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藝術學概論》試題及答案
一、名詞解釋(3×4=12分)
1.情感
2.意境
3.視覺形象
參考答案:
1.藝術鑒賞中,情感作為一種審美心理因素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與作用.強烈的情感體驗,正是審美活動區(qū)別于科學活動與道德意識活動的尤為顯著的特點.心理學家把人所特有的復雜社會性情感稱為高級情感,并劃分為道德感、美感、理智感三種.情感是對客觀現(xiàn)實的一種特殊的反應形式,是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一種復雜的心理反應,是主體對待客體的一種態(tài)度。藝術鑒賞活動中,情感總是以注意和感知作為基礎。
2.是中國古典美學傳統(tǒng)的一個重要范疇。中國古典詩,畫、文、賦、書法、音樂、建筑、戲劇都十分重視意境.意境就是藝術中一種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藝術中主客觀因素的有機統(tǒng)一。意境,是中華民族在長期藝術實踐中形成的一種審美理想境界。作為美學范疇的意境,孕育于先秦至魏晉南北朝,誕生于唐代。還需要指出的是,作為中國古典美學的重要范疇,直接受到了佛教的影響.
3.是指由人的眼睛直接感受到的藝術形象,視覺形象的構成材料都是空間性的。如,一幅繪畫,一件雕塑,一幅書法作品,一座建筑物,一幅攝影作品,或者一件實用工藝品,這些藝術作品中的形象都是視覺形象。藝術中的視覺形象直接付諸欣賞者的視覺感官,因而特別富有直觀性和生動性。這類藝術形象常常帶有明顯的再現(xiàn)性,如攝影藝術最重要的美學特征之一便是紀實性或再現(xiàn)性,它表現(xiàn)的總是客觀存在的事物.攝取的影像與被攝對象的外貌形態(tài)幾乎完全一致,給人以逼真的感覺。
二,填空屬
1.藝術形象是客觀與主觀,——與形式、個性與——的統(tǒng)一。藝術創(chuàng)作、藝術作品與藝術鑒賞均具有——的特點。藝術的審美性是人類——的集中體現(xiàn),是真、——、——的結晶,藝術的審美性體現(xiàn)為內(nèi)容美和——的統(tǒng)一。
2.關于藝術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其中影響較大的主要是“——”、“游戲說”、“——”、“——”、“ ——”等五種,每種說法都有一定
的道理,但又都不夠全面。因此,我們主張第6種說法,即“——”。
3.藝術的起源或藝術的發(fā)生,經(jīng)歷了—個由實用到——,以——為中介,以——為前提的漫長歷史發(fā)展過程,其中也滲透著人類模仿的需要、——的沖動和——的本能。藝術的發(fā)生雖然是多元決定的,但是——與——更為重要。從根本上講,藝術的起源最終應歸結為人類的——.
參考答案:
1.內(nèi)容 共性 主體性 審美意識 善 美 形式美
2.模仿說 表現(xiàn)說 巫術說 生產(chǎn)勞動說 多元決定論
3.審美 巫術 勞動 表現(xiàn) 游戲 巫術說 勞動說 實踐活動
三,簡答題(2×9=10分)
1.你是怎樣認識藝術起源的多元決定論的?
2.散文的重要特征主要是什么?
參考答案:
1.藝術的起源或藝術的發(fā)生,經(jīng)歷了—個由實用到以巫術為中介,以勞動為前提的漫長歷史發(fā)展過程,其中也滲透著人類模仿的需要、表現(xiàn)的沖動和游戲的本能。藝術的發(fā)生雖然是多元決定的,但是巫術說與勞動說更為重要。從根本上講,藝術的起源最終應歸結為人類的實踐活動。
2.一方面是自由靈活,另一方面體現(xiàn)在形散而神不散。
四、論述題(2×12=24分)
1.如何理解藝術產(chǎn)生于非藝術,實用價值先于審美價值,藝術起源于人類社會實踐的歷史發(fā)展之中?
2.指出西方雕塑藝術的輝煌成就的幾個高峰時期。
參考答案:
1.第一,各題答案主要遵循教材中的基本點,更應該在理解的基礎上,發(fā)揮教材中所講的主要點,第二,可不圃于教材的說法,只要言之有據(jù)、言之成理、自圓其說即可給高分;第三,更鼓勵研究性,創(chuàng)新型回答。
2.第一個高峰是古希臘羅馬時期,雕塑藝術便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公元前5至公元前4世紀的希臘雕刻藝術的繁榮時期,出現(xiàn)了米隆、菲狄亞斯等一批杰出的雕塑家。米隆的代表作《擲鐵餅者》和菲狄亞斯的名作《命運三女神》都是舉世矚目的佳作。
第二高峰,被稱為意大利文藝復興“三杰”之一的米開朗基羅,就是成就斐然的雕塑家、畫家和建筑師,米開朗基羅的成名作《哀悼基督》取材于基督被害后,圣母對兒子的殉難表示深切哀悼的宗教故事,由于米開朗基羅完成這件作品時只有25歲,許多人不相信這是出自一位年輕雕刻家之手,為此他不得不把自己的姓名刻在圣母胸前的衣帶上,這就是為什么唯獨這件作品留下了雕刻家姓名的緣故。此外,他為故鄉(xiāng)佛羅倫薩創(chuàng)作的大理石雕像《大衛(wèi)》,成為文藝復興時代英雄的象征,他為美弟奇教堂設計的大理石雕刻《晨》、《暮》,《晝》、《夜》是一組寓意深刻的作品,他的其他作品如《摩西》等,也都是世界雕刻史上的不朽作品。
第三個高峰,當屬19世紀法國雕塑。其代表人物為呂德,為巴黎凱旋門創(chuàng)作了巨形浮雕《馬賽曲》;現(xiàn)實主義流派大師羅丹更是以《巴爾扎克像》,《思想者》、《地獄之門》等一大批優(yōu)秀作品,將西方雕塑藝術推向新的高峰。
第四個高峰,是20世紀西方雕塑,代表人物有法國著名雕塑家馬約爾,以及現(xiàn)代主義雕塑家、法國的阿爾普和英國的亨利·摩爾等為代表,他們拓展了雕塑的觀念,探索新的雕塑語言。
五,鑒賞題(任造一題,26分)
1.請從你看過的中外電視藝術片中指出你所喜愛的一種,并闡述喜愛的理由。
2.試對中外一座優(yōu)秀雕塑藝術作品進行鑒賞。
3.請對一幅(自選)你所喜愛的中國書法藝術作品進行鑒賞。
學生范文網(wǎng) 《藝術學概論》試題及答案 鑒賞題
各題答案可以發(fā)揮教材中所講的主要點,也可不囿于教材的說法,只要言之有據(jù)、言之成理、自圓其說即可給高分。更要鼓勵研究什、創(chuàng)新性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