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综合网站|精品国产自在免费观看|日本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在线日韩在线尤物

<blockquote id="2t14e"></blockquote>
<ul id="2t14e"></ul>
  • <blockquote id="2t14e"></blockquote>

    1. 高考語文必考知識點

      時間:2022-11-12 03:13:37 高考語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考語文必考知識點

      高考語文必考知識點1

        1、字音(注意以下幾種類型)

      高考語文必考知識點

        (1)多音字,

        如“作(zuō/zuò)”“癥(zhēng/zhèng)”“強(qiáng/qiǎng)”“模(mó/mú)”

        (2)形近字,

        如“嗆(qiàng)”“愴(chuàng)”

        (3)易錯字,如前鼻后鼻音(民mín—明míng)、卷舌音(寺sì—飾shì)

        (4)生僻字,如噽(pǐ)罅(xià)隙

        (5)成語中古音,

        虛與委(wēi)蛇(yí)——虛情假意,敷衍應酬。

        建議:

       、僖宰x帶寫,作好標記,提高效率;

       、谝杂“l(fā)的資料和教材中的字音注釋為主。

        2、近義詞辨析

        (原則——存同求異,通過以下作對比)

        (1)意義(范圍、程度、側重點)

        (2)色彩(褒貶、書面和口語)

        (3)用法(對象、搭配、詞性)

        建議:

       、倥懦ǎ哼x定肯定對象,排除其它。

       、谠嚧ǎ捍雰烧撸瑢Ρ刃Ч。

        3、成語(熟語)的幾大注意事項:

        (1)勿望文生義,

        如“望其項背——能夠望見別人的頸項和背脊,表示趕得上或比得上”

        “三人成虎——三個人謊報城市里有老虎,聽的人就信以為真。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事實。”

        (2)分清對象,

        如“車水馬龍—車輛、人流”

        “徐娘半老—中年婦女”

        (3)分清色彩,(褒/貶、謙/敬)

        如“彈冠相慶—貶義”“班門弄斧—謙辭”

        (4)注意語境,(意義會變化)

        如“相濡以沫——泉水干了,兩條魚吐沫互相潤濕。也比喻一同在困難的處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只為了保住生命!

        “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軀短小,精明強悍。也形容文章或發(fā)言簡短而有力!

        建議:把遇到的成語按以上各類作好標記。可以加強復習效果。

        4、語病題

        (1)幾種類型:

       、俪煞謿埲被蛸樣

        ②語序不當(多層定、狀語、關聯(lián)詞)

       、鄞钆洳划(動賓、主賓、關聯(lián)詞)

       、芙Y構混亂(句式雜糅)

        ⑤表意不明(有歧義、指代不明)

       、薏缓线壿(因果倒置、多層否定)

        (2)快速判斷語病有“十看”

        ①看介詞(小心缺失主語)

       、诳创~,如這、那、它(小心指代不明)

       、劭磁袛嘣~“是”(小心主賓搭配)

       、芸磧擅嬖~

        (小心雙提單承或單提雙承)

        ⑤看關聯(lián)詞(小心語序不當和搭配)

       、蘅床⒘性~(小心搭配不當)

       、呖炊鄬臃穸

        (小心否定和肯定間的變換)

       、嗫粗鞲(特別動賓)

        (小心成分殘缺或搭配不當)

       、峥磾(shù)量詞(包括前后的約數(shù))(小心重復)

       、饪炊嗔x詞,如“杜鵑”

        注意:也可以看有“、”出現(xiàn)的地方,看并列是否得當;“原因是”與“所致、造成”重復。

        建議:①按照以上幾點判斷,勿自亂陣腳。

       、谌粲袃身棽豢隙,根據(jù)語感用排除法。

        (1)分析句子的作用和位置(總起/過渡)

        (2)抓住關鍵詞語和提示詞(如首先、總之、不但…而且、其、它、另外等)

        建議:

       、倏辞昂笪牡膬热萏崾,明確前后順序。

       、趶膸讉選項入手,試排、對比、排除

        高考語文學習技巧

        第一:是興趣,多讀充滿情趣,淺顯易懂的故事,讓孩子體會到文字的樂趣。

        第二:要提高學習效率,學好課本知識,F(xiàn)在的課本每一篇課文都非常的.精美,所以老師上課的細節(jié)千萬不要漏掉,許多考試都在這些細節(jié)上會難倒你的,而這些細節(jié)往往是老師興致所致,上課處于極好狀態(tài)時,將大腦中的那些知識點下意識地說出來,且常常不書寫在黑板上的。

        捕捉這些細節(jié),往往會提高你上課的注意力及效率和知識面。利用好了課堂上45分鐘,下去后無需過多時間就能熟練掌握,事半功倍,做題復習效率也極高;反之只能事倍功半,花去大量時間,還容易丟三落四,知識掌握不完全,不熟練,對做題和今后復習造成隱患,這是每一個科目都應該用到的學習方法。

        第三:學習時,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腦并用。學習的時侯就有陶淵明的“雖處鬧市,而無車馬喧囂”的境界,只有手和腦與課本交流。學習語文,應該進入文章的角色,才能體會到文章的精髓。

        第四:學習語文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長期的積累才能使語文學得更好。積累也就需要大量地閱讀與背誦。知識就像海洋,課本里的知識只是海面上的一個浪花,是遠遠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的,所以適當?shù)恼n外閱讀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我們從現(xiàn)在起應該給自己訂一個讀書計劃,很多書,都是化了作者幾年,幾十年甚至一生寫出來的。當然讀的書,除了滿足自己對一方面的興趣以外,更重要的是,選好書,選名著。

        第五:加強寫作訓練

        我們學習語文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寫作。提高寫作能力要從點點滴滴做起。課外積累是寫作的基礎,要學會對文章的細讀,精彩的篇章能背誦。如果腹內空空,是寫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注意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堅持不懈的記日記,有感而發(fā)的寫隨筆,都是幫助我們寫好作文的有效途徑。寫好的作文要反復修改,也可以請教老師、同學的意見,精益求精。

      高考語文必考知識點2

        1.蓊蓊郁郁:多形容草木蓬勃茂盛的樣子。

        2.混混沌沌:迷糊不清的樣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3.急不暇擇:在緊急的情況下來不及選擇。

        4.二三其德:形容三心二意。

        5.載笑載言:邊笑邊說話。

        6.信誓旦旦:信誓:表示誠意的誓言:旦旦:誠懇的樣子。誓言說得真實可信。

        7.夙興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奮。

        8.楊柳依依:古人送行,折柳相贈,表示依依惜別。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別之情。

        9.九死不悔:縱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堅定,不認經歷多少危險,也決不動搖退縮。

        10.瞻前顧后: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慮周密慎重。也形容顧慮太多,猶豫不決。

        11.卓爾不群:指才德超出常人,與眾不同。易誤用為形容人的性格孤傲,難以與周圍人相處。

        12.日月不淹:日月飛快地運轉,一刻也不停留,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13.楚楚可憐:本指幼松纖弱可愛,后形容女子嬌弱的`樣子。

        14.堅如磐石。象大石頭一樣堅固。比喻不可動搖。

        15.去日苦多:已經過去的日子太多了。用于感嘆光陰易逝之語。

        16.天下歸心: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悅誠服。

        17.少長咸集:年少的、年長的都聚集在了一起。

        18.群賢畢至:很多有才能的人都來了。

        19.曲水流觴:古民俗,每年農歷三月在彎曲的水流旁設酒杯,流到誰面前,誰就取下來喝,可以除去不吉利。

        20.情隨事遷:情況變了,思想感情也隨著起了變化。

        21.游目騁懷:縱目四望,開闊心胸。

        22.放浪形骸:指行動不受世俗禮節(jié)的束縛。

        23.感慨系之:有所感觸,慨嘆不已。

        24.滄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顆谷粒,形容物體非常渺小。

        25.正襟危坐:使衣襟端正,使身子端正,這里是使動用法。形容人物嚴肅或拘謹?shù)臉幼印?/p>

        26.遺世獨立:脫離社會,獨自生活,不跟別人往來。

        27.不絕如縷:像細線一樣連著,差點就斷了。多用來形容局勢危急或聲音細微悠長。

        28.杯盤狼藉:形容宴飲后桌上凌亂的樣子。

        29.如泣如訴:好象在哭泣,又象在訴說。形容聲音悲切。

        30.余音裊裊:形容音樂悅耳動聽,令人沉醉。

        31.終南捷徑:指求名利的最近便是門路。也比喻達到目的的便捷途徑。

        32.容有底止:或許能相當深。底止,深的意思。

        33.責無旁貸:自己應盡的責任,不能推卸給旁人。

        34.旁稽博采:兩詞意義相仿,連用表示從多方面考察、吸收各家長處之意。

        35.駭人聽聞:指使人聽了感到非常震驚。

        36.義憤填膺:由不義的人和事所激起的憤怒感情充滿胸膛。

        37.安之若素:對于困危境地或異常情況,一如平素,泰然處之。

        38.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著了火一樣。形容內心焦急萬分。

        39.無濟于事:對事情沒有幫助,指解決不了問題。

        40.空頭支票:無法生效的支票。比喻不能實現(xiàn)的諾言。

        41.不言而喻:不用說什么就能明白。

        42.息息相關:呼吸相關連,比喻關系密切。

        43.休戚相關:休,喜悅、吉利:戚,憂愁悲哀。形容關系密切,利害相關。

        44.休戚與共:憂患禍福彼此共同承擔。

        45.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陰暗突然變?yōu)殚_闊敞亮。也比喻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覺明朗。

        46.淺嘗輒止:只略微嘗試一下就停止。比喻做事不深入。

        47.堅韌不拔:形容意志堅強,有毅力,毫不動搖。

        48.卓有成效:卓,特別突出,卓越。指很有成績、效果。

      高考語文必考知識點3

        【散文閱讀】

        一、標題作用

       、倏赡艹蔀榫索,便于梳理結構思路。②點明寫作對象的特點和多層含義,表達感情、態(tài)度,。

       、劭赡苡邢笳饕馕、寓意深刻,揭示主旨、哲理。④可能運用表達技巧,能吸引讀者。

        二、開頭作用

       、倏傤I全文。②引出下文的情節(jié)或引出話題。

       、蹫橄挛那楣(jié)作鋪墊或與下文構成對比。④制造懸念或埋下伏筆,吸引讀者。

        三、句段作用

       、偈拙(段)——總領全文,引出下文,埋下伏筆。

       、谖簿(段)——總結全文,深化主題,照應上文,耐人尋味。

       、坜D承句(段)——承上啟下,過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苤行木(段)——點明中心,揭示主旨。

        ⑤點睛句(段)——點明中心,統(tǒng)領下文;含意深刻,耐人尋味。

       、耷楦芯(段)——抒發(fā)強烈內在情感,直抒胸臆。

       、呙芫(段)——看似矛盾而寓意卻深刻,表現(xiàn)深刻內涵、見解。

        四、結語作用

        ①總結全文,呼應開頭,使文章結構完整。

        ②卒章顯志,或含蓄地表明主旨(借助象征性景物描寫)。③升華情感,深化主題。

        五、線索作用

       、僭谖闹卸啻纬霈F(xiàn),貫穿全文。②層層遞進,逐層深入。

        ③把感情推向高潮(線索類型:中心事件、感情、具體事物、時空變化。)

        六、景物描寫

        ①提示時間、季節(jié)和環(huán)境,有獨立的審美價值

       、阡秩練夥眨於ɑ{,暗示社會環(huán)境,起象征、暗示作用。

       、酆嫱袛憣ο蟮哪撤N特征。④為下文鋪墊,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七、引文作用

        (表達思想情感,對當前語段或全文的作用,豐富文章內容或富有詩意,增強感染力,增加權威性、文學性、歷史性、文化性。穿插性材料對主體性材料起著補充、豐富、拓展的作用,行文更活潑,曲折有致,豐富或深化主旨。)

        傳說:增強文章的傳奇性、風物的神秘性;豐富文章內容;引起讀者興趣;含蓄地引出、表明觀點。

        事件:引出下文的議論或抒情,在結構上往往具有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內容上具有深化主題或啟迪作用。

        史實:反思歷史,以古證今或借古諷今。具有例證的作用。

        詩句:增強文章的詩情畫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豐富文章內容;引起讀者興趣;含蓄地引出、表明觀點。

        名言:表明觀點,具有論證觀點、闡明事理的作用,增強文章說服力;豐富文章內容。

        八、表達方式

       、夙様ⅲ呵逦爻尸F(xiàn)事情的.來龍去脈。

       、诘箶ⅲ涸鰪娢恼律鷦有裕O置懸念引人入勝,可以避免敘述的平板和結構的單調。

       、鄄鍞ⅲ簩χ饕楣(jié)起補充、襯托的作用,使題旨鮮明)。

       、苎a敘:增強文章的審美效果。⑤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盡致。

       、揲g接抒情:含蓄蘊藉,耐人尋味。⑦渲染:營造氛圍,情景相生,深化主題。

        九、修辭手法

       、俦扔鳌蜗笊鷦。②比擬——人格化、物象化,富有情趣,表意豐富。

       、劢璐怀鲂蜗筇攸c,具體生動,含蓄簡潔。

       、芸鋸垺沂颈举|,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

       、輰ε肌Z言簡練整齊,意義凝煉含蓄。

       、夼疟取鰪姎鈩荩(jié)奏鮮明;內容集中,強化情感。

       、叻磸汀鰪娬Z勢,強化某種意思或某種情感。

       、嘣O問——提出問題,引起注意;啟發(fā)思考,加深理解。

       、岱磫枴訌娬Z氣語勢,強化感情;加深讀者印象,起強化作用。

        十、語言特色

        ①風格:含蓄明快、文雅通俗、生動樸實、富麗素淡、簡潔繁復。

       、谔攸c:精煉、準確、形象、豐富。

        十一、表現(xiàn)手法

       、賹Ρ取攸c鮮明,反差強烈。

       、谝r托——突出事物特點,強化思想感情,形象、主次分明。

       、巯笳鳌蜗蠛睿⒁馍钸h,引發(fā)聯(lián)想,感染力強。

       、芟胂蟆黄茣r空束縛,自由創(chuàng)造新形象,以抒發(fā)特定情感。

        ⑤抑揚——在行文的反差中,突出事物特點;行文跌宕,曲折含蓄。

       、拗S刺——從反面或用反語來諷喻事理,更鮮明地表達主題。

      高考語文必考知識點4

        高考語文必考知識點:古文閱讀(約25分)

        考查內容:實詞、虛詞、句式、信

        息篩選、內容概括、斷句、翻譯。

        5、實詞(幾種語法現(xiàn)象P)

        (1)通假字:蚤-早

        (2)古今異義:一切:一個貼切的

        (3)詞類活用(使動、意動、為動)

        (4)一詞多義:愛-憐惜、吝嗇、可愛

        (5)偏義復詞(如:公姥、作息)

        (6)兼詞(如:諸—之于、焉—于此)

        6、虛詞(18個虛詞的用法和意義)

        記憶:因為所以其則于與之乎者也焉而且乃若何

        (1)通過讀古文(必修選修課文)培養(yǎng)語感。

        (2)把握好每個虛詞的例句翻譯,利用句意記住用法和意義。

        用法:①名詞、動、代、兼、副、介、連、助

       、谄渲羞B詞十種用法:并列、承接、遞進、因果、假設、轉折、選擇、目的、讓步、修飾、

        7、信息篩選

        (1)題型:?人物?品行

        (2)方法:①先判斷人物對象;

       、谂懦环穸ǖ捻;

       、垓炞C所選項。

        8、內容概括

        建議:(1)時、地、人物對象、時間先后、部分與全部等方面值得注意;

        (2)關注表示判斷、觀點的詞語;

        9、斷句

        建議(1)關注分值,與之匹配。

        (斷句處數(shù)一般是分值2倍或3倍數(shù),偶爾也會是倍數(shù)加一)

        (2)關注標志性詞語(如下幾個方面)

        ①虛詞

       、趯嵲~

        ③修辭標志:

        頂針(頂真)、排比、對偶、反復

       、芄潭ň涫剑(看見前要尋找后)

        如…何;得無…乎;何…為

        建議:

       、俑呶萁玻ㄗx1、2次再判斷;

       、谡莆沾笠猓鹨蜿P注標志而忽視內容。

        10、翻譯

        (原則——字字落實、輔以意譯)

        建議:

        (1)有分值觀念,抓住“采分點”。找到特殊語法現(xiàn)象,基本找到“分”。

        (2)特殊句式要調回正常語序,省略句務必補出省略成分,特別承前省略主語的情況。(聯(lián)系前文)—留、刪、換、掉、補

        (1)幾種句式類型

        (附各種句式的常見形式)

       、谑÷跃

        ③被動句

       、艿寡b句

        (2)現(xiàn)代漢語正常語序:

        [狀語](定語)主語+[狀語]謂語

        〈補語〉+(定語)賓語〈補語〉

        附:①判斷句:

        ……者……也/……,……也/……者,……/……者也/為、是、非、未、無、莫、乃、亦、皆/無標志按句意。

       、诒粍泳

        受、于、受……于/見、見……于/為、為……所/被/無標志看句意。

       、凼÷跃

        省略主語、謂語、賓語、介詞

       、艿寡b句

        一、賓語前置:

        1、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誰、孰、何、安、焉、胡、惡等)

        2、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不、未、毋、無、莫)

        3、“之”“是”作提賓標志。(注意介詞)

        二、狀語后置

        介詞結構即介賓短語作狀語時要注意:于、以、乎=于等

        三、定語后置

        1、標志:而、而……者、之、之……者

        2、注意形容詞和名詞同時出現(xiàn)的地方,判斷兩者是否存在修飾關系,再觀察其位置是否倒裝。

        高考語文必考知識點:古代詩詞鑒賞與默寫(12-13分)

        考查內容:形象、語言、技巧、內容情感

        1、形象

        答題提示:(省略號內為結合詩詞分析)

       、偻ㄟ^對……內容的.描寫,②描繪了一幅……的景象(圖景)/營造了……的意境/表現(xiàn)一個……形象。

        2、語言

        3、表達技巧P

        (1)修辭手法(常見9種手法及其效果)P

        比喻、擬人、借代、對偶、夸張、

        排比、設問、反問、反復

        (2)表現(xiàn)手法(相反記憶)

        (涵括描寫手法)

        動靜、虛實、遠近高低、正側面、抑揚、

        聯(lián)想想象、工筆白描、對比、襯托(渲染)、

        渲染、用典、象征、以小見大

        (3)抒情手法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有主觀情感字詞)

       、陂g接抒情

        答題提示:本詩運用了…手法,寫出+具體體現(xiàn)的詩句意思+這樣寫…(效果、情感)

        4、內容情感(題材分類)

        5、解題建議:(準確答題有“幾看”)

        (1)題目(大小標題)

        (2)作者

        (3)序注

        (4)意象

        (5)關鍵詞(帶有主觀情感字詞)

        (6)題干(問題問什么答什么)

        建議:

        定點取向,多方印證,勿先入為主斷章取義。

        6、名句名篇默寫

        (1)理解分類記憶;

        (2)高中部分的詩詞文務必過關;

        (3)重點記憶不熟練的篇目;

        (4)對錯字、生字、難字別放過,多寫幾遍。

        高考語文必考知識點:現(xiàn)代文必考題(論述類為主)

        1、考點內容:

        (1)重要概念的含義(指代、比喻)

        (2)重要句子的理解和作用(看位置)

        (3)篩選整合文中信息繁長

        (4)分析行文結構思路變

        (5)歸納各段要點概括中心簡短

        (6)分析作者觀點態(tài)度

        2、考查形式:

        選擇+主觀表達題

        3、選擇題的設錯方式(設錯陷阱)

        (1)由“或然” “必然”

        (可能必然)

        (2)由“未然” “已然”

        (將已經)

        (3)無中生有

        (4)故意曲解

        (5)以偏概全(部分全部)

        (6)恰好說反(是不是)

        (7)夸大其詞(難以不可能)

        (8)條件互混(條件與結果互混)

        (9)亂設因果、假設、條件關系

        4、建議:

        (1)可先看主觀題題目再看文章;

        (2)閱讀時應帶筆畫出關鍵的詞語和

        句子,方便理清文章結構和思路。

        (3)出現(xiàn)具體句子時回到原句作對比。根據(jù)前后文理解作答。

        高考語文必考知識點:現(xiàn)代文選考

        1、文學類——考點內容

        (1)句子意思及其表現(xiàn)力(作用+效果)

        (2)人物

        (3)情節(jié)(小說)的結構方式

        順序、倒敘、插敘、補敘、抑揚、線索(明暗)、鋪墊、懸念、誤會、巧合、過渡、照應等

        (4)語言特點(注意修辭的應用及效果)

        (5)環(huán)境的作用

        (景物情景描寫)

        (6)寫作意圖(主題)社會意義(小說的核心)

        2、實用類

        (1)考點內容:

       、俸Y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主要意思)

       、诜治稣Z言特色,把握結構

       、鄯治鑫谋咎卣骱捅憩F(xiàn)手法

        ④評介文本觀點和傾向及社會價值

       、菟伎寂c判斷文本特色(結構、手法、語言)

       、迯牟煌嵌扰c層面發(fā)掘深層含義(有理有據(jù))

       、咛接懭松鷥r值與時代精神

       、嗵接憣懽鞅尘昂鸵鈭D

        (2)傳記

        (3)表達技巧

       、傩揶o手法(見詩歌專題)

        記敘、敘述(順/倒/插/補)

        描寫(白描/細節(jié))

       、诒磉_方式議論直接

        抒情

        間接

        ③表現(xiàn)手法(見詩歌鑒賞專題)

       、芷渌缇索、過渡、懸念等(見文學類)

        (4)新聞(消息、通訊)

        (5)科普文

        文體特征:科學性、通俗性、文學性

        語言特征:客觀準確、通俗易懂、生動形象

      高考語文必考知識點5

        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

        1、率:六國互喪,率賂秦耶?(全都,一概)

        2、以:不賂者以賂者喪(因為)

        3、蓋:蓋失強援,不能獨完(因為)

        4、固:固不在戰(zhàn)矣(當然)

        5、舉:舉以予人(拿)

        6、然則: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既然如此,那么……)

        7、判: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確定,斷定)

        8、固:至于顛覆,理固宜然(本來)

        9、得:此言得之(對)

        10、遷:終繼五國遷滅(改變)

        11、與:與嬴而不助五國也(結交)

        12、既: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已經)

        13、以、為、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用,作為,招致)

        14、再:后秦擊趙者再(兩次)

        15、洎、以:洎牧以讒誅(及,等到;因為)

        16、誠:可謂智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實在)

        17、向使:向使三國各愛其地(假如)

        18、數(shù)、理: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天數(shù),命運)

        19、為、為: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治理,被)

        20、茍、從: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如果,跟隨)

        二、通假字

        1、暴霜露(通"曝")

        2、暴秦之欲無厭(通"饜",滿足)

        3、當與秦相較(通"倘",如果)

        三、一詞多義

        1、非:

       、倭鶉茰,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不是)

        ②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不對)

       、鄄拍懿患爸腥,非有仲尼、墨翟之賢(沒)

       、苤喪姡强褂诰艊畮熞(不能)

        2、或:

        ①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有人)

       、隈R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有時)

       、刍蛞詾樗,或以為亡(有人)

        ④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或許)

        3、得:

        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得到)

       、诖说弥(正確)

        ③誠不得已(辦法)

       、芫秊槲液羧耄岬眯质轮(必須,應該)

      高考語文必考知識點6

        1.佛教四大名山:五臺山峨眉山普陀山九華山

        2.中國四大發(fā)明: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藥

        3.中醫(yī)四診:望聞問切

        4.戲曲四行當:生旦凈丑

        5.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當山江西龍虎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齊云山

        6.四大石窟:云岡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敦煌莫高窟

        7.黃山四絕:奇松怪石云海溫泉

        8.泰山四大奇觀:旭日東升晚霞反照黃河金帶云海玉盤

        9.中國四大名樓;岳陽樓黃鶴樓騰王閣太白樓

        10.四大古典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

        11.四大譴責小說:官場現(xiàn)形記(李寶嘉)二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吳研人)老殘游記(劉鄂)孽;(曾樸)

        12.民間四大傳說:牛郎織女孟姜女尋夫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與許仙

        13.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魚)王昭君(落雁)貂禪(閉月)楊玉環(huán)(羞花)

        14.古代四美:音樂珍味文章言談//良晨美景賞心樂事

        15.蘇門四學士:黃庭堅秦觀曾補之張來

        16.四史:史記漢書君漢書三國志

        17.歷四大書院:廬山白鹿洞長沙岳麓衡陽石鼓

        18.商丘應天府

        19.古代祥瑞四靈:龍鳳麒麟龜

        20.宋中興四詩人:陸游楊萬里范大成尤袤

        21.科考四級及錄取者稱謂:院試-秀才鄉(xiāng)試-舉人會試-貢生殿士-進士

        22.千古文章四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

        23.有很高史學和文學價值的三史:史記漢書后漢書

        24.三班父子:班彪班固班昭

        25.三書指:魏書蜀書吳書后人將其合為一本稱三國志。

        26.左思的三都賦指:蜀都賦(成都)吳都賦(南京)魏都賦(鄴)

        27.南朝三謝:謝靈運謝惠連謝眺

        28.三瘦詞人指:李清照三個名句是:

        29.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30.知否,知否?應是肥紅瘦。

        31.新來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

        32.舊書塾使用的三種教本簡稱為三百千指: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33.鄭板橋(鄭燮)的三絕指:繪畫詩作書法

        34.魯迅的三部短篇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

        35.我國當代文學的.三大散文作家是:劉白羽楊朔秦牧

        36.高爾其的自傳體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37.世界作品中三大吝嗇鬼指:老葛朗臺夏洛克潑留希金

        38.老舍小說《四世同堂》也是三部曲指:《惶惑》《偷生》《饑荒》

        39.我國古代有四個大城市稱四京:東京-汴梁西京-長安南京-金陵北京-順天

        40.漢字的字音的四種音調叫四聲指:平上去入現(xiàn)代則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41.元末明初吳中四杰:高啟楊基張羽徐賁

        42.元雜劇的四大愛情。骸肚G釵記》《白兔記》《拜月亭》《殺狗記》

      高考語文必考知識點7

        小說分析寫作技巧的技法

        (1)從語言運用角度: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比喻、擬人、排比、夸張、通感等),有什么表達效果。

        (2)從結構安排角度:開頭結尾各有特色,結構嚴密,完整勻稱;烘托鋪墊,前后照應;設置懸念,制造波瀾,起承轉合,曲折有致。線索,設置懸念,抑揚,鋪墊,暗示,節(jié)奏,突轉,巧合,串聯(lián),并聯(lián)……

        (3)從表現(xiàn)手法角度:是否運用了想像、聯(lián)想、象征、渲染、烘托、對比,先抑后揚、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修辭手法:

       、.比喻:化無形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體

        A.使深奧的、抽象的事理變得淺顯易懂

        B.化平淡為生動、形象

        C.重要的審美作用,使人產生美感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排比:能增加文章氣勢,增加感染力、說服力

        A.排比句結構整齊勻稱,音律鏗鏘,使語言具有節(jié)奏感和音樂美

        B.在議論、說明文中,可以使論點闡發(fā)得更嚴密、更透徹,使條理更清楚

        C.可以抒發(fā)強烈的感情,增強文章的氣勢或感染力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夸張

        A.可以突出事物的某個特征,或者揭示事物的本質,給讀者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

        B.表達作者強烈的感情,用以諷刺或歌頌、感染讀者

        C.可以引起讀者的聯(lián)想、深思和共鳴

        ⑥.比擬:生動形象

        A.運用比擬,能托物言志

        B.寓情于物,表達作者的強烈的愛憎感情

        C.增強諷刺幽默,增強文章的戰(zhàn)斗力

        D.把無形的抽象的事物描寫得有聲有色,可見可聞

        E.使敘述生動形象

        F.制造氣氛,借以傳情達意

       、.設問:吸引讀者

        A.引人注意,發(fā)人思考,強調觀點,加深印象

        B.承上啟下,過渡銜接

        C.波瀾起伏,避免呆滯

        D.提掣全篇,帶動全文

        E.用于篇末,余音不絕

       、.反問:加強語氣

        A.加強語氣以利論辯

        B.加強語氣抒發(fā)強烈的感情

        C.引起思考以求共鳴

        9.托物言志(象征)、虛實結合:使表達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內涵豐富,富有哲理,給人以啟迪。

        動靜結合、化靜為動:使表達中更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

        對比、襯托(正襯和反襯):突出所描寫事物的特點,突出作者的某種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題。

        白描:用字簡煉,不加渲染和烘托,有簡潔傳神的表達效果。抑揚:有先抑后揚或先揚后抑,其作用是使文章曲折有波瀾,突出喜歡贊美或批評諷刺的感情。以小見大、側面烘托等。

        場面描寫:使人物情貌一覽無余。通過場面中環(huán)境和人物活動的描寫,來渲染氣氛,刻畫人物思想性格。

        虛實(正側面):引發(fā)作者聯(lián)想,使人物形象特點更突出、更豐滿。

        對比描寫:突出了人物的某一性格或情感。

        人稱運用

        第一人稱:顯得親切、自然、真實,適于心理描寫;

        第二人稱:便于感情交流、進行抒情,還能起到擬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稱:顯得客觀冷靜,不受時空限制,便于敘事和議論。

        第三人稱:能比較直接客觀地展現(xiàn)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反映現(xiàn)實比較靈活自由。

      【高考語文必考知識點】相關文章:

      化學高考必考知識點11-09

      高考語文必考的題型12-09

      高考生物必考的知識點12-09

      高考數(shù)學必考知識點匯總12-09

      高考物理必考知識點大全12-09

      化學高考必考知識點(9篇)11-11

      化學高考必考知識點9篇11-10

      關于高考政治必考知識點總結12-08

      化學高考必考知識點(集合9篇)11-13

      化學高考必考知識點集錦9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