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學模擬試題及答案參考
財政學模擬試題(一)
一、 選擇題:(本大題共3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括號內。)
1.財政分配的主體是()。
A、財政部門 B、銀行 C、企業(yè) D、國家
2.財政產生的經濟條件是()。
A、剩余產品的產生 B、國家的產生C、階級的產生D私有制的產生
3.社會主義財政的基本職能是()。
A、分配職能 B、監(jiān)督職能 C、資源配置職能 D、宏觀調控職能
4.財政分配的無償性是指()相統(tǒng)一的分配。
A、所有權不變,使用權不轉移 B、所有權不變,使用權轉移
C、所有權和使用權不轉移 D、所有權和使用權轉移
5.財政收入可以來自C、V、M,但由于這三者各自的性質不同,()不能成為財政收入來源。
A、C B、V C、M D、V+M
6.稅收政策和制度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
A、納稅人 B、稅率 C、納稅對象 D、征收環(huán)節(jié)
7.稅收的三個特征是一個互相聯(lián)系的統(tǒng)一整體,稅收的強制性是由()決定的。
A、固定性 B、無償性 C、稅收制度 D、財產權力
8.下列屬于行為稅類的稅種是()。
A、土地使用稅 B、關稅 C、消費稅 D、營業(yè)稅
9.()稅可以避免重復征稅和稅負不平衡的問題。
A、資源稅B、營業(yè)稅C、消費稅D、增殖稅
10.國家物資儲備支出屬財政支出中的()。
A、消費性支出 B、補償性支出 C、轉移性支出 D、購買性支出
11.按財政支出在經濟上是否直接獲得等價補償為標準劃分,債務支出屬于()。
A、轉移性支出B、生產性支出C、積累性支出D、購買性支出
12. 社會保險的保障內容比其他社會保障更具有()。
A、偶然性 B、普遍性 C、特殊性 D、波動性
13.財政補貼的起因,直接或間接與()有關。
A、社會保障支出 B、價格 C、捐贈支出 D、債務支出
14.社會保障制度的內容不包括()。
A、社會保險B自然災害救濟C家庭保障D、農村困難戶救濟
15.國家財政對使用某些規(guī)定用途的銀行貸款的企業(yè),就其支付的貸款利息提供的補貼叫做()。
A、價格補貼 B、企業(yè)虧損補貼 C、銀行貼息 D、財政貼息
16. 按照財政支出效益的原則,首先要求體現(xiàn)的是()。
A、經濟效益 B、政治效益 C、社會效益 D、生態(tài)效益
17.在財政支出形式中,主要的形式是()財政支出
A、有償性 B、無償性 C、生產性 D、消費性
18.將財政支出分為購買支出和轉移支出,可以較準確地區(qū)分政府公共支出對()的影響,
A、經濟建設投資 B、公共需要 C、社會總需求 D、社會總供給
19.為減少國際重復征稅,世界各國普遍接受()為優(yōu)先征稅的權利。
A、 地域稅收管轄權B、居民稅收管轄權C、公民稅收管轄權D、戶籍稅收管轄權
20.國債產生的直接原因是()。
A、籌集建設資金B(yǎng)、彌補財政赤字C、調節(jié)經濟D、監(jiān)督社會
21.外債償債率是指當年外債還本付息額占當年()的比重。
A商品出口收入B對外勞務收入C國外借款D外匯收入
22.不同級次政府間財政資金的相互轉移叫做()。
A、分稅制 B、轉移支付 C、復式預算 D、預算調整
23.經常預算的`收入主要來自于()。
A、稅收收入 B、債務收入 C、企業(yè)收入 D、其它收入
24.我國預算法規(guī)定不能發(fā)行的債券是()。
A、國債B、國庫券C、地方政府債券D公司債
25.2000年國家預算增加了一種新的預算,它是()。
A、中央預算 B、地方預算 C、部門預算 D、企業(yè)預算
26.財政投融資具有()性質。
A財政投資B銀行投資C計劃投資D財政和金融雙重
27.當前我國實行的分稅制是一種()的分稅制。
A徹底B初步C分級財政D分稅財政
28財政政策的導向功能是通過(),告訴企業(yè)和個人生產經營及投資活動,應該怎樣才符合國家的各項宏觀政策。
A、法律手段 B、行政手段 C、利益機制 D、計劃調節(jié)
29.我國現(xiàn)在用于彌補財政赤字的方法不包括()。
A、動用財政歷年節(jié)余 B、增加稅收 C、發(fā)行政府債券 D、向銀行透支
30.國家預算收入與支出之間的對比關系中,收支數(shù)量絕對相等的情況,是()
A、存在的 B、某一時期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 C、長時期的結果 D、平衡表上的形式表現(xiàn)
二.填空題(本題共15個空,每空2分,共30分。請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
1.財政分配的主體是――,客體是――,財政分配的手段一般帶有――。
2.我國現(xiàn)行預算管理體制是――。
3.稅收按能否轉嫁分為――和――。
4.科學文教衛(wèi)生支出主要是指科學文教衛(wèi)生事業(yè)單位的事業(yè)經費,包括――和――兩部分。
5.財政政策按其所規(guī)范的活動內容分類,包括――、――和財政調控政策。
6. 財政宏觀調控最基本的手段是――手段。
7.中央預算需由――表決通過,地方預算需由―――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8.目前我國復式預算由----和------組成。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6個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1.簡述影響財政收入規(guī)模大小的因素是什么?
2.簡述稅收調節(jié)經濟的作用。
3.簡述單式預算向復式預算轉變的理由。
4.簡述國際重復征稅的消極影響。
5.國債結構的內容有哪些。
6.簡述財政政策的目標。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有2個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試論國債的功能。
2.論述財政赤字的彌補方法。
A試卷答案
一、填空(共60分,每小題2分)
1.D 2.A 3.C 4.D 5.A 6.A 7BD 8.B 9.D 10.D
11.A 12.B 13.B 14.A 15.D 16.C 17.B 18.C 19.A 20.B
21.D 22.B 23.A 24.C 25.C 26.D 27.B 28.C 29.D 30.B
二、填空題(共30分,每空2分)
1. 國家 剩余產品 強制性
2.分稅制
3.直接稅 間接稅
4.人員經費 公用經費
5.收入政策 支出政策
6.經濟
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各級地方人民代表大會
8. 經常預算 建設預算
三、簡答題(共30分,每小題5分)
1. 影響財政收入規(guī)模大小的因素:
。1)、經濟發(fā)展水平。
(2)生產技術水平。
(3)、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
。4)、價格。
2.稅收是調節(jié)經濟的重要杠桿,主要表現(xiàn)在:
。1)、調節(jié)供求總量之間的平衡。
。2)、調節(jié)供求結構上的平衡。
(3)、配合價格調節(jié)生產和消費,促進國民經濟的協(xié)調發(fā)展。
。4)、調節(jié)企業(yè)利潤水平,促進企業(yè)加強經濟核算,并為企業(yè)競爭創(chuàng)造外部條件,
。5)、調節(jié)各種收入,正確處理國家、企業(yè)、集體和個人之間的關系,促進多種經濟形式和經營方式的發(fā)展。
(6)、維護國家主權和利益,促進對外經濟關系的發(fā)展。
3.單式預算向復式預算轉變的理由
。1)、明確財政收支結構。
。2)、利于財政平衡。
(3)、利于宏觀調控。
4.國際重復征稅的消極影響
。1)、給跨國納稅人造成額外的負擔,削弱跨國投資和經營的競爭能力和籌措資金的能力,損害參與國際經濟活動的企業(yè)家的積極性。
。2)、阻礙國際資本、商品、勞務和技術的自由流動,不利于國際資源的有效利用,也不利于國際技術分工和協(xié)作,從而阻礙各國經濟發(fā)展,
(3)、違背稅負公平合理的原則,從外部限制了公平稅制的建設和發(fā)展。
5.國債結構的內容
(1)、期限結構
(2)、持券人結構
(3)、使用結構
。4)、利率結構
6. 財政政策的目標有:
(1)經濟增長
。2)經濟穩(wěn)定
(3)優(yōu)化資源配置
。4)收入公平分配
。5)國際收支平衡
四、論述題(共30分,每小題15分)
1.國債的功能有:
①彌補財政赤子。是指一定時期內,國家通過發(fā)行國債方式,把集中起來的資金用語彌補財政赤子,平衡預算,以解決財政困難,這是現(xiàn)代各國最普遍的做法,也是公債產生的直接動因。
財政赤字又叫預算赤字,是財政年度中國家預算支出大于預算收入的差額。出現(xiàn)財政赤字各國通行的做法是:A、通過銀行吸收存款或壓縮貸款的方法來彌補財政赤字。B、政府通過中央銀行增發(fā)貨幣,摘財政性的貨幣發(fā)行。C、發(fā)行政府債券。
、诨I集建設資金的功能。這里指國家用發(fā)行國債方式動員和集中社會閑置資金,用于滿足生產建設的需要。
③調節(jié)經濟的功能。這是指國家通過發(fā)行國債調節(jié)著經濟生活中的各種比例關系.起著社會資源配置的作用。國家信用調節(jié)經濟的功能體現(xiàn)在:A.通過發(fā)行國債調節(jié)積累與消費的比例關系;B.通過發(fā)行國債調節(jié)投資結構;C.通過發(fā)行國債調節(jié)金融市場。
2.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配合使用。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是由財政與銀行的密切聯(lián)系以及它們之間的不同特點決定的。 財政與銀行的內在聯(lián)系可從幾方面來看:
(1)在資金往來方面的內在聯(lián)系:①銀行代理國家金庫;②銀行向財政上交稅收和利潤; ③財政向銀行增撥信貸基金;④財政向銀行借款。
【財政學模擬試題及答案參考】相關文章:
5.財政學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