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優(yōu)美散文:茶女
淡淡的春雨后,在翠綠的武夷山中,我望見遠遠地靜默在黃昏中的,以竹子結構起的茶舍。
“茶須靜品”,她引我們看完武夷山著名的“巖茶”后,坐在了我們的桌前,邊說邊準備著沏茶的電熱水壺。
至今我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她自己介紹她是武夷山農校畢業(yè)的學生,是學茶的。畢業(yè)后在武夷山茶研究所工作,專門在這茶舍里,向駐足而坐的客人,介紹茶的知識,讓來往的游人品一品武夷山茶,聽一聽在武夷山中喝茶的知識。
也許是春雨剛停,或許是已到黃昏,茶舍里只有我們三位客人,顯得很清凈。正應了古人之說:“飲茶以客少為貴?捅妱t喧,喧則雅趣皆無。獨啜曰幽;二客曰勝;三四曰趣。”
此時憑窗而坐,覽武夷碧水丹山和那處處散發(fā)著的歷史文化,觀茂林修竹之間延伸的曲徑,聽著茶壺中煮沸的山泉聲響,心氣平和,神清氣爽。
這位茶女秀發(fā)披肩,白皙的臉龐,穿一身白色的.運動服,顯得很休閑。她動作輕巧,拿起一個紹興的紫砂壺,把我們點的名為“水仙”的巖茶填了大半壺,便提起電熱水壺,將紫砂壺里外一澆,邊澆邊說,“這是武夷茶藝27道程序中的‘山泉初沸、孟臣沐霖’”,看著她用山泉水澆那小茶壺,那小壺水過不濕,頃刻干爽。對于我這樣久居鬧市,要花數(shù)元錢才能購得一瓶礦泉水的人來講,用武夷山山泉水澆壺,不禁覺得有點“奢侈”,她聽完我的感想,輕笑起來。
之后的品茶程序,諸如“關公巡城”、“韓信點兵”、“三龍護珠”我雖大都聽說過,但不如清秀的茶女靜靜地示范來得這么真切。在以后翻閱武夷山的介紹里,讀到“竹火烘茗四飄香、孟壺沖茗嘴幽香、口夾金茗鼻幽香、時辰已過齒留香”。想起當時,茶女隨意脫口說出的樣子,始覺東坡先生講“從來佳茗似佳人”的韻味。
武夷山的群峰隱在了昏黃的天光里,在起身告辭時,我問茶女:“山中如此清靜,你不想看看外面的熱鬧嗎?”
“我家住在風景區(qū)外的一個小鎮(zhèn)上,那里就很熱鬧了。”
“你每天都要回家嗎?”
“是呀,我結婚不到半年!
“那你回家得走多久呢?”
“我每天步行山中大約半個小時!
窗外又淅瀝地飄起了小雨,我想象著在如此秀美翠綠的山中,一位秀發(fā)披肩的茶女,每天在黃昏中步行在靜默的群峰間,該是一幅很清靜的人生小圖了。
現(xiàn)在是北方的冬夜。我在煮水小品武夷山的巖茶,信手翻閱著一段文字“月夜焚香,古桐三弄,便覺萬慮都忘,妄想盡絕。試看香是何味,煙是何色,穿窗之白是何影,指下之余是何音,怡然樂之,而悠然忘之者,是何趣,不可思量處是何境?”
夜的深處傳來火車的鳴叫聲,那樣清晰地傳遞著人生旅途的繁忙。或許在一種倉促和忙亂中,你的面前會擺著一杯清茶,它很沉靜地準備洗濯你許多的浮躁。
【經典優(yōu)美散文:茶女】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