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記:關于媒體報道雜談
近來好幾天沒寫東西了,其實思緒有萬千,只是梳理起來,看清楚一個脈絡是需要時間的,于是,我沉淀蟄伏了一段時間,也許下面寫的會是爆發(fā),也許,會是重復無聲的吶喊吧。
看了很多感動人的事物,有從新聞媒體,報刊雜志,也有網絡轉載跟流傳,每每讀來,看來,都會眼睛濕潤,卻又故做堅強的不允許淚水真的面世,其實,心早已經被觸動?傁胫约耗苡行┪⒈〉牧α縼斫o社會做些貢獻,知道科學探索不需要我,軍事情報我也幫不上忙,甚至在愛國的表現(xiàn)上面也會比較矜持,不會激情無限的拿著小紅旗盡情揮舞,也不抵制家樂福,連一條群消息也沒回過,不過,我的良心深處,我自己了解自己需要做什么,想學著人家寫感動萬千的人和事,學人家搞煽情,也想學醫(yī)生,用文字拯救心靈,事實告訴我,太膚淺了,觸動了心,卻觸動不了他們付諸行動,我不是魯迅,這也不是萬惡的舊社會。
從精神下手沒有錯,我開始去寫感受教導人去發(fā)人深思,文章也每次都會被審核通過,怎么樣呢?人群不會是主流,物以類聚,會看的人,基本上是都懂那些道理的同道中人。字眼就是字眼,即使每個字都是每滴動情的淚,能渲染的,也不過是冰山一角罷了。我看著身邊的社會,看著燈紅酒綠,看著金色年華的人們,在物欲橫流的.世界縱情著,為著雞毛蒜皮吵這吵那,要死要活的,為情愛,為事業(yè),為前途跟金錢,這一切都沒有什么不妥,因為全世界都是這個樣子,每個人的這個年紀都是這樣,注定每個人都有老來感嘆,錯的是自己的不入流而已。
誰記得綠水青山了?誰記得積極樂觀了?誰會閑來看無聊的文章?被所謂個性充斥的腦子,被外來新事物干擾的神經,讓每個人都漸漸步入了社會的“正常軌道”,‘不正!囊徊糠秩耍_始充當每個時期都會有的“騷人”了,我知道他們不是最后一撥,也不是最開始的那群。當社會需要利用文字來鼓惑人心的時候,他們會被重視,會被冠以相當多榮譽的名銜,就像是軍人們即將投入戰(zhàn)斗的時候才會凸顯他們的作用一樣。
即使人懂得再多的道理,知道再多的真相,還不得一日三餐?誰也無法成為神仙,餓死的圣人,鬼才愿意去當呢,
所以,有人以此為生計,博求名利,卻也無可厚非,畢竟他還是屬于有才的,有單純的人說,狗仔記者為什么要查名人的隱私呢?大家都鄙視這一類人,而跟查人家隱私的相比,那些寫假新聞的其實更可恨!至少前者是用事實說話,紙肯定是包不住火,做過就一定會被人知道,不算太委屈了人家,而后者,憑空捏造,空穴來風,加上一些添油加醋,記者引導,新聞就這么出來了,名人們可以回應,可以叫屈。一旦回應,便讓假新聞?chuàng)Q來了真新聞的價值,記者們就不愁找不到真新聞了,不回應呢?做賊心虛、理虧之類的,更能引人遐想,越不回應,假新聞越多,輿論完全可以讓一個普通人一夜成名,也可以讓名人聲譽一落千丈。誰也不能小看了記者的筆跟嘴,所以多數(shù)人不愿意同他們打交道。
有一個很經典的假新聞,關于當紅偶像周杰倫的,新聞說周杰倫承認自己是日本人,并且,現(xiàn)在有相當一部分人都因此對周產生了懷疑與厭惡,其實,聽了這些事情,我一直很想笑,真是可笑,周杰倫又不是新出道的新手,名人慎言慎行司空見慣,他又不是3歲小孩,他不知道這句話會給敏感的中國歌迷帶來傷害?先姑且不論到底他有沒有說,站在商業(yè)角度,誰會這么傻,敢在公開場合發(fā)表這樣的言論?難道就為了迎合日本歌迷,舍棄更多市場更多歌迷的中國?即使他本人真的有這意愿,他也是斷然不會這么馬虎的。何況他一直在致力推廣中國文化,創(chuàng)立中國風這個音樂品牌。
那個說愛杰倫4年的FANS,居然寧愿相信一時沒有依據(jù),沒有來源,甚至沒有目擊者的新聞,也不相信,用歌聲陪伴她四年之久花季雨季的偶像。這也算FANS?大眾們總喜歡挑人家毛病,見不得人太風光,也正因為這個心態(tài),便進入了始作俑者的圈套里了,壞事傳了千里,人人都愿意看幸災樂禍的場面,即使心底認為是假的東西,他們也寧愿相信這是真的,都成了謠言的幫兇,幕后的那雙看不見的手,在那些推動下獲得的利益,會讓他們有了更多去制造假新聞的理由跟動力了。那還有誰愿意去費勁的去挖真新聞呢?可憐的是,看新聞的一部分人,是不會去有什么工夫去辨別真?zhèn)蔚,純粹只是娛樂的心態(tài)。
我很羨慕那些掌握輿論動向的人們,他們放個屁都能讓世界聞得到,偏偏有一部分人卻總想玩點偏的,好好利用這個權利。也總有些人,為了利益而去挖花邊,炒作,可是,追究到底,能怨他們嗎?如果這個沒有市場,如果這個沒有觀眾,他們也不會做這些費力不討好的工作的。部分觀眾娛樂了,部分觀眾惱火批判了,他們能怎樣?利在哪頭,他們便奔向哪頭,他們也是要吃飯的。
如果,精神文明建設就是這樣的實質的話,我覺得就不必再建設了,現(xiàn)在的一切很難再找不到商業(yè)痕跡了,居安思危的有幾個呢?如果說,客觀規(guī)律必須允許這些事態(tài)發(fā)展跟存在的話,希望它不過是個過渡而已。
希望媒體關注民生的更多點,關注社會百態(tài)的更多點,娛樂固然重要,精神建設固然重要,請分清楚主次!別每次的版塊篇幅都失調。
【生活小記:關于媒體報道雜談】相關文章:
8.盛開-生活雜談