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憶
入冬以后,經過多天的期盼,天空終于飄下了零零星星的雪花。地上還沒有掛白,但孩子們已經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一下課就沖出教室,在操場仰著小臉,舉手向天,就像迎接圣物一般,迎接著雪花的到來?粗巴饧婏w的雪花和孩子們興奮的模樣,一時間竟情不能已,不由得勾起自己對兒時的回憶。
小時候生活在鄉(xiāng)村,記憶中那個時光總是靜怡的,就像時間停滯了一樣,尤其是在雪天里。地里的麥苗兒,屋頂,村西的老榆樹和柴垛都披上了素衣;牲口在圈里磨牙;農人們則圍在炭火邊(我們那里沒有炕)取暖——男人吧嗒著煙鍋,女人有一搭沒一搭地納著鞋底兒,或打趣兒,或謀劃著來年的光景;如果有不甘寂寞的,那就是可憐的雞們了,它們好像永遠沒有飽過的時候,在雪地里邊畫著畫邊拋食吃。除了雞們,還有就是活潑好動的孩子們了。我們可沒有像大人們那樣閑適地待著,雪天是孩子們的天堂。打雪仗,堆雪人這樣的游戲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但還有一些比打雪仗堆雪人更有趣的事兒,這些事也只能在雪天里才可以做,比如說“捕麻雀”,再比如說“攆兔子”之類的活動,就很有意思。
捕麻雀有兩種方法,我都試過。一種是在屋場里掃出一塊地來,支上篩子,篩下撒上秕谷,繩子的一頭拴到撐篩子的棍子上,另一頭遠遠地用手拽住,躲到門后邊,透過門縫靜靜地觀望,待到麻雀跳到篩下尋食的時候,猛地一拉,就扣住了。原理上是這樣的,可實際操作的時候,往往大相徑庭。不是扣不住,就是扣住了準備捉拿的時候,雀兒從掀起的縫隙間呲溜一聲飛跑了。這樣的情況往往居多,令人好不沮喪。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用兩塊磚,四根小棍,一把秕谷。兩塊磚平鋪著對齊,將一塊輕輕掀起,四根小棍搭成口子形狀,小棍銜接處總是懸而又懸,機關就在這兒了,然后用掀起的磚輕輕壓上,撒上秕谷做誘餌。如若麻雀跳進來吃食,觸碰小棍,掀起的磚就會落下,砸中麻雀。這種辦法好處就是,如此裝置可以設若干個,還不用人老盯著,如果看到磚合上了,就知道獵物中招了。但是這種方法也是屢試不爽,經常被雞們打擾。磚合上了,以為捕到了,近前一看,秕谷吃得一粒未剩,什么也鳥物沒有,倒便宜了那些可惡的雞們。
在捕麻雀的“隊伍”中,大個兒是個好手!按髠兒”是人名,同輩,是我們的玩伴,由于個子小,大家伙都這么叫,怪有意思的。雖然個子小,但是人賊精,無論干什么事特別有招。捕麻雀的時候,小孩子們都愛跟著他混,他說靜氣大家都靜氣,他說拉繩大家伙就拉繩,就像指揮官一樣牛氣十足。
說到另一項活動“攆兔子”,這可是孩子們的最愛。這攆兔子可是體力活,往往三五一堆,踩著尺把厚的`雪,咯吱咯吱響,四處尋覓,看有沒有兔子出沒的蹤跡。雪后,白茫茫的大地上平平坦坦,一望無垠,假使有動物奔跑過的痕跡,無論如何也逃不掉小獵人們警惕的眼睛。就這樣尋尋覓覓,覓覓尋尋,直到有人喊:“看!”嘩啦一下,都撲將過去,開始順著兔子留下的爪印,一路追蹤下去。有時候追著追著追到天黑,也不見兔子的影子。而有的時候,正順著爪印追著,忽然就沒了影蹤,猶豫間,兔子嗖的從雪窩里跳出來,沒命地逃。于是,這幫熊孩子們也就沒命地追呀追......
故鄉(xiāng)的雪依然在年復一年的下。就在這雪里,我長大了,把最珍貴的東西——魂兒丟在了那里,人卻離開了,能帶走的就是對鄉(xiāng)村的記憶,尤其是那個被皚皚白雪包裹著的鄉(xiāng)村。
窗外的雪漸漸大了,地上已見了白,這雪越發(fā)像雪了。
【雪憶】相關文章:
1.憶雪散文隨筆
8.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