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xiāng)之冬故鄉(xiāng)之野隨筆
“老人常與樹葉為伴,以無來由的某句話為口號,獨行于田地,樹林,和山之低谷,山之極頂。”
“他慣于沉默,有時也會提著老舊的刀斧,穿梭于廚房,里屋,和院落毀壞了新置的沙發(fā),摔碎了新買的飯具茶杯……”
“他已不在乎大小便,更不在乎老牛遲疑的雙眼”。
……
(群童戲耍于路口,也眾口聲事,競說自家“故事”。)
一年之后,然而似乎時隔多年,又橫立于故鄉(xiāng)的腹地,故鄉(xiāng)純粹的山際草木間。是的,我又親臨于故鄉(xiāng)之冬,故鄉(xiāng)之野。
回到故鄉(xiāng),回到眾山之山,薄雪棄于野,飛塵起于草木,幼童更望于無路之路……
回到故鄉(xiāng),鄰之又鄰的老人急來問故。老人好奇于我的工作,我毫無沉思我說修路,修渠道,修“泵房”,修……,為了使流水順利的到達(dá)目的地,為了修復(fù)大自然的自我損毀和人為破壞,更為了人飲大計呵!
(老人沉默良久,連連稱贊。)
回到故鄉(xiāng),繞村三行,或穿越其中數(shù)來往。最后目光落回到老家的地坎上,“屋前的地沿后退了一兩米!”老人說,“屋后的土坎塌落了兩三方”。
不不,然而老屋恒在,巋然不動。幸甚至哉!幸甚至哉!
回到家中,我們東拼西湊,終也找不到一個共同的話題。
“這病由來已久……”,我卻靈也似的聽到老人在說,院落的荒蕪由來已久,家人常年的奔走由來已久,幼童伴著老人也是由來已久的……
他也說到了賊或小偷的.故事無奈朝來飛雪晚來風(fēng),“小學(xué)生也潛進(jìn)了里屋,翻箱倒柜,然而一無所獲”。
幸甚至哉!
但是,事事無常,太多的季節(jié)里他親自下廚。真的,喂牛,劈柴,晨醒昏定,老人已沉默多年……
在某陣微冷的氣流下,他抬頭仰望天空,他一無所獲。
我也極目深望,同樣一無所獲。沉默一詞似乎有了它終極的意義……真的,我們普遍缺乏對詞語的敬畏,對語言本身的耐心,和重讀。
但是,如果文字有任何突出的意義,我愿保持沉默,從此提筆耕耘。
某陣清冷的寒風(fēng)吹來,我也深座山野,又寫下了老人口中的只言片語:“老人堅守的信念有所轉(zhuǎn)變,他們近乎無禮的讓我反向而行考取功名,力爭仕途,讓那近二十年的讀書心血也不至于損失殆盡,流于空言!比缃,冬風(fēng)如是,老人心中堅守已久的是非觀念盡已模糊不清。信仰,正道,人情,往事,幼童,飛雪,斷草……他已分不清這些詞語本有的位置。
然而究其原因,那定然不是地形的變換所能引發(fā)的。瘦枯的老樹沉默如常,蕭條的亂葉已幾度重生,又遭覆滅。那棵堅硬的核桃樹也似“樹老成精”,根系充塞了枯井,又蔓延至兩側(cè)的蜂箱之中。
“一再的離開故鄉(xiāng),才能終于回歸此地,”我說那蜿蜒詭異的硬化路,終于輸走了成形不久的少年,榮光待發(fā)的青年,還有家中的最后一個頂梁柱尚且健壯的中年呵!
恰如硬化后的水渠,河道……讓流水順利的行進(jìn)遠(yuǎn)離它的源頭。
盡是百年大計呵,卻不以人老為患?
但是,真的,如果文字可以產(chǎn)生如重重錯覺之中那般的洪荒之力,我愿沉默于習(xí)俗和輿論之中,提筆耕耘,記錄現(xiàn)實。
然而事事無常,孩童兩眼無光,卻追我至于無路之末,無地之野。
沒錯,來也空空去如風(fēng),青年又要出發(fā)了……
行于山路之間,我盡也看到了老人呆立于高山之上的梯田,穿行于落葉層疊的深林,他與樹葉為伴,以無來由的某句話為口號,獨行于田地,樹林,和山之低谷,山之極頂……
但是真的,那是我確知的。直到深冬之冬傲雪凌霜,群山萬壑覆白雪,那便是故鄉(xiāng)最后的美景,是我唯一的出路。
是的,孩童最愛的是白雪,拯救白發(fā)的是白雪,淹沒一切的也是白雪……
但是,我又出發(fā)了,出于白雪之未發(fā),出于開春之,無音……
2018年元旦,寫于家鄉(xiāng)之野
【故鄉(xiāng)之冬故鄉(xiāng)之野隨筆】相關(guān)文章:
4.冬之幻象
5.冬之雪
6.冬之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