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優(yōu)秀讀書筆記
關于如何閱讀,大佬們開出的書單一般都會有這本《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相對于美版經(jīng)典,艾德勒和范多倫合著的《如何閱讀一本書》,日本作家奧野宣之的這本書更為通俗易懂,所列方法實用且上手快。這兩本書相輔相成,一本注重閱讀的理論基礎,一本注重閱讀的實用方法。
相信已經(jīng)有很多人看過《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所以起筆寫作本文我想借書中知識結合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體會展開分享。
拿起筆來你已經(jīng)成功了一半
讀書如果不做筆記,一段時間后這本書差不多又還給作者了。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當你愿意為讀書拿起筆時,這表示你已經(jīng)在很認真的對待閱讀這件事啦。前中國男足主教練米盧說過:“狀態(tài)決定一切!焙螢閼B(tài)度?對于閱讀,端正地坐在書桌旁,拿起筆就是最好的態(tài)度。
制定書單的好處:博而廣,不如精而深。
閱讀之前要解決一個問題:讀書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只是娛樂,那閑坐一旁看看小說、散文就很開心。當然,也不需要做筆記。如果想有所得(這里的“得”可能是知識積累、是變現(xiàn)、是寫出高質(zhì)量的文章等等),那閱讀就應該認真對待了。
與其東看一本,西看一本亂讀,有目地性的閱讀一個主題類書籍,會引發(fā)你對該問題深刻的思考,比較閱讀的別一個好處是你可以找到解決同一問題的多種方法。對各種方法的比較分析,有助于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思維理解。
比如閱讀方法這一類別的書,《文心》、《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實用性閱讀指南一一把讀到的知識轉化成能力》、《深閱讀》、《如何閱讀一本書》這五本書構成的書單基本上可以解決閱讀過程中的普遍性問題。
書單的制定可以是名家推薦,也可以自己制定。開始的時候我建議還是多看名家推薦,比如簡書、豆瓣上面都有很多很好的書單推薦,當你有了一定的閱讀經(jīng)驗后,可以試著為自己量身定制書單。迅速而準確得找到需要的書單是一種厲害的能力。
高效的讀書筆記
以下記錄的讀書筆記法融入了我個人的筆記習慣,不妥之處權當是一種討論。
看書前我會拿出一本新的筆記本,或是在筆記本上打開新的一頁。在頁頭把書名寫得很大。這樣當我翻筆記時很容易找到這本書的筆記。
詞:好詞和不認識的詞用一到兩頁記錄。不和其它記錄混淆。在看完書后會在百度或網(wǎng)上詞典上查查詞意和用法。
句:當然也會另起一頁。如果是短句,我會直接抄在本子上。如果是長句,筆記中標上“PXX”(XX表示頁碼),后面簡單的寫上摘錄原因,然后在書上劃波浪線。這樣的記錄法即節(jié)約了空間也減少了筆錄的時間。
《如何閱讀一本書》中介紹了很多種在書中標記方法(不同內(nèi)容用不同線)。有興趣可以詳細閱讀。
閃光的思維:看書的時候有時會冒出一些想法或是感悟。這是看書過程中最重要的收獲,不論在什么地方,靈光閃動時一定要記下來。而且越詳細越好。如果看完書后要寫書評或感悟,閃光的思維會是最有價值的內(nèi)容。
架構和邏輯主線:看書過程中用思維導圖嘗試記錄全書的架構。畫出書的架構,這樣書的主線和副線自然也會呈現(xiàn)出來。有時為了閱讀的連貫性,也會把這個工作放在看完全書之后。不論如何,這個工作依然很重要。當你寫文章或小說時,能夠規(guī)劃出架構、制定文章的主線、副線,這表示你寫的小說一定有清晰的脈絡而且富有條理。
中心思想:一般在序或是書最后的總結部分會找到書的中心思想。這里只需要標記。少部分書沒有,只好自己總結?赐暌槐緯,能用幾句話把書的內(nèi)容概括出來還是很有必要的。
錄入歸納:我的讀書筆記常常很凌亂。所以每看三五本書,就會將筆記錄入電腦,并按自己習慣的索引方式建目錄。比如生詞部分我沒有按書歸類,而是歸為一類,方便以后查找。錄入的過程也算是一次再學習,會加深印象。
重讀的意義
讀書的目的當然是學以致用。重讀實際上就是復習。真的想把書用起來,重讀必不可少。對于不太重要的書,我們可以通過重讀筆記來鞏固知識。重要的書,可以是重讀全書。錯過的精彩細節(jié)此時說不定會自己從書中跑出來。
雖然我沒有按《如何閱讀一本書》的內(nèi)容、順序與大家分享。但我所列出來的要點實際上正是這本書的精華所在。當然,其中也加入了我的個人想法。寥寥千字自然不能把本書的所有精華呈現(xiàn)給你,只是希望能勾起大家的學習興趣,去閱讀一些很好的閱讀方法類書籍。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優(yōu)秀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如何閱讀一本書》的讀書筆記12-09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2100字03-11
原版好書推薦 - 《如何閱讀一本書》03-10
有效的讀書筆記范文12-03
如何有效緩解考研壓力12-09
考研政治如何有效復習12-09
《有效教學論》讀書筆記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