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煙的女子雜文隨筆
凡是抽煙的女人和女子都是一本書。也許,我們無需憑那“外殼”的色彩去認定她抽的是什么樣的煙,也無需從那抽煙的姿態(tài)里去細究其中的情節(jié)與內容,卻可以從她對待一支煙的方式與態(tài)度來發(fā)現(xiàn)某些問題的根本與癥結。
的確,女人和女子之間存在著本質的區(qū)別。所謂女人是指泛泛之眾,它無關相貌,無關經濟,無關地位與處境,卻與這樣的一個她緊密相聯(lián),所以,長久以來,對于抽煙的女人我總是持著一種鄙夷的態(tài)度,原本留在心里的良好映像只因為她那一支煙的點燃而化作裊裊青煙漸漸消散殆盡。
的確,女人與女子的區(qū)別是可以從于一支煙的取舍中去了解去認識去甑別而加以確定的。
抽煙的女人大多不會確立自己,她們缺乏追求與信仰,有的渾渾噩噩,有的隨波逐流;有的放浪形骸;有的行尸走肉,這樣的女人無論走到哪里你都能夠發(fā)現(xiàn)有她的影子,也不用說她那眼神里會有多少思想的光芒。她們的姿態(tài)總是慵懶,萎靡,無論低眉或是瞇眼,總喜歡把視線放在近處,將目標定在眼下,撇起的嘴角往往會在銜起的那一支煙里縷縷起她那黯然昏沉的世界,有的甚至會借著一份曖昧去百度男人,去查看男人,從而將自己的一切完完全全地釋放在某一個落腳點上。所以,凡是這樣抽煙的女人大多文化程度不高,自我審視度極低,或者自我修煉不足,哪怕受過多少的傷害,哪怕有過多少難以消散的疤痕,她們只會面對鏡子涂脂抹粉,而不會透過鏡子的背后去反省,去發(fā)現(xiàn)另一個自己,所以,其狀態(tài)都好不到哪里去,這不是說她們的肩膀有多么的圓潤,也不是說她們的手指夾著的有多少消沉,而是從那俆俆的繚繞中可以看出她的自我認定與確立?梢韵胍姡粋連自己都不知道是誰的女人怎么能夠去發(fā)現(xiàn)生活的本來意義,她又如何去面對這其中一切的艱難與險阻?
女人如花,但不是什么樣的女人都可以、都能夠開放出艷麗的色彩。
我的岳母曾經就是一個抽煙的女人,她后來之所以與煙決別,不是因為明白抽煙對身體會造成多少的影響,而是恍然所悟:一個甘愿放棄生活的女人必將被生活所放棄,一個為娛樂而生活的'女人必將被生活所娛樂,一個被煙霧而繚繞的女人必將被潦倒的生活態(tài)度所吞吐,盡管她無法也不可能成為像林徽因式的女子,盡管她也許只是為了有所改變。
所以,凡是抽煙的女子大多特立獨行。面對生活,她們孤傲著,寂寞著、艱難著、奮進著,因為孤傲,所以心有不甘;因為寂寞,所以勵志圖新;因為艱難,所以從未放棄;因為奮進,所以陽光閃亮。這正如集諸多矛盾于一體的張愛玲所說:“女人如果連煙都咽得下,那么就沒有什么是她承受不了的!
也許這煙,既可以成為一個女人的真實寫照,也可以成為一個女子一生的完美總結。
抽煙的女子是宋美齡式的,她既含有女人的溫良,也不失女子的挺拔與脊梁,一個為民族的屹立與自由的爭取而苦心孤詣的人怎會因一支煙的繚繞而失去我們對她的尊重與敬愛呢?
抽煙的女子大多思想深邃,遺世而獨立,她們站如松竹,坐如磐石,行如輕風,思想著的她們從不為孤獨所困擾,也不為世人的眼光而左右,她們?yōu)榭嚯y的人生而臥薪嘗膽,為人生的苦難而身體力行。她們又如法國存在主義哲學思想先驅——西蒙娜?德?波夫娃,在她煢煢而立的身影里,在她寂寞如花的人生探索中,縱有再多的寂寞之苦,縱被再多的迷惘所困,在漫漫的人生旅程中為爭取女性的人格獨立自由與思想解放而燃盡她生命的最后一支煙,為人類愛情的永恒而化為最后一點灰,從而揮灑下她令曠世囑目,以至于被后來居上的學者,被世界大眾奉為“女人之圣經”的經典巨著——《第二性》。
煙,為人生的美好意義與價值而抽總是難以決絕,為人類不滅之向往而抽總是優(yōu)雅而值得付出。
歲月何以成煙,凡是握在我們手中的一切有什么不可以掐滅?人生何懼如煙,只因欲望與方向的不同決定著選擇的目標,而選擇的目標不同其結果自然是不言而喻,不言自明!
2017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