月30日晚,這是王新蘭永遠不會忘記的日子,就在這一天,不滿11歲的她踏上了萬里長征路。
她所在的部隊,先是渡過嘉陵江,背后是密集的槍炮聲。開始她和戰(zhàn)友們一起做宣傳,也幫助醫(yī)療隊救助傷病員。但是不久王新蘭患上了傷寒,只能用棍子支撐著往前走,終于在一天早上支撐不住栽倒在地上不省人事,宣傳隊的一位大姐抱著一線希望,把飯嚼爛,掰開她的嘴喂下去,幾天之后,她又奇跡般地睜開了眼睛。
在關于長征的故事中,我們聽得最多的就是紅軍爬雪山過草地。但是怎么會想到,小小的王新蘭竟然會三過雪山草地。1935年6月,王新蘭第一次隨部隊來到了雪山。在攀登雪山的當天凌晨3點,她所在的宣傳隊員們就起床了,把所有的衣服都穿在身上,用布把腳裹好,為了御寒,每人還喝了一碗辣椒湯。然而,當他們剛剛走到山腳下,就領略了大山的“淫威”,地面凍得硬梆梆的,棍子杵上去便鐺鐺做響。其實這還僅僅是開始,當他們走到山腰,肆虐的山風像刀子一樣割在臉上,渾身都凍透了。作為宣傳隊員的王新蘭還要忍受著幾乎超過人極限的痛苦,在指導員的帶領下在山口搭起宣傳臺,用竹板鼓舞戰(zhàn)士們的士氣:“同志們,加勁走,趕快穿過大風口。莫歇勁,莫逗留,‘三不準’要求記心頭。累了不準地上坐,坑洼里的積水不能喝。不準大鬧大步跑,互相幫助都走好。紅軍戰(zhàn)士英雄漢,定能征服大雪山!睅资昵暗倪@些宣傳詞,王老至今都是倒背如流。
8月下旬部隊開始過草地。談起過草地的經歷,王老感覺仿佛就在昨天。她說:“我背著一雙草鞋,一條線毯,拄著小棍,緊緊跟著前面的同志,踏著他們的腳印,一步一步挪動。由于進入草地前沒有籌到更多的糧食,因此在草地休息時,我們就四處找野菜,然后七、八個人用一個臉盆煮煮,撒上點糧末,每人盛上半缸子,用草棍往嘴里撥著吃……”
一天,王新蘭栽倒在草地上再也不想爬起來。是隊長用自己舍不得吃的一點炒面救了她的命。王老說,進入草地的第四天、第五天是最難熬的日子,泥濘的水潭,加上部隊斷糧,兩腿就像灌了鉛一樣,一腳踩下去就很難再拔出來。晚上的草地更難熬,又冷又餓,大家只好背靠背坐著,凍得還是不能入睡。指導員就把野草點著讓大家取暖,帶著大家唱歌、跺腳、搓手,想盡辦法抵御嚴寒。經過七、八天的生死搏斗,王新蘭他們終于走出了草地。
由于張國燾的分裂主義,四方面軍的將士經歷了三過草地的艱苦歷程。9月中旬,王新蘭所在部隊二過草地。時值深秋,無衣無食,加上部隊剛過了一次草地,又經過包座、松潘兩次苦戰(zhàn),已疲憊不堪。他們幾個小隊員每人拄一根小棍,悶悶地跟部隊走著,誰也不說話。王新蘭說,第三次過草地是最艱苦的一次,走到草地時糧食都快吃光了,而且前兩次過草地,能夠吃的野菜和菜根都挖光了,是指導員在最困難的時候,給我們每人一點點炒面,幫我們拉緊毯子,才讓我們這些小紅軍活了下來。
戰(zhàn)地浪漫曲——兩個人的云陽鎮(zhèn)
我們都知道王老是蕭華將軍的夫人,在艱苦的環(huán)境里,他們有著怎樣的戰(zhàn)地浪漫曲呢?
“七七事變”爆發(fā)后,國共兩黨結成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紅軍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王新蘭等被派到延安抗大學習。8月底,他們來到了八路軍總部所在地陜西三原的云陽鎮(zhèn)。本來準備在這里辦好手續(xù)后就去延安,但不巧,由于發(fā)大水,去延安的道路被沖毀,王新蘭他們只好等待路修好了再走。一天,王新蘭等幾個宣傳隊員在村頭唱歌跳舞,突然碰到了陳庚。陳庚告訴王新蘭,他們是
王新蘭1924年出生在四川省宣漢縣。她的叔叔王維舟是她走上革命道路的啟蒙老師。王維舟早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前夕的1920年4月便在上海加入了朝鮮共產黨上海支部。1923年,王維舟在家鄉(xiāng)創(chuàng)辦了第一個新式小學宏文小學,5歲的王新蘭被父親送到這所學校讀書,她在這里不僅學習文化知識,也受到了革命啟蒙教育。1932年10月,紅四方面軍入川。在紅軍打下宣漢縣的那一天,王新蘭第一次看見了神氣的女紅軍戰(zhàn)士,她們腰上別著盒子槍,又刷標語,又教人們唱歌:
“哥哥當紅軍,弟弟要同行。莫說我年紀小,當個通訊兵。莫說我個子矮,幾年就長成人。長個高大漢,扛起槍打敵人。”
幾十年后的今天,王老對這支歌曲仍然記憶猶新。她回憶起當年對那些女兵羨慕之極,她說看到這些女兵,當時心動了一下,這一心動便埋下了要當兵的種子,這粒種子很快有了發(fā)芽的機會。9歲那年,她跟著姐姐找到了紅四軍政治部主任徐立清,磨來磨去王新蘭終于穿上了軍裝。她說,“穿上專門為我做的一套小軍裝,戴上紅五星八角帽,別提心里多高興了。我被分配到了紅四軍宣傳委員會,后來紅四軍成立宣傳隊,我就當了一名小宣傳員,天天跟著老同志學識簡譜,吹笛子,吹簫,打洋鼓……我和其他隊員每到一個村子,用門板、凳子搭舞臺,上演的大都是反映革命翻身求解放的戲劇!
1935年3月30日晚,這是王新蘭永遠不會忘記的日子,就在這一天,不滿11歲的她踏上了萬里長征路。
她所在的部隊,先是渡過嘉陵江,背后是密集的槍炮聲。開始她和戰(zhàn)友們一起做宣傳,也幫助醫(yī)療隊救助傷病員。但是不久王新蘭患上了傷寒,只能用棍子支撐著往前走,終于在一天早上支撐不住栽倒在地上不省人事,宣傳隊的一位大姐抱著一線希望,把飯嚼爛,掰開她的嘴喂下去,幾天之后,她又奇跡般地睜開了眼睛。
在關于長征的故事中,我們聽得最多的就是紅軍爬雪山過草地。但是怎么會想到,小小的王新蘭竟然會三過雪山草地。1935年6月,王新蘭第一次隨部隊來到了雪山。在攀登雪山的當天凌晨3點,她所在的宣傳隊員們就起床了,把所有的衣服都穿在身上,用布把腳裹好,為了御寒,每人還喝了一碗辣椒湯。然而,當他們剛剛走到山腳下,就領略了大山的“淫威”,地面凍得硬梆梆的,棍子杵上去便鐺鐺做響。其實這還僅僅是開始,當他們走到山腰,肆虐的山風像刀子一樣割在臉上,渾身都凍透了。作為宣傳隊員的王新蘭還要忍受著幾乎超過人極限的痛苦,在指導員的帶領下在山口搭起宣傳臺,用竹板鼓舞戰(zhàn)士們的士氣:“同志們,加勁走,趕快穿過大風口。莫歇勁,莫逗留,‘三不準’要求記心頭。累了不準地上坐,坑洼里的積水不能喝。不準大鬧大步跑,互相幫助都走好。紅軍戰(zhàn)士英雄漢,定能征服大雪山!睅资昵暗倪@些宣傳詞,王老至今都是倒背如流。
8月下旬部隊開始過草地。談起過草地的經歷,王老感覺仿佛就在昨天。她說:“我背著一雙草鞋,一條線毯,拄著小棍,緊緊跟著前面的同志,踏著他們的腳印,一步一步挪動。由于進入草地前沒有籌到更多的糧食,因此在草地休息時,我們就四處找野菜,然后七、八個人用一個臉盆煮煮,撒上點糧末,每人盛上半缸子,用草棍往嘴里撥著吃……”
一天,王新蘭栽倒在草地上再也不想爬起來。是隊長用自己舍不得吃的一點炒面救了她的命。王老說,進入草地的第四天、第五天是最難熬的日子,泥濘的水潭,加上部隊斷糧,兩腿就像灌了鉛一樣,一腳踩下去就很難再拔出來。晚上的草地更難熬,又冷又餓,大家只好背靠背坐著,凍得還是不能入睡。指導員就把野草點著讓大家取暖,帶著大家唱歌、跺腳、搓手,想盡辦法抵御嚴寒。經過七、八天的生死搏斗,王新蘭他們終于走出了草地。
由于張國燾的分裂主義,四方面軍的將士經歷了三過草地的艱苦歷程。9月中旬,王新蘭所在部隊二過草地。時值深秋,無衣無食,加上部隊剛過了一次草地,又經過包座、松潘兩次苦戰(zhàn),已疲憊不堪。他們幾個小隊員每人拄一根小棍,悶悶地跟部隊走著,誰也不說話。王新蘭說,第三次過草地是最艱苦的一次,走到草地時糧食都快吃光了,而且前兩次過草地,能夠吃的野菜和菜根都挖光了,是指導員在最困難的時候,給我們每人一點點炒面,幫我們拉緊毯子,才讓我們這些小紅軍活了下來。
戰(zhàn)地浪漫曲——兩個人的云陽鎮(zhèn)
我們都知道王老是蕭華將軍的夫人,在艱苦的環(huán)境里,他們有著怎樣的戰(zhàn)地浪漫曲呢?
“七七事變”爆發(fā)后,國共兩黨結成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紅軍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王新蘭等被派到延安抗大學習。8月底,他們來到了八路軍總部所在地陜西三原的云陽鎮(zhèn)。本來準備在這里辦好手續(xù)后就去延安,但不巧,由于發(fā)大水,去延安的道路被沖毀,王新蘭他們只好等待路修好了再走。一天,王新蘭等幾個宣傳隊員在村頭唱歌跳舞,突然碰到了陳庚。陳庚告訴王新蘭,他們是
【長征故事:長征途中最小的女紅軍[1]】相關文章:
長征故事精選:長征中的醫(yī)院[1]05-12
紅軍長征的故事作文05-26
有關于長征途中過草地的故事[1]05-12
長征途中的感人故事05-13
關于紅軍長征感人小故事300字[1]05-12
紅軍長征感人簡短故事04-12
紅軍長征作文04-01
長征途中的感人故事3篇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