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編大學生學習方法論文范文
大學里的學習方法論文
大學是人一生中最為關鍵的階段。從入學的第一天起,就應當對大學四年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規(guī)劃,使自己能在以后的學習中享受到最大的快樂,在畢業(yè)時找到自己最喜愛的工作,把自己培養(yǎng)成為一個四有新人。大學里面,要學的東西很多,要培養(yǎng)的能力也很多。下面我結合自己的經歷和經驗,講講一些我認為比較重要的能力和學習方法。
首先是態(tài)度的轉變:進入大學的校園,就必須從被動轉向主動。在大學里,沒有人比你更在乎你自己的工作、學習、生活和未來,你必須成為自己未來的主人,你必須積極地管理自己的學業(yè)和將來的事業(yè)。積極主動首先表現(xiàn)為對自己的一切負責,不要讓高中那種學習方法繼續(xù)泛濫下去。比如說,有些同學認為英語重要,但學校不考試就不學英語,我們大三大四已沒有英語課了,但我們許多同學還是堅持提高自己的英語;或者,有些同學覺得自己需要參加社團磨練人際關系,但是因為害羞就不積極報名;還有的學生看到別人逃課,自己也跟著不去上課。對于這種消極、膽怯的作風,你終有一天會付出代價的。
我曾在書中看到以下這句話:“在高中時,大學像是黑暗中的一盞明燈,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進了大學后,天亮了,我們不知道該向何處去”。這正是部分一年級新生思想的真實寫照,許多同學入校后進入了目標盲區(qū)。有部分同學到了大四才開始做人生和職業(yè)規(guī)劃,而一個主動的學生應該從進入大學時就開始規(guī)劃自己的未來。只要認真制定、管理、評估和調整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你就會離你自己的目標越來越近。
其次是自學的能力:大學學習與中學學習截然不同的特點是依賴性的減少,代之以主動自覺地學習。大學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教育的內容是既傳授基礎知識,又傳授專業(yè)知識,教育的專業(yè)性很強,還要介紹本專業(yè)、本行業(yè)最新的前沿知識和技術發(fā)展狀況。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比中學要大為擴展。課堂教學往往是提綱掣領式的,教師在課堂上只講難點、疑點、重點或者是教師最有心得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就要由學生自己去攻讀、理解、掌握。大部分時間是留給學生自學的。因此,培養(yǎng)和提高自學能力,是大學生必須具備的本領。大學的學習不能象中學那樣完全依賴教師的計劃和安排,學生不能只單純地接受課堂上的教學內容,必須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發(fā)揮自己在學習中的潛力。這種充分體現(xiàn)自主性的學習方式,將貫穿于大學學習的全過程,并反映在大學生活的各個方面。
大學生應當充分利用學校里的人才資源,從各種渠道吸收知識和方法。如果遇到好的老師,你可以主動向他們請教,或者請他們推薦一些課外的參考讀物。除了資深的教授以外,大學中的青年教師、碩士生、博士生乃至自己的同班同學都是最好的知識來源和學習伙伴。每個人對問題的理解和認識都不盡相同,只有互相幫助,大家才能共同進步。
大學生應該充分利用圖書館功能,培養(yǎng)獨立學習和研究的本領,為適應今后的工作或進一步的深造做準備。首先,老師課堂上都會提一些科學前沿內容,比如新材料、新制備工藝等等,此外還會有一些課外學習材料,尤其是到了高年級,所以大學生一定要學會查找書籍和文獻,以便接觸更廣泛的知識和研究成果。同樣,當我們在一門課上發(fā)現(xiàn)了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就應當積極去圖書館查閱相關書籍文獻,了解這個課題的來龍去脈和目前的研究動態(tài)。
1. 大學里課程的學習。
一般說來,大學四年需要學習的課程有四五十門,每一個學期學習的課程都不相同。大學一、二年級主要學習公共課程和基礎課程,大學三年級主要學習專業(yè)基礎課和部分專業(yè)課,大學四年級重點學習專業(yè)課和進行畢業(yè)設計、做畢業(yè)論文。大學教師講課有以下特點:一是介紹思路多,詳細講解少。主要講授重點、難點內容,而且許多教師都使用多媒體授課,授課進度比較快,一節(jié)課可能要講授一章或幾章的內容。二是抽象理論多,直觀內容少。三是參考書目多,課外習題少。針對這樣的變化,我們必須盡快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首先是要做到主動預習,通過預習,了解課程的前后關系及內在聯(lián)系,能夠大體上對所學知識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不要求都懂,也不用花很多時間,但預習會很大程度上避免上課聽不懂的現(xiàn)象;
其次是要認真聽課,不逃課不打瞌睡,努力提高聽課質量,緊跟老師的思路,適時記錄教師上課時所傳授的知識和具體的、有特色的解題思路,不需太詳細,但層次要分明,提綱挈領,突出難點、重點,作筆記一個最大的優(yōu)點還可以提高注意力,防止精力分散。有時候我們前面的內容沒聽懂,這是常有的,但不是接下來的內容就不聽了,只要把前面的結論當做已知量,接著往下聽。我個人覺得這個辦法挺實用的.
然后是要獨立完成作業(yè),大學的作業(yè)相對高中而言,量少而精,著眼于加深對原理的理解和思考方法的培養(yǎng),我做作業(yè)前一般都會把這次課的書本內容認真的看一遍再做作業(yè);最后,每隔一段時間,還要進行一次綜合復習,可以畫圖、畫表歸納整理,這樣你會對整個課本內容有一個全面、概括的了解,有利于加深理解和系統(tǒng)記憶。同時打好基礎也是我們必須做的.事情。在目前,大學成績往往決定你能否保研,能否找到一個好工作。如果你對它們有興趣,那你是幸運兒,可以享受學習的樂趣;但就算你沒有興趣,你也必須把這些基礎打好。
2. 做時間的主人,充分利用時間
大學期間,除了上課、睡覺和集體活動之外,其余的時間機動性很大,科學的安排好時間對成就學業(yè)是很重要的。首先,要安排好每日的作息時間表,哪段時間做什么,安排時要根據(jù)自己的身體和用腦習慣,在腦子最好用時于什么,腦子疲備時安排干什么,做到既調整腦子休息,又能搞一些其他的諸如文體活動等。一旦安排好時間表,就要嚴格執(zhí)行,不要拖拉和隨意改變,養(yǎng)成今日事今日做的習慣,千萬不要等明日。我生待明日,萬事成磋砣。其次,要珍惜零星時間,大學生活越豐富多采,時間切割得就越細,零星時間越多。
3. 最后,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
動手能力的重要性,我想不用我再證明了,尤其是對我們學習工科的人來說。無論學習何種專業(yè)、何種課程,如果能在學習中努力實踐,做到融會貫通,我們就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知識體系,可以牢牢地記住學過的知識,這就叫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因此,我建議同學們多選些與實踐相關的課程。大學里這種機會是很多的,比如我們每個人都要做的《大學物理實驗》,每一個都很經典,都含有深厚的背景知識和思維,大家千萬不能應付了事!它們不僅讓我提前了解科研情況,更是對書本知識學習的一種促進。很多基礎知識都會出現(xiàn)在你的實驗中,這樣你去學習書本知識還會覺得枯燥嗎?同時,你的操作能力,研究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等都會有一定的提高。
以上就是大學里幾項比較基本的能力和方法,最后送大家一句李開復的話:經過大學四年,你會從思考中確立自我,從學習中尋求真理,從獨立中體驗自主,從計劃中把握時間,從交流中鍛煉表達,從交友中品味成熟,從實踐中贏得價值,從興趣中攫取快樂,從追求中獲得力.
【精編大學生學習方法論文范文】相關文章:
2.壞孩子作文精編
3.經典勵志短句精編
4.國學經典句子精編
5.經典人生格言精編
6.人生唯美句子精編
8.中華哲理故事精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