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四月聊閑天-生活雜談
人間四月聊閑天_
近來少有閑情看閑書。
若說沒有時間,自己心里都虛。
但是俗世中的紛亂實在倒人胃口,不僅飯吃得惡心,書也連帶著讀的沒心情。此種狀況下只適合發(fā)呆,或者聊閑天釋放一下。
然而小丫頭最近迷上了《我是特種兵》,要去書店找原版的小說。于是周日等她下了課,一起去冒充有文化的。就象她早上調侃我,戴上了眼睛看起來特別有文化,前陣兒去開家長會也應該這樣,不要讓老師和同學以為她的媽媽是個游手好閑的家庭主婦。她不知道她媽媽雖然不是家庭主婦,但是卻喜歡游手好閑的。所以打發(fā)她自去找她的小說后,一人在散文架間閑逛。
散文一向少人追捧,雖是周末,依然架下人少,架上人多。名字大多晃眼,但無奈大腦空空,任神馬作品都想不起,唯記得余光中手里的那張船票,和林語堂的飯后一支煙。至于港臺,除了張小嫻的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和最厲害的病毒,更是沒有其他印象?催^的書真象吃過的飯,最后都成了空氣和垃圾。新生代的.作品更不用說,其實連名字好多都不認得。轉來轉去,只得安慰自己,盡管沒喂了腦子,好歹喂了眼睛。
隨手從架上抽了一本林徽因的精選集,書很厚,也很雜,詩歌、散文、小說,還有建筑隨筆。才發(fā)現(xiàn),盡管世人都稱其為才女加美女,另有那么多愛情傳奇罩身,但是真正的作品竟沒讀過,唯一一首常被人傳誦的《人間四月天》,還好長時間以為是徐志摩寫的。想想自己的不學無術又張冠李戴,不由心生慚愧,也心存敬畏,忙把這本書恭恭敬敬請回家,預備空時補補腦子,受受才女的熏陶,雖這輩子成才女無望,好歹咱也努力過。不是那誰說過,結果并不重要,享受的是過程,盡管我常狐疑這是阿Q似的自我安慰之語。
看那個年代的作品,卻讓現(xiàn)代人自覺俗氣和羞愧。按理亂世之中,人的生存都成問題,竟然也有那么多的詩人和畫家涌現(xiàn)出來,都說藝術是物質基礎之上的奢侈品,看來也不盡然。年輕人湊在一起談的或是國事,或是藝術,或是理想,有些少年壯志不言愁的感慨,新文化運動時期的青年真是另一個世界的人。即便是愛情,也偉大到讓人不可思議!耙簧碓娨馇て,萬古人間四月天!边@種不求回報的愛,感天動地之余,仔細想來,也太過于深沉,或者叫沉重,不知道會不會讓當事者不堪重負,心中難安。當然也許,是咱小人之心,看慣了如今現(xiàn)實中對于付出斤斤計較的人,對待愛情象放貸,一分一厘計算的清楚,只等有一天讓你連本帶利償還,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揣度。
不過,羨慕一下那個時代,似乎并不比羨慕才女加美女本身更有意義。時間是不會倒流的,社會發(fā)展的進程也不可能就此停歇。也許七八十年之后,也有人生出相似的感慨。只是不知道七八十年前的“才”與“美”,和七八十年后的“才”與“美”,是不是也象現(xiàn)在一樣,都是包裝出來的。這也是我常狐疑的問題。
【人間四月聊閑天-生活雜談】相關文章:
1.人間四月天作文
4.某一天-生活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