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皮”的提示語》教學案件
教學目標:
1、 幫助學生認識提示語在人物對話描寫中的作用。
2、 了解并掌握變換提示語的位置后,標點符號的使用規(guī)律。
教學重、難點:
1、 了解并掌握變換提示語的位置后,標點符號的使用規(guī)律。
2、 熟讀、背誦“提示語”童謠。
教學準備:
1、 ppt教學課件。
2、 編寫“提示語”童謠。
時間安排:8分鐘左右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出示課件,激發(fā)學習興趣,揭示學習內容。
二、 實例講解
1、 課件出示學生學過的課文《珍貴的教科書》中的一組人物對話。
2、 指名分角色朗讀。
3、 認識對話描寫中的提示語及它的作用。
4、 用形象化的語言具體分析提示語在句中的位置變化,發(fā)現(xiàn)標點符號的`使用規(guī)律。
三、 升華提煉
1、 課件出示老師編寫的“提示語”童謠。
2、 讀一讀、背一背,點撥理解。
四、 練習鞏固
1、 課件出示另一組人物對話描寫,默讀。
2、 引導運用“提示語”童謠給這組對話加標點符號。
五、 布置作業(yè)
六、 小結拓展
希望同學們能熟練背誦“提示語”童謠。大家平時在寫自己的小文章時如果有人物對話描寫,也可以試著變換提示語的位置,運用我們學習的童謠準確地加上標點符號,這樣小文章就更加生動活潑啦!
教學反思(包括教學設計特色說明):
給人物的語言描寫加標點符號是小學階段語文學習的一個重點和難點。特別是遇到整組的對話描寫,隨著提示語在語段中的位置不斷變換,其中的標點符號也會跟著相應地發(fā)生變化,這時,學生往往一籌莫展。針對這種現(xiàn)狀,我設計了《“調皮”的提示語》微課教學,希望能幫助學生掌握含有提示語的對話描寫中標點符號的使用規(guī)律,進一步在習作中準確運用。
本節(jié)微課教學設計特色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語言形象化。從課題中的“調皮”一詞,到實例講解時的生動描述,再到“提示語”童謠的編寫,都充分考慮三年級孩子的學段特點,運用擬人化的兒童語言,讓孩子們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二、引用學生熟悉的人物對話作為教學載體。教學中引用了兩組對話描寫,分別選自三年級上冊《回自己的祖國去》和三年級下冊《珍貴的教科書》兩篇課文。熟悉的內容對學生來說沒有距離感,學生面對視頻自主學習時能盡快地進入思考狀態(tài)。
三、教學過程設計完整。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分鐘,但“激趣導入→實例講解→升華提煉→練習鞏固→布置作業(yè)→小結拓展”幾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體現(xiàn)了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使學生對課中的知識點能有一個比較全面的、深刻的理解。
由于是首次嘗試“微課”這種教學形式,盡管精心準備,在具體操作中還是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引發(fā)的我的兩點思考:①教學語言一定要精練,表達一定要準確,否則既延誤了時間又不能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②教學設計要多考慮如何更好地適應學生選擇視頻自主學習。
【《“調皮”的提示語》教學案件】相關文章:
4.街頭的提示語
5.溫馨的提示語
6.安全的提示語
7.草坪的提示語
8.搞笑的提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