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大學生支教社會實踐報告:“西行尋夢”支教活動
大學生支教社會實踐報告:“西行尋夢”支教活動
以夢為馬,浪跡天涯——大連理工大學管理與經(jīng)濟學部“西行尋夢”暑期支教活動圓滿結(jié)束
“要用你的夢想引領(lǐng)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誠、助人圓夢的心態(tài)引領(lǐng)你的一生,要用執(zhí)著、無懼、樂觀的態(tài)度來引領(lǐng)你的人生。”
不忘初心,你們的夢想就是我們的夢想
很多人來拉薩尋找夢想,尋找自我。“西行尋夢”,一只11人的隊伍,一次橫跨東西的旅程。藍天白云,裊裊藏香,還有孩子們的純澈笑容——“我們希望我們帶給孩子們的,不僅僅是有限時間內(nèi)的教學知識,而是一個更廣闊的世界、更多可能性的夢想和未來。”
猶記得剛來時孩子們充滿好奇和期盼的目光。“老師我來!”“老師我會!”“老師我以后要當警察!”“老師我以后也要當老師!”……孩子們一點一點地進步的同時,“西行尋夢”也在收獲著感動與成長。
“我們希望能有更多的愛心人士了解這里孩子對知識的渴求,希望“西行尋夢”的行動可以帶動更多的人前來支教,幫助更多的孩子實現(xiàn)夢想,成為社會上的棟梁之才。”
支教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拉薩
許多人對拉薩的印象是神秘遙遠的布達拉宮,手持轉(zhuǎn)經(jīng)筒的長者,一路跪拜的虔誠信徒……前往旅舍的時候,隊長扎西拎著行李,艱難地走在坑坑洼洼的巷間小路時,不禁感嘆道:“你們看到的是很多人看不到的拉薩。”
在拉薩支教的這些天,幾乎天天下雨。小巷間的小路泥濘濕滑,雨大的時候甚至整條路都被淹沒。隊員們就這樣每天來來回回,沒有人抱怨,沒有人缺課。有的教室漏水便用水桶接住雨水,風聲雨聲讀書聲里,孩子們認真學習的勁頭兒讓隊員們十分感動鼓舞。
支教的日子忙碌而充實著。除去周一到周五正常的上課時間,周六還添加了“趣味課堂”,主要教授孩子們手工、音樂、舞蹈等趣味性知識。“屬于我們自己的時間并不多,雖然沒去成布達拉宮,沒能去納木錯,沒能好好游歷拉薩——但是,我覺得我來得值。”
尋夢、援夢,我們有著同一個夢
今年進藏支教的團隊除了大連理工大學的“西行尋夢”,還有來自哈工大(威海校區(qū))的“援夢”團隊。晚飯后的例會上,隊長扎西總結(jié)道:“對于我們團隊來說,哈工大的援夢團隊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無論是來之前長達兩個月的物資籌集還是遠赴多個地區(qū)進行物資的捐贈,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以后發(fā)展的空間。”十幾天,兩支隊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帶著共同目標,為西藏的孩子們帶去知識,留下愛心。
除了以團隊的形式,更有不遠千里獨自進藏的支教志愿者。如來自福建師范大學的劉鵬,后來加入了“西行尋夢”的隊伍中,亦與隊員們結(jié)下了深厚的情緣。
再見,再見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離別,是最艱難的時刻。
“老師,下學期你還要來。”
“老師,我舍不得你!”
“老師你留下好不好?吃的住的都在我家,求求你留下別走……”
“老師,別哭。”
黑板上難舍的語句,夾雜藏語的留言,不舍放開的擁抱,校門口的癡癡等待……每一滴熱淚,每一句珍重,所有吃的苦受的累在這一刻都值得了,“我真的想留在這里繼續(xù)上課。從沒想過,離開是一件這么困難的事。”
“有位家長平時很少打電話給我,昨天突然給我打電話了,說孩子一直哭,請求老師留下。”在最后一晚,晉美老師請大家吃飯的時候說,“希望你們以后,不論是以團隊還是個人,能再來上課,我隨時歡迎。”
離開不是結(jié)束。夢想的種子已在此種下,希望一代又一代的人能將這夢想傳遞下去,讓它生根發(fā)芽不斷茁壯。
【大學生支教社會實踐報告:“西行尋夢”支教活動】相關(guān)文章:
大學生支教社會實踐報告05-20
大學生支教社會實踐報告12-06
支教社會實踐報告12-07
支教實踐報告范文-大學生支教實踐報告11-23
大學生暑期支教的社會實踐報告12-03
寒假大學生支教社會實踐報告12-09
大學生暑期支教社會實踐報告03-12
大學生義務支教社會實踐報告12-07
大學生暑期支教社會實踐報告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