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育實驗設計方案參考
一、研究問題: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對學生綜合能力提高的作用
二、實驗處理:
對比性實驗:普通班與實驗班的對比
等組實驗:普通班與實驗班的對比
三、實驗變量
1、實驗自變量
X=中學信息技術課程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使用
2、實驗因變量
Y1=獲取信息的能力
Y2=合作學習的能力
Y3=對信息評價的能力
Y4=反省認知的能力
Y5=自我評價的能力
3、干擾變量及其控制
干擾變量:(1)學生信息技術素養(yǎng)和技術水平的不同
。2)任務驅動教學過程中任務的設計、使用的合理性與正確性。
。3)學生與他能力的變化發(fā)展對這五種能力的影響。
干擾變量的控制:
。1)為了確保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效果的提高是由于任務驅動教學方法的使用的作用而不是其它因素的作用,本實驗研究過程中采用等組對比實驗。
。2)為避免由于任務驅動教學中任務的設計不合理而對實驗效果產生影響,在進行實驗前應由教學設計專家、學科帶頭教師和學生對設計的任務的合理性進行論證,布爾什確保任務的合理性。
(3)為降低其它因素對教學效果的影響,先對學生的確基本學習能力、信息素養(yǎng)和計算機技術水平等因素進行調查分析,并對其它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的應用所產生的效果作預測分析,最終對教學效果進行分析時加以考慮并予以排除。
四、試驗程序設計
1、實驗假設
。1)任務驅動教學法對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的提高有顯著的作用
(2)任務驅動教學法對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的提高有顯著的作用
。3)任務驅動教學法對對信息評價的能力的提高有顯著的作用
(4)任務驅動教學法對反省認知的能力的提高有顯著的作用
。5)任務驅動教學法對自我評價的能力的提高有顯著的作用
2、實驗對象
在附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選取高二(3)、(4)班和第二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選取高二(2)、(5)班為實驗對象;附中高二(3)班和第二中學高二(2)為實驗組,教學中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附中高二(4)班和第二中學高二(5)班為控制班,教學中不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實驗實施前對學生能力進行前測,確認兩班同學在這三個方面的能力相當,視為等組。
●控制1=附中高二(4)班部分學生和二中高二(5)班
●實驗1=附中高二(3)班部分學生和二中高二(2)班
。ㄗⅲ嚎紤]到前測時可能兩個學校的兩個班不一定全部可以分為兩個等組,故從兩學校的兩班中分別選取部分同學形成兩個等組。為不影響實驗的正常、順利進行,對不納入實驗的同學也實施同樣的實驗手段,但不納入數據的統(tǒng)計分析中)
3、實驗過程
本實驗研究采用等組對比前測后測實驗研究。
。1)利用里克特量表對預期的實驗對象進行前測,并分別從兩個自然班中選取部分學生組成實驗組和控制組:實驗組和控制組。
。2)利用調查問卷對實驗對象進行學習風格、能力結構等因素進行調查研究,了解學生的特點和已具備的能力狀況,為以后的效果分析掃清障礙。
。3)在兩個學校的兩個實驗班的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任務驅動基本架構是由研究者和學科教師根據研究和教學的需要共同確定的)。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行為觀察記錄表、反思日志表、調查問卷、里克特量表等工具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觀察和記錄。
(4)在研究進行兩個月左右時對學生這三種能力的發(fā)展進行形成性檢驗,發(fā)現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措施,進行補救。
。5)學期結束時,對學生這三種能力的發(fā)展進行終結性檢驗,驗證實驗假設是否成立,如成立,用實驗數據證明,如不成立,說明原因。
【教育實驗設計方案參考】相關文章:
作文設計方案參考04-23
《夜晚的實驗》教學設計方案04-09
別墅樓梯設計方案參考示例12-07
初中數學作業(yè)設計方案參考12-09
實驗設計方案8篇04-25
實驗設計方案4篇04-25
簡單生物實驗設計方案04-18
實驗設計方案八篇03-11
實驗設計方案四篇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