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景文章閱讀訓練
作文中的景物描寫不是為了寫景而寫景,它最終的目的是要表達人的一種情感。對此陽光網(wǎng)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寫景文章閱讀訓練的相關范文,以供參閱。
寫景文章閱讀訓練篇(1)
高原的冬天
豐收的季節(jié)過去了,曬日的季節(jié)又來了。小鳥叼著樹枝飛來,魚兒們往下游漂游著,小燕子展開剪刀似的翅膀向南飛。
枯黃的野草開始被風刮散了,樹葉在那湛藍的天空中飛舞,寒風呼呼地從那光禿禿的山坡上刮著,把走路的人緊緊包裹在里面,像刀子刺在人身上,沙子也撲上了身。轉過身,好像有人在前后推動似的。風刮走了,張開眼睛一看,向前走的人,反而后退了好幾步,哦,原來是那恐怖的風把人推到這兒;覺得身體很重,哦,原來是那些沙子,抖抖身上的沙子,擦擦臉上的灰塵吧。
河水開始結冰了。河邊的人們早晨取水時,先得找一塊石頭,用盡全力砸在冰上,挖一個冰洞口,用瓢從里面取水。冰那么厚,小孩子有好玩的了,他們怕有人摔倒,在冰上灑些沙子,或在河邊找塊光滑的石頭,坐在上面,從那上面滑到下面,從上午玩到下午。
人們說看天氣,快要下雪了,就收拾著曬在太陽底下的'牛糞夜來寒風呼嘯,從天空中飄來白白的雪,飄灑遍地,樹枝上堆滿了雪,寒風把樹上的雪,像吹塵灰似的刮走了,這穿上潔白衣服的枝又變成了孤孤單單的。霎時間又被穿上了那漂亮的雪衣。樹枝撐不起雪,“啪”的一聲斷了枝杈。雪積得比成年人的膝蓋還高,眼淚就差落地之前結成冰珠,人們幾乎不能出去活動,就待在家里烤火……
溫暖的陽光從東邊的山上升起來了。她準備幫助脫下這漂亮的雪衣,笑瞇瞇的眼神融化了大地,樹因凍而流淚,山因臟而洗澡,除了那些終年不化的山頂上的積雪之外,那一尺多厚的雪,差不塞都融化了。潮濕的地因陽光的力量,過一會兒發(fā)出水汽,水汽蒸發(fā)周圍的山又穿上棉衣,大地曬干了。
太陽升起來了,放牧姑娘唱起牧歌,牛羊快活地蹦跳著。在溫暖的陽光下,人們講起格薩爾王的故事,邊說邊笑著,笑到肚子痛了才停下來。一天過去了,老奶奶、老爺爺、孩子們,大家都出來送那晚霞。這就是冬天的高原。
在等待的夢想中,我們希望溫暖的春天快來,希望周圍光禿禿的山、光禿禿的樹能夠快點穿上綠衣。
寫景文章閱讀訓練篇(2)
一 碗 水
我們村后是密密的樹林。
陽光透過樹陰,照亮了爬滿石壁的過山藤,照亮了石壁上潮濕的苔蘚。石壁下有一眼很小的泉水,叫“一碗水”。
這眼從石縫里浸出的泉水雖然小到只有一碗,可是一年到頭都不會干涸。有趣的是,它總是滿滿的一碗,既不淺下去,也不浸出來。你可以一口氣把它喝干,它呢,又會不緊不慢的浸得滿滿的。
小小的.泉水雖然只有一碗,可是我們很喜歡它。我們上山割草或者采蘑菇,一定到這里歇息、喝水。我們來到樹陰下,坐在石墩上,吃著各自帶的午飯:粑粑、團飯,或者架起刺柴燒洋芋……你吃一點我的,我吃一點他的。樹葉卷成的“杯子”里盛滿清清的泉水,像大人一樣舉杯高呼:“干杯!”
有時候,我們會看見小松樹來喝水,看見喜鵲來喝水,看見一群竹雞來喝水……你信不信,就連蝴蝶、蜜蜂也會來喝水!我們躲得遠遠的,不驚動這些樹林里的小主人。
你看,小松鼠豎著尾巴,小眼睛那么亮!它喝一口水,很快地用腳爪擦擦嘴,“吱吱,吱吱!”好像說:“好甜,好甜!”
山喜鵲飛來的時候,愛在那棵青松上停一停。有一只先飛下來,“鵲,鵲鵲鵲!”它在招呼同伴:“快,快來呀!”大家都飛下來,在泉水邊跳著,潮濕的沙地上,留下了他們的爪印。 喲,潮濕的沙地上,有很多地爪印,有的像竹葉,有的像梅花……
這一碗水,老人們說它是一眼靈泉。難怪鳥兒們喝了它的水,唱得那么
動聽;小松鼠喝了它的水,顯得那么機靈;村里的娃娃喝了它的水,一個個是那樣聰明。
啊,它是大山的乳汁,它的水真甜!
寫景文章閱讀訓練篇(3)
茅盾的故鄉(xiāng)——烏鎮(zhèn)游記
烏鎮(zhèn)是茅盾的故鄉(xiāng),是文化底蘊深厚的古鎮(zhèn) ,是江南六大名鎮(zhèn)之一。
烏鎮(zhèn)地處浙北,京杭大運河繞鎮(zhèn)而行,鎮(zhèn)內(nèi)河網(wǎng)密布,港汊縱橫,進得古鎮(zhèn),仿佛一下子穿越了時光隧道,進入歷史的大門,心境也豁然開朗了。站在鎮(zhèn)口興華橋上,放眼望去,眼中、心中便滿是水的影子,柔柔的,潤潤的,幽幽的,夢中的`小橋流水人家頃刻間便成了伸手可及的現(xiàn)實。烏鎮(zhèn)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沿河而建的老屋大多伸向水中,用兩根石柱支撐著一間房子,像湘西吊腳樓,每間吊腳樓都面河開窗,不過,窗門沒有玻璃,而是用一塊木板代替著,再用棍子一撐便算開窗子,棍子收下,窗板順勢而落,窗便關上了。鎮(zhèn)民們把當日吃不完的魚之類的活水產(chǎn),用竹簍順水放入水中,隨用隨取,別有一番情趣。茅盾曾在《大地山河》中如此描寫故鄉(xiāng)的水閣:“……人家的后門外就是河,站在后門口(那就是水閣的門)可以用吊桶打水……”
徜徉在古鎮(zhèn),給人印象最深的,當屬那一座座水鄉(xiāng)特有的小橋。這些古橋樣式因地勢不同而紛繁多姿,或石拱、或平鋪、或雄偉、或輕巧,宛如一個古橋博物館。在眾多古橋中,浮瀾橋是現(xiàn)存最古老的,始建于明宣德年間,1518年和1780年又兩次重建。通濟橋和仁濟橋是最具特色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無論站在哪一座橋邊,均可以透過橋洞看到另一座橋,如井中觀月,當?shù)厝朔Q為“橋里橋”。
在古鎮(zhèn),人們最常去的地方就是茶館,在小茶館坐定,看著那煮水銅罐咕嚕咕嚕地冒響兒,白練似的水線飛入茶壺,一會兒,一股暗香便彌漫開來了。門外是橋,窗外是河,一邊品茶,一邊憑欄閑眺古鎮(zhèn)風光。
【寫景文章閱讀訓練】相關文章:
寫景類文章閱讀訓練04-04
寫景文章閱讀訓練題04-04
寫景的文章閱讀04-04
寫景文章閱讀04-04
寫景類文章閱讀04-04
關于高考英語閱讀訓練的文章12-09
小學寫景類文章閱讀04-04
初中寫景文章閱讀04-04
寫景文章閱讀方法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