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的文章名人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下面陽光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愛國名人的文章,歡迎參閱。
愛國名人的文章篇一
屈原——負石而投河,行之難為者
公元前342年屈原誕生于楚都丹陽,屈原自幼勤奮好學,胸懷大志。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主張章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lián)齊抗秦,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
屈原為人性格耿直,卻因在修訂法規(guī)的時候,不愿聽從上官大夫的話與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懷王的令尹子蘭、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并且使懷王疏遠了屈原。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但是楚國還是徹底投入了秦國的懷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懷王逐出郢都,開始了流放生涯。結果楚懷王在其幼子子蘭等人的極力慫恿下被秦國誘去,囚死秦國。
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繼續(xù)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滅,對前途感到絕望,雖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懷恨投汨羅江自殺。百姓聽到噩耗很悲痛,爭先恐后的來打撈他的尸體,結果一無所獲。于是,有人用葦葉包了糯米飯,投進江中祭祀屈原,這種祭祀活動一年一年流傳下來,漸漸成為一種風俗。
愛國名人的文章篇二
國恥恨難消
1928年2月9日,武漢市上空彤云密布,陰風凄凄。在國民黨反動派的刑場上,共產(chǎn)黨員夏明翰大義凜然,慷慨賦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
夏明翰,1900年生于湖南衡陽。他少年時代,就疾惡如仇,立志報國。
有一次,明翰跟著母親從武漢乘船到九江。船上,耀武揚威的洋人動不動就對中國乘客強行無理。有個乘客因為沒把行李放到床鋪底下,洋人便氣勢洶洶地破口大罵,并一腳把行李踢出去老遠。
“這是咱們中國的土地,怎么能容忍洋人橫行霸道!”明翰攥起小拳頭,憤憤地望著母親清癯的面孔。
母親的心情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她鄙夷地瞥了身旁的洋人一眼,當即吟誦了一首抒發(fā)憂國之情的詩歌。吟完,又對明翰說:“怒氣憋在肚子里會生病的,你也來作一首吧!”
明翰伏在船欄桿上,默默地眺望著,沉思著。此時,滾滾的長江上,一幕悲劇正在發(fā)生:一艘橫沖直撞的外國輪船撞碎了中國漁民的小木船,負傷落水的漁民發(fā)出了凄厲的喊聲……明翰觸景感懷,一首充滿仇恨的小詩脫口而出:“洋船水上漂,洋旗空中飄,洋人逞淫威,……”第四句還沒說出來,母親已經(jīng)接上了:“國恥恨難消。”
后來,夏明翰把這首詩工整地抄在了本子上,一直保存到就義前。
愛國名人的文章篇三
戎馬易針黹,朱袖伐千軍
商朝的武功以商高宗武丁時代最盛,武丁通過一連串戰(zhàn)爭將商朝的版圖擴大了數(shù)倍,而為武丁帶兵東征西討的大將就是他的王后婦好。甲骨文記載,有一年夏天,北方邊境發(fā)生戰(zhàn)爭,雙方相持不下,就在這時,婦好自告奮勇,要求率兵前往保衛(wèi)國家。武丁猶豫不決,占卜后才決定派婦好起兵,結果大勝。此后,武丁讓她擔任統(tǒng)帥。
從此她東征西討,打敗了周圍二十多個方國,那時作戰(zhàn),出動的人數(shù)都不多,一般也就上千人,和大規(guī)模械斗差不多,但是根據(jù)記載婦好攻打羌方的時候一次帶兵就有一萬三千多人。也就是說占都城十分之一的軍隊都交給她了。
婦好是中國歷史上有據(jù)可查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tǒng)帥,同時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不僅能夠率領軍隊東征西討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還主持著武丁朝的各種祭祀活動。她為了國家,不懼危難挺身而出,出兵救國的精神讓人撫掌稱嘆,她不僅僅是華夏民族的驕傲,更是女子楷模。
【愛國的文章名人】相關文章:
名人思鄉(xiāng)愛國的文章04-04
名人愛國的短篇文章04-04
愛國類的文章04-04
愛國篇的文章04-04
愛國的文章大全04-04
愛國文章精選04-04
經(jīng)典愛國文章04-04
關于愛國的文章04-03
愛國朗誦的文章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