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半導體集成電路試題及答案(一)
這門課程比較深奧,內容復雜,要學好這門課程不容易,同學們要用心去學才能學好。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歡迎大家學習參考。
半導體集成電路試題及答案
PN結隔離的雙極集成電路工藝需要幾次光刻,每次光刻目的是什么?
需要六次光刻,第一次—N+隱埋層擴散孔光刻;第二次—P+隔離擴散孔光刻;第三次—P型基區(qū)擴散孔光刻;第四次—N+發(fā)射區(qū)擴散孔光刻;第五次—引線接觸孔光刻;第六次—金屬化內連線光刻。
簡述硅珊P阱CMOS工藝流程,每次光刻的目的是什么?
十次光刻:⑴光I—阱區(qū)光刻,刻出阱區(qū)注入孔;⑵阱區(qū)注入及推進,形成阱區(qū);⑶去除SiO2,長薄氧,長Si3N4;⑷光II—有源區(qū)光刻,刻出P管、N管得源、漏和柵區(qū);⑸光III—N管場區(qū)光刻,刻出N管場區(qū)注入孔;⑹長場氧;⑺光IV—P管區(qū)光刻,調節(jié)PMOS管開啟電壓,然后長對晶硅;⑻光V—多晶硅光刻,形成多晶硅柵及多晶硅電阻;⑼光VI—P+區(qū)光刻,刻去P管區(qū)上的膠;⑽光VII—N+區(qū)光刻,刻去N+區(qū)上的膠;⑾長PSG;⑿光VIII—引線孔光刻;⒀光IX—鋁引線光刻;⒁光X—壓焊塊光刻。
實際集成電路中的雙極晶體管為四層三結結構
集成NPN晶體管中的寄生電容有哪幾種?
寄生可分以下三類:①與PN結有關的耗盡層勢壘電容;②與可動載流子在中性區(qū)的存儲電荷有關的擴散電容;③電極引線的延伸電極電容
在集成電路中常用的PNP管主要有兩大類:橫向PNP管和襯底PNP管
存在縱向PNP管的影響,這個影響是怎么形成的?
為了減小寄生PNP管的影響,提高橫向空穴注入的比例,可以從版圖和工藝上采取如下措施:⑴在圖形設計上減少發(fā)射區(qū)面積和周長之比;⑵另外,為了使集電極盡可能多的收集到從發(fā)射區(qū)側向注入的空穴,在設計橫向PNP管時,應該將集電區(qū)包圍發(fā)射區(qū);⑶在工藝上可采用增大結深及采用埋層工藝等辦法
橫向PNP管ft小的原因?
、艡M向PNP管的有效平均基區(qū)寬度WBL大;⑵埋層的抑制作用,使折回集電極的少子路程增加;⑶空穴的擴散系數(shù)只有電子擴散系數(shù)的1/3
對SBD和SCT的設計中最主要的是:對SDB的VMS以及SBD的面積和擊穿電壓的設計。
自鎖產生的條件及防止自鎖的辦法?
產生條件:①外界因素使兩個寄生三極管的EB結處于正向偏置;②兩個寄生三極管的電流放大倍數(shù)βNPNβPNP>1;③ 電源所提供的最大電流大于寄生可控硅導通所需要的維持電流IH;;;;消除辦法:版圖設計;工藝考慮;其他措施(注意電源退耦,此外還要注意對電火花鉗位;防止寄生三極管的EB結正偏;電源限流)
伴隨一個橫向PNP器件產生兩個寄生的PNP晶體管,試問當橫向PNP器件在四種可能的偏置情況下,哪一種偏置會使得寄生晶體管的影響最大?
試分析COMS電路產生Latch-up效應(自鎖)的原因,通常使用哪些方法來防止或抑制Latch-up效應
基區(qū)擴散電阻最小條寬的設計受到三個限制,:
①由設計規(guī)則決定的最小擴散條寬Wmin;②由工藝水平和電阻精度決定的最小電阻條寬WR,min;③由流經電阻的最大電流所決定的WR,min
集成電路的內連線有:鋁連線、擴散區(qū)連線、多晶硅連線、銅連線、交叉連線
LSTTL電路的版圖設計步驟:劃分隔離區(qū)、基本設計條件的確定、各單元的圖形設計、布局、布線
TTL集成電路有哪些系列,他們各有什么特點及優(yōu)缺點?
STTL和LSTTL,,,LSTTL實現(xiàn)了高速度和低功耗的良好結合:采用高阻值電阻使功耗PD下降為標準TTL門的1/5左右;;ASTTL和ALSTTL電路,速度更高,功耗更低
試說明ECL電路的工作速度高于TTL電路的主要原因?
發(fā)射極耦合邏輯(ECL)集成電路,他工作時晶體管在放大和截止兩個狀態(tài)間轉換,不進入飽和區(qū),這就從線路結構和設計上根除了常規(guī)TTL電路中晶體管由飽和到截止狀態(tài)(即由開轉關)時所需釋放超量存儲電荷的“存儲時間”,加上各點電平變化幅度小,也沒有STTL電路因采用SBD鉗位而帶來的'附加寄生電容,因而ECL電路的速度很高。
試畫出I2L電路的基本單元門的電路圖、版圖和結構草圖,并說明它在發(fā)展LSI中所起到的作用?
設計地線時應注意以下幾點:⑴接地點必須進行N+磷擴散;⑵接地點和各單元大致對稱;⑶盡量減小地線的電阻
CMOS反相器設計采用兩種準則:對稱波形設計準則;準對稱波形準則。
十二章,精密匹配電流鏡能達到精密匹配是由于采用以下幾個措施:①增加了T3射隨器緩沖,改善了IB引入的電流傳輸差;②利用R1=R2的負反饋,減小ΔVBE引入的電流差;③為抵消IB3的影響,在T2的集電極增加射極跟隨器T4,利用T4的,抵消IB3,進一步提高了Ir和Io的對稱性
采用有源負載的放大器的優(yōu)點?
、庞性簇撦d的交流阻抗rAC很大,所以使每級放大器的電壓增益AV提高。因而可以減少放大器的級數(shù)。簡化頻率補償;⑵有源負載的直流電阻RDC很小,所以為獲得高的電壓增益AV不需要很高的電源電壓,因而有源負載放大器可以在低壓、小電流下工作;⑶運放采用有源負載差分輸入級,可不需要額外原件,即可實現(xiàn)“單端化”
集成運放有四部分組成:差分輸入級、中間增益級、推挽輸出級和各級的偏置電路。
模擬集成電路對輸出級的要求主要是:①輸出電壓或輸出電流幅度大,能向負載輸出規(guī)定數(shù)量的功率,而且靜態(tài)功耗小;②輸入阻抗高、輸出阻抗低,在前級放大器和外接負載間進行隔離;③能滿足頻率響應的要求;④具有過載和短路保護。
集成運放的版圖設計過程與數(shù)字集成電路一樣,也分為幾個步驟:1劃分隔離區(qū);2元器件圖形和尺寸設計(晶體管的圖形尺寸;電阻的設計;電容的設計);3布局和布線(力求原件排列緊湊減小寄生效應影響;對要求對稱的元件盡量對稱;采用熱設計的方法;引出端的排列應與通用運算放大器的統(tǒng)一標準一致)
適合于單片集成電路的基本D\A變換電路,根據(jù)其工作原理,可分三類:①電流定標電路;②電壓定標電路;③電荷定標電路
集成電路設計包括邏輯設計、電路設計、版圖設計和工藝設計。通常有兩種設計途徑:正想設計和逆向設計。。I正向設計流程:⑴根據(jù)功能要求進行系統(tǒng)設計(畫出框圖);⑵劃分成子系統(tǒng)進行邏輯設計;⑶有邏輯圖或功能塊功能要求進行電路設計;⑷由電路圖設計版圖,根據(jù)電路及現(xiàn)有工藝條件,經模擬驗證再繪制總圖;⑸工藝設計,如原材料選擇,設計工藝參數(shù),工藝方案,確定工藝條件,工藝流程;II逆向設計:提取橫向尺寸;提取縱向尺寸;測試產品的電學參數(shù);
通?砂寻鎴D設計規(guī)則分成兩種類型:第一“自由格式”第二“規(guī)整格式”
【半導體集成電路試題及答案一】相關文章:
半導體物理試題及答案04-02
半導體物理學試題及答案04-01
半導體器件試題(一)12-09
供電技術試題及答案(一)04-02
經典力學試題試題試題及答案04-02
現(xiàn)代園藝設施試題及答案(一)04-02
經濟數(shù)學試題及答案(一)04-01
熱學試題及答案04-02
初一政治下冊期末試題與答案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