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人生勵志文章
人生像一束鮮花,仔細觀賞,才能看到它的美麗。下面陽光網(wǎng)小編精心整理了一些人生勵志文章,希望可以幫到你!
人生勵志文章1:
追夢就像是一場馬拉松,能堅持到終點的人寥寥無幾
在你打算過自己喜歡的生活前,你有資本嗎?有后路可退嗎?
你羨慕別人放下一切的說走就走,你渴望擺脫工作的苦逼煩躁,你奢望過陶淵明式的田園生活,你總是在想,別人為什么能考上喜歡的大學,別人為什么能拿獎學金,別人為什么能升職。你總是別人別人的以為著,希望自己也能像別人那樣。但是,你有資本嗎?沒有資本的話,就請在今天努力吧。因為我一直都這樣認為,過自己喜歡的生活是要有物質保障的。除非你家庭很牛逼。
很多時候,你只知道羨慕別人的優(yōu)越,卻不知道別人為了過自己喜歡的生活付出了太多太多的辛苦與汗水。你只知道別人的生活很有趣,卻不知道別人是人前風光,人后遭罪。我知道你有很多宏偉的想法,但如果沒有為之行動,都是空想,只會浪費寶貴的時間。
我最近讀蘇美寫的《傾我所有去生活》,她寫了這樣幾句話,替我的迷茫有了解答。1、有床就睡,有飯就吃,余下一些力氣,干點力所能及的工作,這就很讓我踏實了。2、不管故事多難過,都應該有笑聲。3、有些事不懂,就先放下,不急,假以時日,像是枝頭的葡萄,自然會熟,落下來,嘗了,就懂了。
我很喜歡書名,《傾我所有去生活》。拿到書后,看了書名和簡介,腦海里立馬想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標題,以及開頭所寫的話。其實,與其說是一篇讀書札記,不如說是因為一個句子而發(fā)生的瞬間感悟,需要記下,以免忘記。
有時候,你會和朋友爆一句粗口說,媽蛋,老子的青春十八歲后就沒有了。高中時為了高考,過著機械式重復生活;大學時為了畢業(yè)找個好工作,匆匆了結無疾而終的戀愛。等真正工作了,踏入社會后,又要為結婚、買房、買車操勞。只是你想過沒有,你如此的苦逼著努力是為了什么?還不是為了賺錢,為了自己愛的人有一個穩(wěn)當?shù)谋U。你只要有了保障,青春隨時都有。
蘇美在這本《傾我所有去生活》一書中,寫的都是生活中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小事,像是一個女子的嘮嘮叨叨,在你耳畔說著今天買菜花了多少錢,今天某某商場打幾折,今天和閨蜜遇見了什么樣的極品事情。這些,看似尋常,但蘇美的筆調不尋常。整本書的文字很接地氣,幾乎都是用口語來表達生活中發(fā)生的故事,避免了書面語的文縐縐,讀起來不累。而且,每一篇故事都有各自的閃光點——即在你防不勝防時冒出一兩句貌似粗魯實際恰當?shù)脑~語在文字中。
“十五年前大學新生報到,我坐的是他的尼桑。無論如何,我都必須承認他牛逼過?墒,這又如何?他還是要去躺在手術臺上,被人切得亂七八糟。”讀到蘇美寫父親這一段時,心中想著,我們?nèi)绱藠^不顧身的拼命奮斗為的是什么?為的就是讓父母過好的生活。他們也嘗過了苦盡甘來,只是現(xiàn)在的這份甘甜,興許還不夠,沒有甜到讓他們感到膩味。所以,我今天必須比昨天再努力一點。
你努力奮斗最重要的理由,就是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如果你正為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努力奮斗著,那么請繼續(xù)堅持。別害怕追夢過程中的孤獨寂寞,因為追夢就像是一場馬拉松,最終能堅持到終點的人寥寥無幾。
人生勵志文章2:
這一生你最重要的事情是讓自己幸福
我到40多歲的時候才覺得幸福是那么重要,此前我一直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幸福的人。后來我才知道,是我錯了,幸福不是那么驚天動地的,不是那么大張旗鼓的,不是像我們想象的需要很多的金錢、需要那種萬丈光芒的時刻。只要我們每一個人努力去爭取、去奮斗,我們就會享有自己的幸福。
我最早關注到幸福這個問題,其實還是得益于一位德國的哲學家費爾巴哈。他說過,人活著的第一要務就是要使自己幸福。我當時看到這個說法挺驚訝的。我們會覺得我們有很多的小目標,我們會被這個社會的大的輿論所引導,被一些潮流所裹挾?墒牵阋欢ㄒ宄,這一生你最重要的事情是讓自己幸福。
我剛才說過,我到40歲的時候才明白了這些事情,源于那時我看到一個小的故事:
西方某個國家在進行的一個調查研究,題目是“誰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為在報紙上發(fā)出了征集答案的征文,成千上萬的信函就飛到了報社。報社組織了一個評選委員會,想看看民眾中對于幸福、對于誰是最幸福的人有怎樣的答案。最后,按照得票的多少,第一名是給自己的孩子洗完澡后懷抱嬰兒的媽媽;第二名是給病人治好了病后目送那個病人遠去的醫(yī)生;第三名是,孩子在海灘上自己筑起一個沙堡,夕陽西下的時候,這個孩子看著自己筑起的沙堡時自得其樂的微笑;第四名是給自己的作品劃上句號的作家。
我看到這個答案以后,心里充滿了悲涼。在某種程度上,這四種幸福在那個時候的我身上其實都已經(jīng)歷過。我有孩子,給他洗過澡,有抱過他的時候;我原來是醫(yī)生,也有治好病人目送病人出院的時候;我可能沒有在海灘上筑起過沙壘,但是在我們家附近工地上的沙堆挖過坑,然后看著旁邊的人不小心掉進去;那時候我已經(jīng)開始寫作,所以也給自己作品劃上過句號。我之所以難過,是因為我集這些幸福于一身,可是我未曾感到幸福。我想,不是世界錯了,是我自己錯了。我對于幸福的認識和把握,對它的追求,其實有重大的誤區(qū)。就在這種情況下,我寫了一篇散文叫《提醒幸!罚髞硎杖肴珖y(tǒng)編教材二年級語文里面。
四十不惑,中國的古話很有道理,時候不到真的不行,到了之后突然就明白了,所以我40多歲才明白了幸福。我現(xiàn)在看年輕時候寫的日記,怎么能有那么多痛苦,但現(xiàn)在其實已經(jīng)全忘記了。我原來覺得幸福是毫無瑕疵的,它應該沒有任何陰影,應該那樣純粹和美好。但我現(xiàn)在要告訴你們,幸福其實是一種內(nèi)心的穩(wěn)定,我們沒有辦法決定外界的所有事情,但是我們可以決定自己內(nèi)心的狀態(tài);蛘吆唵蔚卣f,幸福其實是靈魂的成就。
我特別希望,年輕的朋友們從現(xiàn)在開始就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幸福,能明白所有的困苦都是生命過程中我們必然會遇到的。20多歲就能明白幸福該多好,你們會減少很多苦悶。當然,其實無論什么時候認識到幸福對我們?nèi)绱酥匾疾煌,只要生命存在,我們就依然可以學習、可以成長。
在我明白了幸福以后,最重要的一個改變是,我覺得人生可以把握了。在此之前,我能把握的部分很少,因為心靈內(nèi)部的那種無助感,那種隨波逐流,那種對前程的不確定感,所以常常有一種深層的不安存在著。我現(xiàn)在越來越安寧了,我知道世上有一些事情我無能為力,這些我們都不要去費氣力了。但是有一部分是可以改變的,我們怎么看待自己,怎么看待世界,我們把能改變的那部分盡我所能,按照我們的意志去加以改變。把這些事情做好以后,我心里面的穩(wěn)定感就極大地增強了。我知道我一定會有災難,因為世上不可能都是陽光燦爛的日子;也知道一定會有人性的幽暗之處在四面八方存在著,而當我把它們看得更清楚以后,我反倒對這個世界多了一份理解。我現(xiàn)在會覺得,這個世界就是如此泥沙俱下,但我依然對它充滿希望,依然可以安然面對。
我學習心理治療的時候是接受人本主義的流派,我特別喜歡馬斯洛說過的一句話:“做人是一件有希望的好事情。”我覺得人本主義流派有兩大重要的出發(fā)點,一個是人性本善,另一個是人是可以改變的。我特別喜歡這兩個基本的出發(fā)點,第一個和我們?nèi)寮业?ldquo;人之初性本善”觀點天然吻合;關于第二個,其實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要把這個世界和自己看得太悲觀,我們應該對別人和自己都充滿希望。我喜歡這樣的一個流派。
我當心理醫(yī)生的時候,聽過許多苦難、挫折、沮喪、悲哀甚至仇恨的訴說。這讓我感動于人世中相依為命的信任感和生命處于困境仍尋求解脫之法的韌性。這會讓我有一種很堅定的信念,即我在這種危機的時刻要和他們在一起,要盡我的力量,以我內(nèi)心的溫暖去幫助他們。但我仍然知道,每個人的命運是由自己決定的,最后的決定權在他們自己手里,而我會將自己一生所經(jīng)歷的艱難困苦中收獲的經(jīng)驗與之分享,會盡我所能幫助他們走過生命中非常泥濘而混亂的時期。當然,我也會確保自己內(nèi)心的堅定,而不被那種滾滾的濁流所吞沒,我們只是助人自助,最終的力量還是要來自對方的內(nèi)心。
人生勵志文章3:人生,活著只是一個態(tài)度
世上并沒有天生聰慧的人,世上并沒有本性惡劣的人,世上也并沒有蠻橫無理的人。有的只是因為懶惰,因為利己,因為自卑,而不思進取,自私自利,性格怪癖的人。他們往往習慣抱怨,容易發(fā)怒,不愿低頭,常在善惡對錯上迷失人生方向。其實,人生活著只是一個態(tài)度,你對這個世界怎樣,世界也會對你怎樣!
面對不足
世間萬事繁多,會做的,不會做的,想做的,不想做的,擅長做的,不擅長做的,應該做的,不應該做的,以及正在做的。有時候我們正在做的事情,并不一定是我們想做的,也不一定是我們擅長的,甚至不一定算是我們會做的。這個時候,我們與其極力否認,不肯正視自己的不足,承認自己的錯誤,倒不如勇敢面對,虛心求教,聽取他人中肯的建議,并積極進取,認真學習,不斷提升自己。即使最終也無法提升自己,但至少我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不足并不是一種缺陷,有時候,不完美也是一種美。
面對利益
利己的共生詞是自私,人們傾向于先考慮到自己的利益。利己也許是人類的天性,甚至有人說人不利己天誅地滅。如果一件事情的出發(fā)點是所有參與人員得益,我想沒有人會反對。但如果一件事情是在利益爭奪的環(huán)境下去執(zhí)行,不管這件事情的本質是好或壞,我想總會有人提出反駁的觀點。但利己并不代表一定要剝奪他人的利益,利己也不代表一定要自私自利。因此,我們做一件事情,如果在利己的同時,也能把相關人員的利益考慮進去,那將是一件天時地利人和,做起來順風順水,皆大歡喜的共贏事情。
面對問題
一件事情無論它的情況多惡劣,試想誰又愿意讓這種不好的情況發(fā)生呢?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而且天性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喜歡。我們每個人都一樣,我們不希望一件不好的事情發(fā)生,更不希望是因為我們而發(fā)生。因此,當一件不好的事情發(fā)生時,先想想它之所以發(fā)生的主客觀原因,分析問題的現(xiàn)實狀況及其影響,然后找到最優(yōu)的解決辦法,解決問題并從中總結和學習。其實,問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對待問題的態(tài)度和方法。換一個角度,換一種方式,用樂觀的心態(tài)去看待問題,其實很多問題多不是問題。
面對夢想
其實夢想并不只是小時候的事情,但現(xiàn)實情況是,長大后的我們大多沒有夢想,或者說沒有去實現(xiàn)夢想的欲望。無論因為現(xiàn)實的阻礙也好,斗志的泯滅也罷,我們不斷的妥協(xié),不斷的因為一些所謂的理由,而放棄自己內(nèi)心的渴望。很多時候,很多事情,并不是因為事情本身太難,只是因為我們太懶。并不是因為我們沒有去實現(xiàn)夢想的動力和能力,只是因為我們傾向于給自己找不做的理由和借口。成功也好,失敗也罷,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再堅持一下,即使堅持的盡頭是失敗,我們努力了,堅持了,也不至于老了后悔。
【人生勵志文章】相關文章:
有關人生的勵志文章-人生的經(jīng)典勵志文章04-03
人生勵志文章-正能量文章勵志文章11-25
人生勵志文章11-04
人生勵志文章04-04
勵志人生的經(jīng)典文章03-31
人生勵志的文章04-03
人生正能量勵志的文章-有關人生的勵志文章04-03
勵志人生規(guī)劃勵志文章12-03
人生的遐想勵志文章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