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正確認識自己的文章
正確認識自己,它是夢想之石,去擊出理想之火;它是理想之火,去點亮創(chuàng)造的燈。本文是小編整理的正確認識自己的文章,僅供參考。
正確認識自己的文章篇1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這是曹孟德的詩文《短歌行》中的一句。
我們何不以此自問:“何枝可依?”問自己什么是適合自己的,找準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歸附。
老鷹雄猛、健壯,飛翔速度迅猛,從鷲峰俯沖而下,捕獲獵物,這是它生存的本領(lǐng),是它依附的枝頭。而烏鴉生性弱小,卻一味模仿老鷹,事倍功半,最后落入牧羊人手中,也是可以料想的。誠然,它的精神是可嘉的,然而它卻忘記了考慮自己的優(yōu)點與弱點。
物如此,人亦然。
找準自己的位置,找到適合自己依附的枝頭,生命才能達到極致。
一代先師孔子,初時以建立以“仁”治國的完美社會為志。周游列國之后,終于沒有成功,然而它卻是很好的老師,孔子的弟子遍及天下,他也最終成為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由此可見,只有找到自己的枝頭,生命的`意義才能實現(xiàn)。
一代喜劇大師卓別林,年少時因相貌不佳總是成為別人的笑柄,然而,在他的喜劇生涯中這恰恰成為一種優(yōu)勢,他主演的無聲喜劇電影達到了無聲勝有聲的境界。這不得不說他那“不佳”的容貌促成了他“上佳”的表演。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本是一名外國著名大學的學生,然而當他感覺到大學所教的內(nèi)容并不適合自己時,便毅然離開學校,從事自己喜愛的電腦設(shè)計工作,最終積累了世界上無人能比的巨額財富。
社會在發(fā)展,可是道理卻沒有變,找準自己的位置,找到適合自己的枝頭,生命才能閃光。
烏鴉敢于拼搏,樂于學習的精神固然值得贊賞,然而它不能認清自己的實力,不能量力而行,注定是要失敗的。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繞樹三匝,并非枝枝可依!
人不只需要勇于拼搏的精神,更應(yīng)認清自己,只有二者具備,才有可能成功。
擁有自知與拼搏,光明就在眼前,在努力過后你會發(fā)現(xiàn)“繞樹三匝,此枝可依”!
正確認識自己的文章篇2
相信大家一定還對中國與巴西之間的那場足球世界杯賽事記憶猶新,對于首次披荊斬棘進入世界杯的中國隊,當面臨著異常強大的巴西隊時,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謙虛并努力地踢完整場比賽,這給了我很大的震驚。
人類,萬物生長之靈,宇宙間最高等的動物,發(fā)展到今天,已是這個星球的絕對主宰,可駕飛船上天,可乘潛艇入海,甚至要去尋找地球之外的新樂園……然而,如果我們把邁向天空的腳步略微放慢一點,回頭審視我們自己,就會發(fā)現(xiàn)對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知之甚少。
這也就是我為何震驚的原因了。
所以更應(yīng)提倡:正確認識自己。
從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提出的“人是用足走路的,無毛的動物”,到馬克思用自然屬性、社會屬性來定義人;從希臘古調(diào)會上刻著的神諭“認識你自己”到叔本華的自問“我是誰?
”可見人類已有了解自己,認識自己的欲望。但人又是極其富于感情、脆弱、智慧的'動物,從知道用樹葉做成衣服的那一刻起,就學會了去極力美化自己的優(yōu)點,以便更好地去掩飾缺點。這比起那些低等動物,確實是一大進步,但又恰恰暴露了人類的局限性:歷史上有多少人能勇于正確認識自己呢?忠言逆耳,紂王要剖比干之心,厲王要“止謗”,連一代圣君唐太宗也差點殺掉勇于勸諫的魏征。蘇聯(lián)英雄奧斯特洛夫斯基也曾說過:“人性中有些感情自己也很難承認……”人就是這樣一個復(fù)雜的矛盾體,渴望認識自己卻害怕認識自己,所以就痛苦。在這痛苦之中,有人無力自拔,成了自己的奴隸;但也有些人,在經(jīng)歷了深刻的自我反省之后,勇于泰然面對世俗的眼光,向自己挑戰(zhàn),進而重新認識了自我。這其中就有婦孺皆知的一個故事,齊王在聽了鄒忌的“勸諫”之后,立刻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下令改革。這種善聽逆言,勇于改正的胸懷是何等可貴?魯迅先生也說過:“我雖時時在鞭撻他人,但更多是在無情地剖析我自己。”其中最為突出的,是法國作家盧梭,他的《懺悔錄》是一部空前絕后的“靈魂自白書”,他在書中真實地記錄了他的一生,包括他曾做過小偷、拋棄摯友、嫁禍他人的種種丑行。讀此《懺悔錄》,時常令人感到觸目驚心。因為當他把自己剖析得體無完膚的時候,就是他真正認識自己、超越了自己的時候。彈指一揮間,歷史的車輪又滾過了幾百年,處于信息時代的我們,擔負著保護自然、改造自然、美化自然的偉大歷史使命,所以我們更應(yīng)該正確認識自己。
正確認識自己,它是夢想之石,去擊出理想之火;它是理想之火,去點亮創(chuàng)造的燈;它是創(chuàng)造之燈,去照亮成功的路;它是成功之路,通向四面八方而不迷途!
正確認識自己的文章篇3
記不清是誰這樣講過:“每個人都是一棵樹”。 的確,我們生活的世界象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喬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參天的白楊,有的人是枝繁葉茂的梧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如果你希望有所建樹,那么首先你就得認識自己的長處。 一位好友,曾告訴我:“剛進大學時,我一頭鉆進古文字中,立志要成為一名訓話學方面專家?墒请S著物換星移,我的興趣逐漸轉(zhuǎn)到了文學批評上。
我經(jīng)常侃侃而談,不加思索而能出口成章,一語中的`。”于是他開始對自己進行反思,重新選擇了文藝批評,成了專攻文藝理論學的研究生。他寫出了多篇有獨到見地的評論,他的名字也隨之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報端。 類似這樣的事例,在我們的生活中比比皆是。七十二行,行行都能出狀元。但問題是,一個人如果不在屬于他自己的那一塊土地上辛勤耕耘,他就永遠不會得到豐收的果實。當然也有失敗者。
因為,沒有一個人能肯定自己的認識從一開始就是正確的。可是,為什么不重新認識自己呢?一個人只有自己才能知道自己應(yīng)該做什么,同時也只有在嘗試之后,他才知道自己真正應(yīng)該做的是什么。我也曾有過許多幻想。我曾經(jīng)希望自己成為一名科學家,一名歌唱家,或者是一名出色的運動員。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于是我很快便從幻想回到了自我。從大學中文系畢業(yè)后,我結(jié)合自己的文學特長,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刻苦進行業(yè)余創(chuàng)作,經(jīng)過努力終于有了一點小小收獲。“在歷史的圖表中,你能否找你落腳生存的位置?”美國桂冠詩人沃倫曾向世人問道。是啊!你只要能正確認識你自己,你就會獲得成功與快樂。
【正確認識自己的文章】相關(guān)文章:
自己保護自己的文章04-01
寫給自己的文章04-01
介紹自己的文章04-01
改變自己的文章04-01
戰(zhàn)勝自己的文章04-01
給自己鼓掌的文章04-02
欣賞自己的文章04-01
國旗下講話-正確認識自己01-24
超越自己勵志文章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