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字夢幻《圓明園》隨筆
再看影片《圓明園》是因為心中揮之不去的民族情結,圓明園是歷史大梁上的一顆苦膽,是楔入每個炎黃脊梁上芒刺。初識圓明園在小學的歷史課本上,夕陽西下,大水法遺址在空曠的土地上兀立著,蒼涼的無以言說,從老師情緒異常的講解中我知道了那段屈辱的歲月,一場大火將圓明園所有的富麗堂皇永遠懸浮于飄渺的時光,她仿佛斷了它與歷史承上啟下的聯(lián)系,在我心中圓明園就成了苦難的代名詞,關于他的前世今生只能寄托于無邏輯的幻想與猜測。
《圓明園》這部依靠歷史與演繹,數(shù)字和現(xiàn)實相結合而成的突破常規(guī)的記錄片,在短短的90分鐘時間里沉靜且有力的講述了這一皇家園林輝煌與血淚的一生。雖然對影片將呈現(xiàn)的一切已經(jīng)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但當我直面它時,卻只有坐以待斃而絲毫無招架之力。影像之華麗,配樂之契合,解說之客觀,在給人視聽震撼同時,引發(fā)一連串深思。
在大文豪雨果精妙且不失精當?shù)拿枋鲋袌A明園這座曠世名園緩緩的向人們走來,這注定是一個將華麗撕毀給人看的悲劇。這是一座言語無法形容的建筑,某種恍若月宮的建筑,這是用大理石、玉石、青銅、瓷器建造的一個夢,全身上下綴滿寶石,披著綢緞,再加上一座座花園,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噴泉,方寸之間已極人雙目之娛。澎島瑤臺、九州清晏、正大光明、卍字宮殿這些寄寓著清統(tǒng)治者天下太平、江山永固祈望的建筑,器宇軒昂,細節(jié)之處仍擅絕尤工。圓明園的美麗讓人無所適從,使人窒息。
圓明園始建于康乾盛世那個中國封建社會發(fā)展的頂峰,但在世界歷史進程中封建制度已是老態(tài)龍鐘,步履蹣跚。九五至尊的.大清皇帝,傾全國之力不遺余力地將古今中外自然與人文精華匯聚于圓明園,其耗時之長,耗財之多在園林建造時尚登峰造極。這無疑是一場忘乎所以的末路狂歡。在以小農經(jīng)濟為本的社會中重傳承、重積累、易集權,極其穩(wěn)定,卻缺乏活力與創(chuàng)新。處于權力核心的統(tǒng)治者將積累起來的財富用于窮奢極侈、大興土木,似乎只有這樣才可以彰顯天朝物產(chǎn)豐盈。英明的康熙皇帝對科學抱有的濃厚興趣始終沒有讓他意識到科技對于自己的王朝到底意味著什么,他的后繼者反而視科技為奇技淫巧,大量的財富沒有轉化為從根本上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卻凝固于精致的園林中。曾經(jīng)以為江山固若金湯,卻麻木到絲毫不察覺平靜水面下的暗流涌動。本來以為天圓地方,萬國朝我,卻在一個偶然又必然的時刻被來自地球另一端的堅船利炮敲開了大門。黃袍加身的天子曾經(jīng)的氣指頤使化作逃難路上的惶惶不可終日。一場遮天蔽日的大火換來了清王朝徹底的妥協(xié)與屈服。清廷固然懦弱,侵略者更加可恨,他們處處標榜自由民主平等,在資本原始積累過程中卻不擇手段地以,踐踏人類文明為代價。火燒圓明園前英法聯(lián)軍的首領尊貴的格蘭特將軍在大水法前悠揚沉郁的大提琴演奏仿佛是對自己貪婪本性的掩飾,這是一場絕妙的諷刺,琴聲仿佛是全人類的質問:你們不是足夠的文明開化么,為什么在財富面前卻退化得比野獸還喪心病狂?
一場大火將萬園之園燒的只剩下幾根堅強的柱子這是恥辱的象征,也是希望之源,像是不垮的脊梁,那是最后的堅持,失卻了名園,卻換來了一個民族的覺醒。
在科學技術無孔不入的今天,用數(shù)字技術打造這樣一部高濃縮深內涵的影片仍屬不易,但比之與真正的圓明園數(shù)字技術的描摹是那么力不從心,數(shù)字技術可以制造一種氛圍,一種氣象,只能取悅人的感覺,它創(chuàng)造的亭臺樓閣不曾有人踏進半步,小橋流水空有美麗卻寂寞的不染一絲人間煙火。我們在數(shù)字技術中做了一個美輪美奐的夢,夢中我們如此近的接近曾有的勝跡,夢醒后繁華轉眼凋零,滿含淚水的雙眼對著空空的熒屏,久久不肯離去,是留戀,是痛惜,是無可奈何,是欲說還休的沉默。整部影片包含著制作者接近真實恢復歷史的熱望滲透著心力俱瘁的疲憊,當我們發(fā)現(xiàn)精心制作的一切只是虛幻時,與復雜的歷史情緒摻雜在一起,不僅悲從中來不可斷絕,這是數(shù)字技術在服務與我們的同時帶來的不可克服的悲哀!秷A明園》的制作者像手段高超的畫家,她畫了一個精妙的大餅,而我們只能深咽一口唾液,卻不能親嘗一口。
今年是圓明園建園300周年,關于是否要重建圓明遠的討論不絕于耳,圓明園的建與不建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這個民族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我們在《圓明園》數(shù)字影像中回溯歷史,在歷史中審視,在審視中反思,我們聽出了盛世危言,在鶯歌燕舞的和平年代,別忘了頭頂上的那顆苦膽,也許把莫忘國恥和自強不息的基因注入每一個炎黃子孫體內才是當務之急。
【數(shù)字夢幻《圓明園》隨筆】相關文章:
4.夢幻谷
5.夢幻泡泡作文
6.圓明園愛國詩歌
7.夢幻里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