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復習策略
考試是考量一個學生知識的一個最為常用和最為實用的方法,因此考試在學生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但是為了讓考試得到好的成績,以及應對高考得到好的前途,那么對于考試也應該有個號的認識。而考后總結是應對考試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技巧。
總結什么?
一是要總結考試成績。
要通過總結學會正確地看待分數(shù)。只有正確看待分數(shù),才不會被分數(shù)蒙住你??背后的秘密。
二是要總結考試得失。
從中找出成敗原因,這是考后總結的中心任務。學習當然貴在努力過程,但分數(shù)畢竟是知識和技能水平的象征之一,努力過程是否合理也常常會在分數(shù)上體現(xiàn)出來。因此,不能不重視總結。
三是通過總結確定下階段的努力方向。
名人有言,雖跛足而不迷路能勝過快步如飛卻誤入歧途的人。所以,下決心應當是在了解情況之后。另一方面,了解了情況,卻沒有有的放矢的行動,總結也就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因此,要善于在總結的基礎上確定下一階段的努力方向。
怎樣總結?
首先是按一定的項目分類,然后進行數(shù)理統(tǒng)計,找出主要的失分領域。
如可以設立根本不懂、考時忘記了、掌握不準確、粗心大意和審題錯誤等項目,對全部失分進行分類,得出失分率,這樣就可以大體了解主要的失分因素了。也可設立人物、事件、時間、地域、術語與評價等項目進行分類統(tǒng)計,找出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男生常常在時間領域丟分,女生則常常在地域領域丟分。還可設立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國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現(xiàn)代史等項目進行分類統(tǒng)計。一般而言,世界史常常是弱點。
其次是進行深層次分析,看看隱藏在失分表象下面的真實原因是什么。
如審題錯誤是眾多同學失分的重要原因,要進一步分析是粗心大意造成的還是時間不夠用造成的?是心理緊張造成的還是根本就沒有讀懂題目造成的?當然也可能是由于思維定勢造成的。又如考時忘記了也是常見的失分原因。那么,是識記不牢固,還是過于緊張?是過于疲勞(身體不好),還是思維不夠敏捷(根本就沒有想到)?一般而言,各種具體原因大體都可歸入知識基礎、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心理與身體素質和考前準備五個方面。
最后是制訂整改措施。
沒有具體的措施,光說今后要努力學習等于不說。在找出找準失分原因的基礎上,就可以有針對性抓住主要問題,制定具體的整改措施,以此指導下一階段的學習。當然,同樣重要的是以后的行動。
心動不如行動。再好的學習方法,只有與每位學生自身的特點相結合,只有轉化為每位學生的日常行動,才會產生積極效果。在此,筆者真誠地寄語每一位高三文科生:一個人所能給予另一個人的最大貢獻,便是幫助他學會自助,我已盡力了,現(xiàn)在就看你的啦
總結:希望同學們能合理運用上述的高考政治復習策略:后認真總結,在高三的第一輪復習中掌握正確的方式方法,強化基礎知識的記憶,把知識學的更加扎實牢固!
【高考政治復習策略】相關文章:
高考政治復習策略及方案12-09
高考復習政治提分策略12-09
高考政治復習指導和策略12-09
高考政治復習策略精講12-09
高考政治學科復習備考策略12-08
高考政治的二輪復習重點及策略12-09
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策略總結12-09
中考復習:政治復習策略12-09
高考復習策略12-09
考研政治復習策略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