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臺風的影響的文章
臺風,亦稱颶風。是形成于熱帶或副熱帶海面溫度在26℃以上的廣闊海面上的熱帶氣旋。在每年的夏秋季節(jié),我國毗鄰的西北太平洋上會生成不少名為臺風(Typhoon)的猛烈風暴,有的消散于洋上,有的則登上陸地,帶來狂風暴雨。
生活在內陸的朋友往往羨慕沿海地區(qū)有美味的海鮮可吃,有壯闊的大海風光可欣賞,有清涼的海水可嬉戲......卻不知兇猛的臺風、狂大的海浪曾無情地肆虐著沿海地區(qū),給我們帶來嚴重的創(chuàng)傷。
臺風是我們沿海地區(qū)人們的惡夢。小時候,臺風要來的前幾天,大人們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都到海岸邊一擔一擔地挑起塘泥筑塘壩;老人們在家加固門窗、墊高田埂、打開水庫閘門;而我們小孩則收聽廣播,隨時向大人匯報臺風的走向。
其實,我們所有的預防措施只是一種心里安慰。臺風所過之處,房瓦被掀,莊稼被淹,果樹被拔,塘壩、道路被毀,養(yǎng)殖的水產品被殘暴的海浪無情地沖走......屋外狂風暴雨,屋內大雨傾盆。大水沖進家門,我們蜷縮在二樓,趴在樓梯口,眼巴巴地望著鍋而沒飯吃,也沒地方睡。其實也不敢睡,因為誰也無法預知臺風會停留多久,房屋是否會倒塌,我們做好了逃亡的準備。
此刻,我們收不到外界的任何信息,也傳遞不出受災的具體情況,因為,電線柱已倒,電線已被狂風刮斷,信號中斷。我們唯有自救。父親不停地用繩子把桌子、大缸等重物和屋柱纏繞在一起,以防洪水把屋柱沖倒;母親則拿著掃帚不停地掃墻邊的水,怕積水軟化泥墻而倒塌。大姐領著我們姐妹四人拿著臉盆到處接從屋頂漏下的大雨,再倒往窗外。
快走,大壩快要沖倒了......不知是誰大喊了一聲。
父親抓起鐵鍬沖出家門,村里所有的青壯年都沖向大壩。我知道,大壩若倒,我們村就會被海浪吞沒,我們無一生還,死亡的恐懼逐漸侵入我幼小的心靈。長姐如母,她不停地安排我們:沒事的,會挺過去的!可她的眼神告訴我,她也害怕。
臺風無情人有情,海浪無愛人有愛!面臨狂風暴雨,面臨囂張的海浪,領導、干部帶頭,村民們肩搭肩,手拉手筑起一道剛毅的人墻,才能把一包一包的石頭、磚塊、塘泥墊在大壩的'缺口上......男人與海浪的搏斗,女人與雨水的奮戰(zhàn),讓我們從小就學會了與臺風抗爭!與死神抗爭!
臺風過后,一片狼籍。大人們無暇顧及疲倦,也來不及惋惜就得投入搶修以迎接下一場臺風的襲擊。臺風過后,親友之間都會互相關切詢問:你那邊咋樣了?還行!人還在......我們就會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長大后,雖移居內陸,但對臺風的懼怕仍記憶猶新。此次,燦鴻來勢洶洶,可最終只是對臺州驚鴻一瞥,讓很多坐在辦公室里防臺的內陸人惋惜與之無緣。他們不知,臺風前后,我們沿海人是在風浪中抗臺,我們沒有詩也沒有酒,更沒有看風起云涌的愜意,雨后虹現(xiàn)的驚奇,我們有的只是對臺風到來的恐懼以及對未來半年糧食欠收、海塘被淹的惶恐!
臺風對內陸來說,如同撓癢癢,無非下場大雨,來場山洪,給干涸的河床添點亮色,可對沿海地區(qū)來說,強臺風的登陸是一次致命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