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综合网站|精品国产自在免费观看|日本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在线日韩在线尤物

<blockquote id="2t14e"></blockquote>
<ul id="2t14e"></ul>
  • <blockquote id="2t14e"></blockquote>

    1. 高考化學必考知識點總結整理

      時間:2024-12-29 12:41:16 高考化學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考化學必考知識點總結整理

        總結在一個時期、一個年度、一個階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全面地、系統(tǒng)地了解以往的學習和工作情況,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我們該怎么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考化學必考知識點總結整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考化學必考知識點總結整理

      高考化學必考知識點總結整理1

        1、原子都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組成,但氫的同位素氕卻無中子。

        2、同周期的元素中,原子最外層電子越少,越容易失去電子,還原性越強,但Cu、Ag原子的還原性卻很弱。

        3、原子電子層數(shù)多的其半徑大于電子層數(shù)少的,但鋰的原子半徑大于鋁的原子半徑。

       。ㄖ芷诼赏ǔN覀兌际菍W習二、三周期,當把不同周期的元素放在一起比較的時候,規(guī)律就可能亂套了)

        4、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價一般等于其族序數(shù),但O2和F2卻不是。(OF2的存在,氧最高+2,氟無正價)

        5、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屬元素隨原子序數(shù)的遞增,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漸減弱,但硒酸的酸性卻比硫酸的酸性強。(第四周期的特性)

        6、二氧化碳通常能來滅火,但鎂卻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燒。

        7、氧元素一般顯—2價,但在Na2O2、H2O2等物質中顯—1價。(因為存在過氧鍵)

        8、元素的氧化性一般隨化合價的升高而增強,但氯的含氧酸的氧化性順序卻是HClO>HClO2>HClO3>HClO4(因為化合物的穩(wěn)定性增強,不容易反應了。氧化性的強弱不只與化合價有關)

        9、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各周期元素一般是以活潑金屬開始的,但第一周期卻是以非金屬開始的。

        10、通常金屬單質一般為固態(tài),但汞卻是液態(tài)。(汞原子核外電子電子排布穩(wěn)定,原子間金屬鍵弱導致)

        11、通常非金屬單質一般為氣態(tài)或固態(tài),但溴卻是液態(tài)。(相對原子量大,分子間作用力強啊)

        12、堿金屬一般保存在煤油中,但鋰(因其密度小于煤油的密度)卻浸在液體石蠟中。(大塊不常用的堿金屬也通常是保存在石蠟中)

        13、堿金屬的密度從上到下遞增,但鉀的密度卻比鈉的`密度小。(應該是跟晶體的堆積方式有關,空隙變大了)

        14、一種元素組成一種單質,但碳、氫、氧、磷等元素卻能組成幾種同素異形體。

        15、有機物一般易燃燒,但氯仿、四氯化碳和聚四氟乙烯卻不易燃。(有機物鹵素含量越高可燃性越差)

        16、物質的熔點一般低于沸點,但乙炔卻相反(沸點—84,熔點卻為—80、8)。(熔點還與晶格能有關)

        17、Cl2、Br2與水反應生成相應的氫鹵酸和次鹵酸,但F2卻不能(F2+2H2O=4HF+O2)(在冰的表面好像可以)

        18、實驗室中制取HCl、HBr、HI都在玻璃容器中進行,但HF應在鉛制容器中進行(因SiO2+4HF=SiF4+2H2O)。

        19、氫鹵酸一般是強酸,但氫氟酸卻是弱酸。

        20、CaCl2、CaBr2、CaI2都易溶,但CaF2卻微溶。(軟硬酸堿理論)

        21、鹵化銀難溶于水,但氟化銀卻易溶于水。(軟硬酸堿理論)

        22、含有NH4+和第IA主族陽離子的鹽一般易溶于水,但KClO4和正長石等卻難溶于水。(軟硬酸堿理論)

        23、晶體一般都由陰離子和陽離子組成,但金屬晶體是由金屬陽離子和自由電子組成。

        24、共價鍵一般都有方向性,但H2卻無方向性。(s軌道是球形的)

        25、活潑金屬與活潑非金屬形成的化合物一般都是離子化合物,但A1Cl3、FeCl3等卻是共價化合物。(離子極化)

        26、金屬性強的元素,相應的堿的堿性也強,但A1(OH)3的堿性卻比Fe(OH)3弱。(極化)

        27、離子化合物中一般不存在單個分子,但NaCl等在氣態(tài)時卻以分子形式存在。(好像只能這樣了。

        28、離子方程式一般表示同一類反應,但Br2+SO2+2H2O=4H++2Br—+SO42—卻只表示一個方程式(注意:Ba2++2OH—+2H++SO42—=BaSO4+2H2O可以表示硫酸溶液與氫氧化鋇溶液反應、向氫氧化鋇溶液中加入硫酸氫鈉溶液至中性或加入過量硫酸氫鈉溶液等反應)。

        29、強堿弱酸鹽或強堿弱酸的酸式鹽因水解而呈堿性,但NaH2PO4卻呈酸性。(還有兩個NaHSO3、NaHC2O4,它們都電離大于水解)

        30、鹽類一般都是強電解質,但HgCl2、CdI2等少數(shù)幾種鹽卻是弱電解質。(離子極化理論)

      高考化學必考知識點總結整理2

        1、固體不一定都是晶體,如玻璃是非晶態(tài)物質,再如塑料、橡膠等。

        2、最簡式相同的有機物:①CH:C2H2和C6H6②CH2:烯烴和環(huán)烷烴③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④CnH2nO:飽和一元醛(或飽和一元酮)與二倍于其碳原子數(shù)和飽和一元羧酸或酯;舉一例:乙醛(C2H4O)與丁酸及其異構體(C4H8O2)

        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但氕原子(1H)中無中子。

        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個周期不一定從金屬元素開始,如第一周期是從氫元素開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種類最多。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種類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組成的晶體常常屬于原子晶體,如金剛石、晶體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質量數(shù)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屬于同種元素的原子,如18O與18F、40K與40Ca

        7、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沒有同素異形體,且其單質不能與氧氣直接化合。

        8、活潑金屬與活潑非金屬一般形成離子化合物,但AlCl3卻是共價化合物(熔沸點很低,易升華,為雙聚分子,所有原子都達到了最外層為8個電子的穩(wěn)定結構)。

        9、一般元素性質越活潑,其單質的性質也活潑,但N和P相反,因為N2形成叁鍵。

        10、非金屬元素之間一般形成共價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銨鹽卻是離子化合物。

        11、離子化合物在一般條件下不存在單個分子,但在氣態(tài)時卻是以單個分子存在。如NaCl。

        12、含有非極性鍵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價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離子化合物。

        13、單質分子不一定是非極性分子,如O3是極性分子。

        14、一般氫化物中氫為+1價,但在金屬氫化物中氫為—1價,如NaH、CaH2等。

        15、非金屬單質一般不導電,但石墨可以導電,硅是半導體。

        16、非金屬氧化物一般為酸性氧化物,但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而屬于不成鹽氧化物。

        17、酸性氧化物不一定與水反應:如SiO2。

        18、金屬氧化物一般為堿性氧化物,但一些高價金屬的氧化物反而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CrO3等反而屬于酸性氧物,2KOH+Mn2O7==2KMnO4+H2O。

        19、非金屬元素的最高正價和它的負價絕對值之和等于8,但氟無正價,氧在OF2中為+2價。

        20、含有陽離子的晶體不一定都含有陰離子,如金屬晶體中有金屬陽離子而無陰離子。

        21、離子晶體不一定只含有離子鍵,如NaOH、Na2O2、NH4Cl、CH3COONa等中還含有共價鍵。

        22、稀有氣體原子的電子層結構一定是穩(wěn)定結構,其余原子的電子層結構一定不是穩(wěn)定結構。

        23、離子的電子層結構一定是穩(wěn)定結構。

        24、陽離子的半徑一定小于對應原子的半徑,陰離子的半徑一定大于對應原子的半徑。

        25、一種原子形成的高價陽離子的半徑一定小于它的.低價陽離子的半徑。如Fe3+

        26、同種原子間的共價鍵一定是非極性鍵,不同原子間的共價鍵一定是極性鍵。

        27、分子內(nèi)一定不含有離子鍵。題目中有“分子”一詞,該物質必為分子晶體。

        28單質分子中一定不含有極性鍵。

        29共價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離子鍵。

        30含有離子鍵的化合物一定是離子化合物,形成的晶體一定是離子晶體。

        31、含有分子的晶體一定是分子晶體,其余晶體中一定無分子。

        32、單質晶體一定不會是離子晶體。

        33、化合物形成的晶體一定不是金屬晶體。

        34、分子間力一定含在分子晶體內(nèi),其余晶體一定不存在分子間力(除石墨外)。

        35、對于雙原子分子,鍵有極性,分子一定有極性(極性分子);鍵無極性,分子一定無極性(非極性分子)。

        36、氫鍵也屬于分子間的一種相互作用,它只影響分子晶體的熔沸點,對分子穩(wěn)定性無影響。

        37、微粒不一定都指原子,它還可能是分子,陰、陽離子、基團(如羥基、硝基等)。例如,具有10e—的微粒:Ne;O2—、F—、Na+、Mg2+、Al3+;OH—H3O+、CH4、NH3、H2O、HF。

        38、失電子難的原子獲得電子的能力不一定都強,如碳,稀有氣體等。

        39、原子的最外電子層有2個電子的元素不一定是ⅡA族元素,如He、副族元素等。

        40、原子的最外電子層有1個電子的元素不一定是ⅠA族元素,如Cr、ⅠB族元素等。

        41、ⅠA族元素不一定是堿金屬元素,還有氫元素。

        42、由長、短周期元素組成的族不一定是主族,還有0族。

        43、分子內(nèi)不一定都有化學鍵,如稀有氣體為單原子分子,無化學鍵。

        44、共價化合物中可能含非極性鍵,如過氧化氫、乙炔等。

        45、含有非極性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價化合物,如過氧化鈉、二硫化亞鐵、乙酸鈉、CaC2等是離子化合物。

        46、對于多原子分子,鍵有極性,分子不一定有極性,如二氧化碳、甲烷等是非極性分子。

        47、含有陽離子的晶體不一定是離子晶體,如金屬晶體。

        48、離子化合物不一定都是鹽,如Mg3N2、金屬碳化物(CaC2)等是離子化合物,但不是鹽。

        49、鹽不一定都是離子化合物,如氯化鋁、溴化鋁等是共價化合物。

      高考化學必考知識點總結整理3

        1、鈉與水反應

       。1)芙蓉又想紅

        解釋:浮熔游響紅

       。2)鈉浮于水,熔成球。球兒閃亮,四處游。有“嘶兒”聲,溶液紅。

        2、蘇打辨析

        大蘇打,小蘇打,純堿俗名叫“蘇打”,蘇打、蘇打混一沓,到底誰是真“蘇打”?

        阿哥硫代硫酸鈉,定影“海波”就是它,化工、制革、除氯劑,它的俗名“大蘇打”。

        阿弟酸式碳酸鈉,重碳酸鈉也是它,滅火、焙粉、抑酸劑,俗名叫做“小蘇打”。

        純堿學名碳酸鈉,它的譯名叫“蘇打”,紡織、造紙、洗滌劑,純堿才是真“蘇打”。

        化學世界三“蘇打”,性質用途有異差,認清組成分子式,三個“蘇打”不打架。

        解釋:大蘇打分子式:Na2S2O3,蘇打分子式:Na2CO3,小蘇打分子式:NaHCO3。

        3、鋁

        典型兩性元素鋁,第三主族三周期,氧化薄膜質致密,保護內(nèi)部不腐蝕,與酸與堿均反應,各生鋁鹽放氫氣,氫氧化鋁,氧化鋁,典型兩性“三代”齊。

        ①解釋:①“三代”指鋁,氧化鋁和氫氧化鋁。

        4、鐵

        原子序數(shù)二十六,八族元素排第一;

        外層電子有兩個,次層電子能失一;

        遇到強、弱氧化劑,形成三價或亞鐵;

        棕黃色和淺綠色,判斷鐵鹽和亞鐵;

        硫氫化鉀作試劑,三價離子液變赤。

        5、氯中燃燒的特點

        鈉燃劇烈產(chǎn)白煙,銅燃有煙呈棕黃,鐵燃有煙亦棕黃,氫燃火焰蒼白色,磷燃氯中煙霧茫。

        6、氯氣的制取實驗

        二氧化錳鹽酸逢,隔網(wǎng)熱瓶氯氣生。

        鹽水硫酸除雜質,吸收通入火堿中。

        解釋:

        1、二氧化錳鹽酸逢,隔網(wǎng)熱瓶氯氣生。這句的意思是說在實驗室中是用二氧化錳與濃鹽酸在燒瓶中隔石棉網(wǎng)的方法來制取氯氣[聯(lián)想:"隔網(wǎng)加熱杯和瓶"]。

        2、鹽水硫酸除雜質:"鹽水"指飽和食鹽水,"雜質"指混在氯氣中的氯化氫和水蒸氣。這句的意思是說使氣體依次通過飽和食鹽水和濃硫酸分別除掉混在氯氣中的氯化氫和水蒸氣【聯(lián)想:有時也用水除氯化氫,但水卻溶解了一部分氯氣,不如用飽和食鹽水好。因為氯氣在飽和食鹽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3、吸收通入火堿中:的意思是說多余的氯氣必須通入火堿溶液中吸收掉(因為氯氣有毒)。

        7、氨氣和氯化氫的噴泉實驗

        燒瓶干燥氣密好,氣體充滿切記牢。

        擠壓膠頭要迅速,紅色噴泉多妖嬈。

        解釋:

        1、燒瓶干燥氣密好:意思是說做噴泉實驗用的燒瓶一定要干燥,而且氣密性要好【聯(lián)想:若燒瓶不干燥,少量的水將吸收大量的氨氣或氯化氫,從而造成實驗失;若裝置的氣密性差,當燒瓶內(nèi)在壓強迅速減小時,空氣將進入燒瓶,就不能形成噴泉!

        2、氣體充滿切記牢:意思是說一定將燒瓶中充滿氨氣(或氯化氫氣體)。

        3、擠壓膠頭要迅速:意思是說膠頭滴管的作用是把少量的水注入燒瓶中,減小燒瓶內(nèi)的壓強。所以擠壓滴管的`膠頭要迅速,這樣才能使燒瓶內(nèi)的壓強瞬間減小,從而形成美麗的噴泉。

        4、紅色噴泉多妖嬈:意思是說氨氣和氯化氫的噴泉都是紅色的,這是因為用氨氣作噴泉實驗時,水中加的是酚酞,而用氯化氫作實驗時,水中加的是石蕊,故兩者都形成紅色的美麗的噴泉。

      高考化學必考知識點總結整理4

        一、化學平衡常數(shù)

        (一)定義:在一定溫度下,當一個反應達到化學平衡時,生成物濃度冪之積與反應物濃度冪之積的比值是一個常數(shù)比值。符號:K

        (二)使用化學平衡常數(shù)K應注意的問題:

        1、表達式中各物質的濃度是變化的濃度,不是起始濃度也不是物質的量。

        2、K只與溫度(T)有關,與反應物或生成物的濃度無關。

        3、反應物或生產(chǎn)物中有固體或純液體存在時,由于其濃度是固定不變的,可以看做是“1”而不代入公式。

        4、稀溶液中進行的反應,如有水參加,水的濃度不必寫在平衡關系式中。

       。ㄈ┗瘜W平衡常數(shù)K的應用:

        1、化學平衡常數(shù)值的大小是可逆反應進行程度的標志。K值越大,說明平衡時生成物的'濃度越大,它的正向反應進行的程度越大,即該反應進行得越完全,反應物轉化率越高。反之,則相反。一般地,K>105時,該反應就進行得基本完全了。

        2、可以利用K值做標準,判斷正在進行的可逆反應是否平衡及不平衡時向何方進行建立平衡。(Q:濃度積)

        Q〈K: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

        Q=K: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

        Q〉K: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

        3、利用K值可判斷反應的熱效應

        若溫度升高,K值增大,則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若溫度升高,K值減小,則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二、等效平衡

        1、概念:在一定條件下(定溫、定容或定溫、定壓),只是起始加入情況不同的同一可逆反應達到平衡后,任何相同組分的百分含量均相同,這樣的化學平衡互稱為等效平衡。

        2、分類

       。1)定溫,定容條件下的等效平衡

        第一類:對于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shù)改變的可逆反應:必須要保證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與原來相同;同時必須保證平衡式左右兩邊同一邊的物質的量與原來相同。

        第二類:對于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shù)不變的可逆反應:只要反應物的物質的量的比例與原來相同即可視為二者等效。

       。2)定溫,定壓的等效平衡

        只要保證可逆反應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相同即可視為等效平衡。

      高考化學必考知識點總結整理5

        一、溶解性

       、俪R姎怏w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極易溶于水在空氣中易形成白霧的氣體,能做噴泉實驗的氣體: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氣體:CO2、SO2、Cl2、Br2(g)、H2S、NO2。極易溶于水的氣體尾氣吸收時要用防倒吸裝置。

       、谌苡谒挠袡C物:低級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苯酚微溶。 ③鹵素單質在有機溶劑中比水中溶解度大。

       、芰蚺c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

       、荼椒游⑷苡谒ù笥65℃易溶),易溶于酒精等有機溶劑。

        ⑥硫酸鹽三種不溶(鈣銀鋇),氯化物一種不溶(銀),碳酸鹽只溶鉀鈉銨。

       、吖腆w溶解度大多數(shù)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少數(shù)受溫度影響不大(如NaCl),極少數(shù)隨溫度升高而變小[如Ca(OH)2]。氣體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變小,隨壓強增大而變大。

        二、密度

        ①同族元素單質一般密度從上到下增大。

       、跉怏w密度大小由相對分子質量大小決定。

       、酆珻、H、O的有機物一般密度小于水(苯酚大于水),含溴、碘、硝基、多個氯的有機物密度大于水。

       、茆c的密度小于水,大于酒精、苯。

        高考化學知識點總結

        1、有色氣體:F2(淡黃綠色)、Cl2(黃綠色)、Br2(g)(紅棕色)、I2(g)(紫紅色)、NO2(紅棕色)、O3(淡藍色),其余均為無色氣體。其它物質的顏色見會考手冊的顏色表。

        2、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雞蛋氣味的'氣體:H2S。

        3、熔沸點、狀態(tài):

       、偻褰饘購纳系较氯鄯悬c減小,同族非金屬從上到下熔沸點增大。

       、谕宸墙饘僭氐臍浠锶鄯悬c從上到下增大,含氫鍵的`NH3、H2O、HF反常。 ③常溫下呈氣態(tài)的有機物:碳原子數(shù)小于等于4的烴、一氯甲烷、甲醛。

        ④熔沸點比較規(guī)律:原子晶體>離子晶體>分子晶體,金屬晶體不一定。

       、菰泳w熔化只破壞共價鍵,離子晶體熔化只破壞離子鍵,分子晶體熔化只破壞分子間作用力。

       、蕹叵鲁室簯B(tài)的單質有Br2、Hg;呈氣態(tài)的單質有H2、O2、O3、N2、F2、Cl2;常溫呈液態(tài)的無機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硝酸。

       、咄愑袡C物一般碳原子數(shù)越大,熔沸點越高,支鏈越多,熔沸點越低。

        同分異構體之間:正>異>新,鄰>間>對。

       、啾容^熔沸點注意常溫下狀態(tài),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如:白磷>二硫化碳>干冰。

       、嵋咨A的物質:碘的單質、干冰,還有紅磷也能升華(隔絕空氣情況下),但冷卻后變成白磷,氯化鋁也可;三氯化鐵在100度左右即可升華。

       、庖滓夯臍怏w:NH3、Cl2,NH3可用作致冷劑。

      【高考化學必考知識點總結整理】相關文章:

      高考化學必考知識點09-04

      高考化學必考知識點歸納04-12

      高考化學必考知識點有哪些?10-28

      高考化學必考知識點總結 基礎知識歸納10-30

      高考物理直線運動重要必考知識點整理09-17

      中考地理必考知識點整理09-04

      高考物理必考知識點10-19

      高考物理的必考知識點09-01

      高考物理必考的知識點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